112下台大中文系課程(與中文所考試科目相關)

112下台大中文系課程(與中文所考試科目相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中國文學史:

黃奕珍授課,其餘資訊暫缺

吳旻旻授課,採用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 。

2.中國思想史:

蔡振豐授課,無註明

徐聖心授課,參見其授課大綱(書籍眾多,每週不同主題,不一一寫入)

3.文字學

徐富昌授課,無註明

林宏佳授課,採用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4.聲韻學

李存智授課,採用漢語音韻學 董同龢 文史哲出版社、漢語音韻講義 李榮製表 丁聲樹撰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廣韻 (黎明文化、藝文印書館、洪葉文化、里仁書局)、韻鏡校注 龍宇純 藝文印書館

5.訓詁學

趙飛鵬授課,採用林尹《訓詁學概要》 正中書局


avatar-img
自在無悔
11會員
187內容數
中文研究所學校眾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又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考取的目標?進入研究所後,如何選擇自己的碩博論文題目?都是此專題探討的目標。此外,嘗試不同類型的創作,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在無悔 的其他內容
最近研究所考試紛沓而來,但中文所的報考人數卻是逐漸邁入死亡低谷。 或許是大環境的時機不好,想要唸中文所的人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中文所並未有足夠的誘因,吸引人去讀。因此,不難想像在幾年後,中文系所會倒成一遍,能夠留存下來的屈指可數。 中文系所一直不願面對的問題,就是不能說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為何?簡
最近在不同平台看到有人在討論,如果沒有讀某個版本的讀本該怎麼辦?會不會影響考試分數? 如果是10幾年前我考試的那麼年代,我會認為說還是要將該校重點讀本仔細閱讀,考試才會比較保險。但目前人文類科萎靡不振,許多學校都招不滿的情形下,好好將一本讀本努力吸收並轉化成自己文字,其實就很夠用了。 如果你要考
這個科目應該是許多中文人的痛,雖然大學四年必修科目都有上,但是不同老師上得深淺不一,選用的教材也有很大的差異。此外,內容範圍龐大而不易得分,分數普遍也給的不高;是以,以不失基本分為準備要點,困難或需要很多時間準備的章節,可以適度放棄,用文學史或思想史分數來彌補。 筆者當年小學得分普遍也不高(當年考
最近研究所考試紛沓而來,但中文所的報考人數卻是逐漸邁入死亡低谷。 或許是大環境的時機不好,想要唸中文所的人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中文所並未有足夠的誘因,吸引人去讀。因此,不難想像在幾年後,中文系所會倒成一遍,能夠留存下來的屈指可數。 中文系所一直不願面對的問題,就是不能說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為何?簡
最近在不同平台看到有人在討論,如果沒有讀某個版本的讀本該怎麼辦?會不會影響考試分數? 如果是10幾年前我考試的那麼年代,我會認為說還是要將該校重點讀本仔細閱讀,考試才會比較保險。但目前人文類科萎靡不振,許多學校都招不滿的情形下,好好將一本讀本努力吸收並轉化成自己文字,其實就很夠用了。 如果你要考
這個科目應該是許多中文人的痛,雖然大學四年必修科目都有上,但是不同老師上得深淺不一,選用的教材也有很大的差異。此外,內容範圍龐大而不易得分,分數普遍也給的不高;是以,以不失基本分為準備要點,困難或需要很多時間準備的章節,可以適度放棄,用文學史或思想史分數來彌補。 筆者當年小學得分普遍也不高(當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