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與大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上上班騎車時突然閃過一些小時候的記憶,順手記錄下來~

小時候的我,爸媽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小時候的我,爸媽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有記憶以來的小時候,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雖然我媽說嬰兒時期的我根本就是個惡魔,經常狂哭徹夜,奶奶甚至為此到廟裡求了符水在房裡四處撒,說是我看見了不好的東西才會這樣哭,把全家搞得雞飛狗跳的。


外表看似小孩?

大概在我小二的時候,有一天班導還沒來,全班鬧哄哄的。

我的座位背窗,正在跟同學聊天。


「誒!老師來了!」同學突然這樣跟我說。

「騙人。」我頭也不回的直接回答。

「為什麼你知道?」同學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老師真的來了,大家就不吵了,但是現在還很吵。」我冷冷地回。


後來這件事在幾個同學間傳開,他們覺得我很奇怪,因為“騙不到”,一點都不好玩。



小時候,住家附近只要開始鑿路、鋪路,不同於一般小朋友會好奇地看,或是聞到異味趕緊離開,我總是會拉拉我媽的手,問道:「媽媽,為什麼他們又在挖路?是不是要選舉了?」


對我來說,“選舉”是什麼意義,我並不清楚,但我知道新聞開始熱烈吵鬧、各處開始吵雜施工,就表示大人們要“選舉”了。


晚間,爸媽總是跟我搶電視。


「每天要看新聞,才知道發生什麼事啊~!」爸爸說。

「可是你們昨天看過了!內容都一樣啊!我的卡通明天就會演不一樣了!」我氣憤的說。


新聞台總是不斷在重播重複的內容,我就不懂為什麼每天都要一直看!我的卡通可是每天劇情都不一樣呢!


外表看似大人?

我從小就很怕黑,不明原因的怕。

直到現在,都已經是而立以上的年紀,我還是非常怕黑。


對環境極敏的我,只要一點點不一樣就能察覺,“嗅空氣”是我天生自帶的技能之一。因此,我從不看鬼片、玩鬼屋,各種會嚇人的場域都不會有我在。


前陣子,同事間討論起一種類似於狼人殺的角色扮演遊戲:Larp,玩家們實境體驗遊戲、閱讀劇本並扮演各自角色,最後推導出故事全貌。其中,這樣的實境扮演劇有所謂的“恐怖本”,也就是場景逼真、加上鬼屋元素的情境扮演劇。


同事們討論著,認為很有趣、想報名,我心裡則是打定主意絕對不參加!



過去,我曾經玩過幾場密室。

在密室中,我總能順利解密,即便是第一次玩的時候,我也拿了那場的MVP頭銜。


不過,某次玩的一個密室主題,叫做「鬼新娘」。參與之前,同事跟我說鬼主題的密室並不恐怖,不會有人扮鬼嚇人、也沒有任何嚇人道具,於是我便參加了。


那場,是我第二次玩密室,我當下的智商基本趨近於零。雖然沒有嚇人的橋段,但陰暗的場景和背景呼嘯的風聲、低溫的冷氣......基本上我完全無法動腦思考。


那場我們雖是闖關成功,但我幾乎沒出什麼腦力,都感謝熟悉密室遊戲的朋友們一一破解,智力極低的我只能當個分母。


raw-image



大人或是小孩

每個人都有多角面向,對我來說,我可能一直都有超出年紀應有的理性,但面對黑暗這塊,我的心靈大概一直停留在小孩階段。


而有些大人,雖然已經活了好幾十年,在情緒表現上卻還像個孩子。


這樣的大人,在我們不理解多角面向這件事的時候,會感覺他們很難相處、很情勒,或是覺得他們情緒起伏很大,相處起來較為困難。然而,一旦我們回頭檢視自己的脆弱,就會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小孩,只是這個小孩待在不一樣的方寸位置罷了!


