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毛毛蟲

魔術毛毛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和先生從小徑回家,兩個青少年迎面而來,其中一人正在把玩魔術毛毛蟲,玩得很好,毛毛蟲活靈活現,不亞與購物商場的示範。擦身而過,隱約聽到身後傳來:「你會玩兩隻嗎?」我和先生相視一笑,他也有一隻魔術毛毛蟲,只是不會玩而已。


之前在購物商場閒逛,先生突然被吸引,要求我回過頭去瞧瞧。原來有個賣玩具的小攤,儘管無人圍觀,店員自得其樂地把玩一條毛茸茸的彩色小蟲,只見小蟲活生生的在杯子、手上爬行,我們看得目瞪口呆,這個玩具好神奇。先生的渴望隱藏不了,店員表示一個十令吉,好吧,那就先買一個試試。十令吉若能換得一點點快樂,十分划算。

一回到家,先生迫不及待拆封,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魔術毛毛蟲僅僅是個平凡無奇的絨毛玩具,它之所以靈活生動,完全是由一根長長的線控制。總之它是一個魔術道具,種種神奇是使用者苦心鍛鍊出來的,絕非花錢買一個,回家就能跟店員玩的一樣好。

先生覺得有點上當,不過十令吉說多不多,也就算了。好奇的他還上網搜尋這種玩具的身世,原來它歷史悠久,1972年由一位奧地利青年發明,先在當年的奧運會暢銷,接著又於世博會大出風頭,各國陸續有人引進販售,風行全世界。魔術毛毛蟲即使近來風潮略為消退,卻一直沒有消失。

那位手指靈巧的少年讓我知道,除了店員,果然有人會玩魔術毛毛蟲,先生既然不願練習,沒玩起來怨不得人。往後路過那個玩具小攤,我們得空依然駐足欣賞店員表演,讚嘆他完美的手法── 若非事先得知玄機,相信很少人一眼看穿。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