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攝影,但攝影的初衷並不如同常見的故事:看到哪位大師的作品,被感動到,因此決定學習攝影...之類的。
僅僅只是因為覺得自己腦容量不夠,想藉由科技來輔助記憶而已。

大阪.大鳥神社
身為一個長期對未來感到焦慮的人,「活在當下」是我認為非常難辦到的事,目前也還在學習中,我唯一能在當下做的事情,就是「把畫面記錄下來」,也因此,我非常喜歡拍照。
焦慮成了每天的預設值,所以我總是拚了命“求生”,什麼事情都想著最壞的打算、最糟的結局。也或許是因為這樣,我並不是過得非常順遂,畢竟...心裡想像的未來是什麼樣子,自然而然就會導往那個方向去。
我覺察了這點,所以經常提醒自己。但焦慮是主動的、提醒是被動的,我的腦系統中樞在大多數時候,還是不斷的焦慮,沒辦法停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夢境如此逼真深刻,幾乎能夠把細節都記下來...因為我的大腦根本沒有要休息的意思。( -->看我的夢境紀錄 )

岡山.倉敷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沒有絕對的黑與白,焦慮腦的特質除了擔心憂愁,也能對所有遇到的事情進行沙盤推演,這使得我在邏輯面特別過人,總能想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各種使用的情境與可能的錯誤,也促成了我在 UXD 或 PM 工作中,看似更有優勢的特點。
然而,生活中我過得並不開心。
由於對未來的焦慮狀態,我經常會忘記自己過去的足跡。
我會覺得我一事無成、人生打混摸魚,內疚與撻伐自己不夠努力,覺得自己是個糟透的、混吃等死的人。
要不然,為什麼我還是這麼平庸???
我找不到其他理由。
工作忙的時候,我理所當然對任務使命必達,但我得不到自己的任何肯定,因為完成的任務...在未來並不存在,而我只往前看。
主管說:表現太棒了!感謝你!......我覺得在哄我開心。
同事說:你真的好厲害,我以後也想成為像你一樣厲害的人!......別像我一樣,因為沒什麼好開心的。
得到越多肯定句,我越覺得人生一切都很虛無。我很感謝這些肯定,但那是因為肯定我的人,他們很好,並不是因為我很好。我會記得他們的好,但我不知道我好在哪...
(不知道為什麼,寫到這邊的時候,忍不住的一直掉眼淚...每次跟自己對話都是這樣,只是,這是我第一次把這些寫下來。)

和歌山.白濱
我發現...
我不只沒辦法「活在當下」,同時,也沒辦法「活在過去」,我只活在未來--那個充滿黑暗與未知迷霧的未來。
唯一有辦法讓我回到過去的事情,就是「與自己對話」,但通常,這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每次跟自己對話我都會哭,我覺得自己很奇怪)...忙碌的生活步調,並沒有獲得我給自己沈靜時間的許可,或許是一種逃避,我很少這麼做。
由於這幾天都下雨,又適逢連假,我一個人待在家裡,紀錄完夢境之後,便順手開始更新粉專、整理照片。
我看著自己 Facebook 上那些「有你在內的相片」...隨著手指不斷的往下滑、往下滑...漸漸想起了,自己過去的足跡...
- 我現在的朋友圈,很多是來自我參加年會、工作坊、講座活動、學習會、台大社大...進而認識的
- 我拿過很多自我挑戰完成的獎章、獎狀,也在頒獎現場與一起學習的朋友相見歡
- 來自不同領域與年齡層的朋友們,從單身到結婚生子,他們與我分享他們生活的一切
- 在我身邊的這個人很久了,從剛畢業交往到現在結婚,他一直都默默的存在,陪我上山下海、參與我的生活
- 我曾到大學和國中分享我的職涯和觀點,因此獲得了學校的感謝狀
- 我和家人一起自助旅行,無論是自己安排行程還是和弟弟一起排定行程,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家人...
- ...
我看哭了。
一直在焦慮中前進的自己,沒有打混摸魚...我做了很多事情,只是我忘了...
原來在夢境裡不斷出現、一直守護著我、給我各種提示、自始至終一直相信我的...是我自己,被我忘記的自己......
未來的我才是現在不存在的,現在的我則是由前一秒、前一天、前一個月、前一年...過去的每個時刻,共同創造出來的。
對不起,我們應該要一起前進的。
覺得憂鬱的話,就翻翻照片。
寫這篇文之前,內心有一個這樣的聲音跟自己說,並有股動力要我記錄下來...然後我邊寫邊想,雜亂無章的記下這篇文章。
也許,讀者會覺得這篇文章沒什麼重點吧...它確實是,因為這只是自我紀錄而已,並沒有分段依序整理過,僅僅只是寫下來而已...
但如果,
你也和我遇到一樣的困境的話...要不要試試,翻翻過去的照片?
任何照片都好,只要能想起你自己...
有所獲的話,就與我分享吧?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