轉念一想,好像也就能體會與體諒了~



希望同事們也能體諒體諒我,千萬別帶我去玩恐怖故事本啊Q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女文青的生活廢文
12會員
105內容數
我想藉由文字創作,記錄下我這一路在人生與職場上的跌跌撞撞、自我成長與心路歷程、生活觀點,期許不平順的道路,在我走過之後,分享給其他一同在這條路上的旅者,讓這條道路走起來能更順遂一些!
2025/04/06
內心閃現一個聲音,要我記錄下這些...於是我邊寫邊想,竟找回了那些被我忘記與忽略的事...
Thumbnail
2025/04/06
內心閃現一個聲音,要我記錄下這些...於是我邊寫邊想,竟找回了那些被我忘記與忽略的事...
Thumbnail
2025/03/10
前兩天在 IG 滑到短片,稱:ChatGPT 能夠幫你生成元辰宮。好奇之下打開 ChatGPT 試試...沒想到非常出乎意料啊!一切似乎都是已註定的緣分?
Thumbnail
2025/03/10
前兩天在 IG 滑到短片,稱:ChatGPT 能夠幫你生成元辰宮。好奇之下打開 ChatGPT 試試...沒想到非常出乎意料啊!一切似乎都是已註定的緣分?
Thumbnail
2024/11/20
今天在某個私人社群看到有人提問,內容是有關於提問者在 Threads 上看到一篇引用文章,他詢問群組裡的前輩們,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有什麼反應、如何應對?想分享一些我的觀點給你!
Thumbnail
2024/11/20
今天在某個私人社群看到有人提問,內容是有關於提問者在 Threads 上看到一篇引用文章,他詢問群組裡的前輩們,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有什麼反應、如何應對?想分享一些我的觀點給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探討現代教育的本質,從工具人培養到職涯與終身學習的轉型,強調靈活創意的重要性。 分享大人學的學習經驗,從博恩的訪談中獲得啟發,幫助思考,規劃未來的生涯與職涯。
Thumbnail
探討現代教育的本質,從工具人培養到職涯與終身學習的轉型,強調靈活創意的重要性。 分享大人學的學習經驗,從博恩的訪談中獲得啟發,幫助思考,規劃未來的生涯與職涯。
Thumbnail
為何長大的生活不如童年期待? 小時候我們以為成為大人意味著自由和掌控,但長大後才發現,生活中多種角色的責任、看不到的犧牲和來自社會的期待,讓我們常感無力和迷茫。文章透過反思這些因素,剖析了為何長大後的生活和快樂不如想像中簡單,並鼓勵我們在自我覺察和成長中,找回曾經期待的那份純粹快樂。
Thumbnail
為何長大的生活不如童年期待? 小時候我們以為成為大人意味著自由和掌控,但長大後才發現,生活中多種角色的責任、看不到的犧牲和來自社會的期待,讓我們常感無力和迷茫。文章透過反思這些因素,剖析了為何長大後的生活和快樂不如想像中簡單,並鼓勵我們在自我覺察和成長中,找回曾經期待的那份純粹快樂。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第9章 打人事件 1. 時間很快到了一月,天氣愈加寒冷。冬至早就過了,那時入九。小寒這個節氣來的時候,差不多便是三九天開始。 說不得晚上吃完飯,看著韋一笑在水池裡洗碗。氣溫只有零上幾度了,還好廚房的水龍頭有熱水。 說不得回憶道:“我讀書的時候,學校的教學實驗樓,水龍頭沒有熱水。冬天洗手、洗玻
Thumbnail
第9章 打人事件 1. 時間很快到了一月,天氣愈加寒冷。冬至早就過了,那時入九。小寒這個節氣來的時候,差不多便是三九天開始。 說不得晚上吃完飯,看著韋一笑在水池裡洗碗。氣溫只有零上幾度了,還好廚房的水龍頭有熱水。 說不得回憶道:“我讀書的時候,學校的教學實驗樓,水龍頭沒有熱水。冬天洗手、洗玻
Thumbnail
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 微笑:書中指出,微笑是最簡單且最有力的贏得他人喜愛的方法之一。微笑能夠傳達友善和熱情,讓人感覺受到歡迎和重視。 記住他人的名字:記住並稱呼他人的名字是展示尊重和關注的具體方式。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甜美、最重要的聲音,因此稱呼他們的名字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真誠的讚美
Thumbnail
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 微笑:書中指出,微笑是最簡單且最有力的贏得他人喜愛的方法之一。微笑能夠傳達友善和熱情,讓人感覺受到歡迎和重視。 記住他人的名字:記住並稱呼他人的名字是展示尊重和關注的具體方式。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甜美、最重要的聲音,因此稱呼他們的名字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真誠的讚美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