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休息模式 Day67|知性滿滿的冬山小旅行

2024/03/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年3月7日

2024.03.02-2024.03.03信友堂信友團契第十組退修會回顧-1

宜蘭縣冬山鄉的良食農創園區是有冬山鄉農會設立的地方創生基地,標榜融合了旅遊、體驗、美食、好禮、童玩的嶄新場域。

冬山小旅行是是良食農創園區推出的在地小旅行,由農會在地青年擔任導覽員,帶領我們認識冬山鄉。因為冬山鄉很大,小旅行就以熱鬧市區為主要遊訪區域。

冬山長老教會

冬山長老教會屬於七星中會,母會是羅東教會,1953年設立、1993年升格,立會已經70年,聚會人數平均約為60人左右,以落實在地弱勢族群關懷為主軸。教會屋頂有一個很可愛的小小兵帶著十字架,呼應教會關懷訴求,門口也有跳蚤市場,為教會帶來很大收益,有經費可以支應關懷事工。造訪當日剛遇到教會長老,還特別為我們分享教會現況。

raw-image


轉角的趣味壁畫

冬山鄉有些許趣味壁畫,不是看看就好,除了饒富意涵之外,還有立體感,非常有趣,很適合來收集。

raw-image


老屋活化地方創生

當地有名的逸鄉村,不只是流淚土司和爆漿麵包好吃聞名,該棟建築是早期冬山鄉鄉民代表會,古意盎然。據說二樓也提供穆斯林友善的環境,包含用餐空間、祈禱室、友善廁所等,就是走國際路線啦。

除了鄉民代表會之外,早期的冬山鄉公所也由便利商店7-11進駐,讓傳統建築透過商店帶動消費者除了採購也能對當地人文有進一步的認識。

raw-image


老街包辦生活大小事

冬山老街不同於觀光景點像三峽老街、深坑老街等等,沒有緊密的吃吃喝喝和紀念品賣店,道路較寬敞,一條街上可以包辦生活的大小事。

老街商圈的識別顯然是有設計過,具有整體性卻又不會搶了原本業務的重點。老街上的店家也很配合地方活化政策,男生女生的理髮店、剃頭店、五金百貨店等等,有著特色建築與陳設,店家老闆也很熱情的和大家打招呼與閒聊,對導覽員們相當熟悉。要推動整個區域的地方創生,是需要在地人的認同與參與,在這老街上感受到地方居民的認同,很棒!

raw-image


搭船遊冬山河

當地的遊船體驗分為公營與私營,公營是區公所推動的搭配冬山小旅行辦理,私營是民間單位推動可以自行購票參與。

這回搭乘的是區公所營運的遊船行程,船司機(?)或是船夫(?)沿途介紹冬山河的特色,舊河道與新河道,還有沿途看到的生態、景觀等等,雖然不是冬山河全程,已經夠讓人開心了。

raw-image


東山火車站前的彩虹屋與裝置藝術

地方的發展真的很需要當地區民的共同參與。

冬山火車站只有區間車停靠,很適合快車到羅東再轉搭區間車到冬山,除了火車迷喜歡的追火車月台,週邊的裝置藝術也很有趣。而彩虹屋則是私人住家,搭配當地方發政策,特別將進月台側的牆面漆畫成色彩繽紛樣貌,成為網紅拍照景點之一。

raw-image


冬山良食農創園區

在冬山鄉農會對於園區的定義與介紹寫道:園區以農業為根本,以休閒農業為核心,以農村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為內涵,透過六級化產業,提升農業產值。冬山鄉農會以此為藍圖導入地方創生,將園區打造成全國第一個以農業為主軸的文創園區。

園區從入口進來分為聊吧、買吧、吃吧、學吧、冬山農村廚房、種吧、農產物流中心、營運中心、包心粉圓,以及青創基地,透過活化穀倉讓農會帶有人文氣息以嶄新面貌推出時尚服務。

在這次小旅行的體驗中,深刻體驗到冬山鄉農會在推動地方創生,不只是單單設置農創園區,而是以園區為據點,向外連結觀光與地方特色,對內連結農業資源,一步步以農業為中心來連結當地經濟,當地人參與並以此為榮、年輕人看到願景共同參與、遊客感受在地情感進而分享及重遊。

園區資訊在這裡 https://www.dsfa.org.tw/?pg=argipark

raw-image


***日更消失的5天,都會過去的***

    5會員
    114內容數
    生活很美好,有享受也有付出。 生活很幸福,有被愛也能愛人。 這是一個體驗生活的小小空間,在各種親身實驗感受中,見證每一刻,雖然不是盡都成功^^ Anyway,這就是阿艸的日常生活的實驗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