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十次車禍九次「不夠快」?點我

我們從小到大最朗朗上口的政府交通文宣口號就是:「十次車禍九次快」,事實上,科學統計研究表示,可能剛好相反!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證據一:事故統計顯示超速僅佔約5%

根據警政署自己的官方統計,在A1事故中,超速失控僅占2.58%,其餘大多與道路設計不良以及用路人習慣不良有關,所謂的「十次車禍九次快」,應該改正為十次車禍九次「反應不夠快」才比較正確。


因為,越慢的速度,駕駛人越容易呈現放鬆狀態,反而更容易分心,去關注其他與前方車況無關的事物,因而降低了應變反應的速度,往往這才是導致車禍的主因。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證據二:科學統計證明越慢越危險

另一個證據,就是統計學裡面的「索羅門曲線」顯示,若根據「自由車流速率分佈」與「事故發生率」兩者相對比,我們會發現,越接近自由車流85分位數的速率,才是事故率最低的速率,而不是「越慢越安全」。


自由車流速率:指車流量不高的情況下,駕駛人依照其自然舒適反應駕駛下形成的車流速度。


因此,台灣的道路速率,往往在自由車流速率是60公里的路況,卻設置遠低於自然速率的40公里,這代表駕駛人在這段路上要用「違反自然反應」的速度壓低車速,這往往導致駕駛更容易分心,進而導致意外發生。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區間測速違反人性與交通安全背道而馳:點我

目前各縣市政府在各鄉鎮道路濫設區間測速,且用過低的速限(最低有30公里)要求全體駕駛人用不合理的速限行駛,因此造成用路人一不小心就超速吃罰單,而且造成行經該路段要「經常盯著時速表」以免超速,心理壓力很大,「既不安全也形同搶錢」,各地近期紛紛有民眾反對要求下架擾民的區間測速。


民眾表示:政府不用心將道路工程設計好,行車速率調高到合理的速限,卻只知道用區間測速來處罰用路人,根本本末倒置而且十分擾民,應該立刻全面下架,並檢討官員疏失。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十次車禍九次快原來是錯誤的洗腦謊言?科學統計表示過低的速限反而容易導致車禍事故發生!(自由車流速率, 區間測速, 索羅門曲線)


續讀: 民怨四起!區間測速不合人性徒增行車風險, 是否是假安全真搶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汽車部落格的閱讀沙龍
51會員
169內容數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2025/04/27
Lotus Emira camber不可調人已破解! 談到Lotus Emira,底盤表現向來是各大媒體與車迷稱讚的焦點。不過,Hank我在深入研究國外論壇與試駕回饋時,曾發現一個令人稍感遺憾的細節──許多外國車主抱怨,Emira採用前雙A臂結構,雖然理論上優異,但原廠設定下的前輪camber角度
Thumbnail
2025/04/27
Lotus Emira camber不可調人已破解! 談到Lotus Emira,底盤表現向來是各大媒體與車迷稱讚的焦點。不過,Hank我在深入研究國外論壇與試駕回饋時,曾發現一個令人稍感遺憾的細節──許多外國車主抱怨,Emira採用前雙A臂結構,雖然理論上優異,但原廠設定下的前輪camber角度
Thumbnail
2025/04/16
一、輕量科技的告別式?歐盟禁令讓夢想折翼 碳纖維,一個汽車工程師眼中最理想的未來材料。極致輕盈、超高剛性、不腐蝕,還能幫助電動車多跑50公里、多過一個彎、多救一條命。但現在,這項科技的明日之星,卻因歐盟官僚們的一張紙,正被推上絞刑台。 理由?是「潛在對人體有害的微粒殘留」。 聽起來好像有理。但
Thumbnail
2025/04/16
一、輕量科技的告別式?歐盟禁令讓夢想折翼 碳纖維,一個汽車工程師眼中最理想的未來材料。極致輕盈、超高剛性、不腐蝕,還能幫助電動車多跑50公里、多過一個彎、多救一條命。但現在,這項科技的明日之星,卻因歐盟官僚們的一張紙,正被推上絞刑台。 理由?是「潛在對人體有害的微粒殘留」。 聽起來好像有理。但
Thumbnail
2025/04/13
輪圈顏色看出車主屬性 輪圈,是每台車最有態度的「鞋子」——選了什麼樣的顏色,不只影響整體車格氣場,更偷偷洩漏了你的性格底牌。你以為只是順眼?其實,那是你的「潛在人格」在吶喊! 讓我們一起從五大輪圈顏色,剖析車迷的靈魂類型,看你是哪一種熱血車格! 1. 黑色輪圈:冷靜殺手型 🖤 選擇黑
Thumbnail
2025/04/13
輪圈顏色看出車主屬性 輪圈,是每台車最有態度的「鞋子」——選了什麼樣的顏色,不只影響整體車格氣場,更偷偷洩漏了你的性格底牌。你以為只是順眼?其實,那是你的「潛在人格」在吶喊! 讓我們一起從五大輪圈顏色,剖析車迷的靈魂類型,看你是哪一種熱血車格! 1. 黑色輪圈:冷靜殺手型 🖤 選擇黑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