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吧北投之編曲私房話(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於2018.11.19

參加了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這齣音樂劇的演出,是一次很難得的經驗,難得的是不小心又多了一個全台灣第一位視障音樂劇編曲及樂團指揮的頭銜,想來想去好想也寫點什麼,我想就從編曲這件事情談起吧。

raw-image

這齣戲訴說著那卡西年代的故事,自然需要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但音樂劇本身的音樂,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華麗與絕對精準,這與那卡西的精神及音樂形象是相違背的。基本上我常會形容那卡西的演藝,是台灣在地化的爵士樂精神

隨著客人的心情起伏,不斷的在做任意形式的即興,這是一個非常有敬業精神的服務業,要將這樣的味道融入音樂劇當中,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好在自己有古典音樂訓練的背景,再加上也有一些那卡西的經驗,於是將兩者相互爲用,也就勉為其難地完成了一點效果。

守住陳明章老師歌曲的原創精神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前提,在這之下又必須認真熟悉每位歌手聲音線條及特色,然後還要在現有的樂隊編制裡面想出一些巧思,是我這次最大的挑戰及難題。

歌手們基本上與大多的樂手相同,都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那卡西,更不可能有機會去經歷事件現場,於是如何在音樂的旅程當中,創造顏色給大家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在第一時間就大膽的假設,會有許多曾經間接或直接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觀眾進場,也大膽假設這些觀眾會用記憶裡的標準,來看待我們的詮釋。我不能確定這樣的人會有多少,但我相信間接或直接接觸過那個年代的人不會是少數,所以我也相信服務他們的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畢竟歌曲加上了記憶,就會瞬間加了二十分。

陳老師雖然創作,充滿了絕對的原創與自我風格,但他住在北投,從小就受那卡西及北投在地酒家的耳濡目染,再加上他也短暫擔任那卡西的樂手,所以其創作元素當中也就自然用極為內化的方式藏了北投那卡西的風華。

我之所以用風華來描繪是因為這一切已成了歷史,而當年卻是獨領風騷的。譬如音樂劇中的交杯酒、流浪到淡水都是最經典的代表。而吳念真 導演更是經歷一番考究,許多的對白及場景卻是也是那個時代真正的情感與心情。在這情況下我在編曲上做了幾個選擇,我選擇讓編曲盡量簡單而真實,也選擇讓編曲盡量能夠極盡所能地保持那卡西的自然,但也加上了這個舞台上應該有的精緻,所以我留了許多的空間給樂手,留了許多的空間給音樂。

就如上述所說,那卡西是台灣爵士樂,是隨著客人的心情一同起伏的。所以在我的心中把演員們當作了我們樂團的客人,把樂團的每個樂手都當作了真正那卡西的成員,我們盡量隨著他們哭、隨著他們笑。

這當中自然會有風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人自然馬上了解到會有不精準的風險。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次極爲挑戰的默契大考驗,所有人都必須在原本設定好的軌道上翩翩起舞,每個人又來自各自不同的背景,如何讓所有人在這設定好的軌道上盡情發揮?很榮幸的我們都辦到了,來自於一段時間的密集相處及默契培養,截至目前為止的十多場我們都是辦到的。

最後我想引用樂團吉他手黃培育老師的一段話:「一件事情就只能滿足一群人,好好把這群人滿足了,也就大功告成圓滿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俊傑的音樂與心情筆記
8會員
20內容數
我將在這裡與大家自在分享所有與我有關的一切:我是編曲人、鋼琴手、台語創作歌手、先天全盲的視障者,除了與你分享音樂筆記、耳朵所聽聞的那些事,這裡也會有我的心情日記和小說,歡迎來逛逛!對了,我用語音輸入,有時候會有同音的錯字喔。如果你不滿足於文字,也可以追蹤我的Podcast:耳朵帶我去旅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去年《藍色巨星》電影版,我非常喜歡劇情的鋪成,雖然結局...讓我帶著憂傷離開戲院,電影出現的畫面及音樂總能生活中突然響起~ 今年在某次上課後,腦袋不斷出現主角-大,演奏薩克斯風的巨大震憾感,與那天的上課內容跟演奏曲的前、中、後接上了,[前奏(熱身)、中間合奏(跟螢幕的影片熱舞)、後為solo(自由
Thumbnail
去年《藍色巨星》電影版,我非常喜歡劇情的鋪成,雖然結局...讓我帶著憂傷離開戲院,電影出現的畫面及音樂總能生活中突然響起~ 今年在某次上課後,腦袋不斷出現主角-大,演奏薩克斯風的巨大震憾感,與那天的上課內容跟演奏曲的前、中、後接上了,[前奏(熱身)、中間合奏(跟螢幕的影片熱舞)、後為solo(自由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睽違20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樂團再次到巴黎,以精湛的演奏技藝和豐富的曲目,展現了打擊樂的無限魅力。音樂會最後的安可曲《天黑黑》,整首作品由五人同打一台木琴,除了音樂還帶有戲劇走位效果,在團員高瀚諺的巧妙改編下,巴哈的觸技曲與經典台灣民謠《天黑黑》融合,既保留了原曲的優美旋律,又增添了新的創意
Thumbnail
睽違20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樂團再次到巴黎,以精湛的演奏技藝和豐富的曲目,展現了打擊樂的無限魅力。音樂會最後的安可曲《天黑黑》,整首作品由五人同打一台木琴,除了音樂還帶有戲劇走位效果,在團員高瀚諺的巧妙改編下,巴哈的觸技曲與經典台灣民謠《天黑黑》融合,既保留了原曲的優美旋律,又增添了新的創意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BrYN4nj9c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之前奏曲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mu_9vLvi4魔法公主的插曲 ----------------- h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BrYN4nj9c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之前奏曲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mu_9vLvi4魔法公主的插曲 ----------------- h
Thumbnail
這個實驗性的劇場,融合了西洋的劇本與東方的表演,再將京劇唱腔、爵士樂即興混奏,我覺得他混合的蠻好,兩者是挺搭的,有一股「輕飄飄」的氣氛在裡面,但畢竟爵士樂太靈動、太輕快,沒有文武場那種端肅感,導致有些比較需要氣氛的場景,爵士樂撐不起來,少了一股「殺意」。
Thumbnail
這個實驗性的劇場,融合了西洋的劇本與東方的表演,再將京劇唱腔、爵士樂即興混奏,我覺得他混合的蠻好,兩者是挺搭的,有一股「輕飄飄」的氣氛在裡面,但畢竟爵士樂太靈動、太輕快,沒有文武場那種端肅感,導致有些比較需要氣氛的場景,爵士樂撐不起來,少了一股「殺意」。
Thumbnail
日劇偶爾會出現古典音樂相關的題材,最有名的肯定是2006年播出的「交響情人夢」,簡直是音樂日劇的代表作。而暌違了這麼多年,終於在這兩年又有了我覺得值得一看的音樂日劇,分別是2023年播出的「逆轉交響樂團」和2024年播出的「再見指揮家」。
Thumbnail
日劇偶爾會出現古典音樂相關的題材,最有名的肯定是2006年播出的「交響情人夢」,簡直是音樂日劇的代表作。而暌違了這麼多年,終於在這兩年又有了我覺得值得一看的音樂日劇,分別是2023年播出的「逆轉交響樂團」和2024年播出的「再見指揮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