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事策略管理有什麼好處?2.能讓企業避免虧損失敗–負面案例:寶麗來!

2024/03/1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前所述,荒木博行《圖鑑大企業為什麼倒閉?(世界倒産図鑑)》一書將25家企業倒閉的原因分成:1.「戰略上有問題」及2.「管理上有問題」二大類,前者有:(1)受制於過去、(2)戰略方針不佳二種類型,後者有:(1)經營過於急躁、(2)管理太過鬆散、(3)管理機能不健全三種類型。


按照荒木博行《圖鑑大企業為什麼倒閉?(世界倒産図鑑)》一書的歸納,其將寶麗來(Polaroid)歸類於「受制於過去」之戰略有問題–「因過於講究分析而破產的案例」的類型。


貳、因過於講究分析而破產的案例–寶麗來(Polaroid)


接著,就來看寶麗萊(Polaroid)的案例。相對於百視達,寶麗來已經意識到數位科技的衝擊,但因攝影市場的極速數位化,而其變革的執行則過於緩慢,終於導致錯失避免破產與成長茁壯的機會。


一、寶麗來(Polaroid)為「慣性陷阱的決策偏誤」的案例


寶麗來(Polaroid)是拍立得相機的發明者及製造商,自1937年成立以來,始終是攝影器材的領導者。1995年時營收是23億美元,當時股市對新任執行長蓋瑞‧迪卡米洛(Gary DiCamillo)充滿信心,他走馬上任時,股價上漲近50%,但2001年,寶麗來卻宣告破產(以下摘錄自: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天下文化出版),p.111-113)。


曾擔任麥肯錫資深顧問,專門研究策略思維與決策流程之設計的巴黎高等商學院教授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從認知心理學、行為經濟科學的角度,分析「商業決策偏誤」的原因,列出「九大陷阱」,其將寶麗來的案例歸類於所謂的「慣性陷阱(Inertia trap)」,而「資源分配慣性」背後的主要謬誤是「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席波尼分析說明道:寶麗來並沒有低估數位攝影的衝擊,它的失敗故事與百視達明顯不同。因為早在1990年,長期擔任執行長的以斯列‧麥克阿里斯特‧布思(Israel MacAllister Booth)就告訴股東:「我們想要乘著電子影像這股強而有力的新興趨勢,成為重要角色。」


1996年,寶麗來的數位事業營收超過1億美元,且成長迅速。旗艦款數位相機PDC-2000公認是該類型商品中最頂級的產品。因此,迪卡米洛完全明白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其治理計畫涵蓋三大主題,數位策略甚至排在首位。


席波尼解釋道:「寶麗來的沉船,不是因為船長沒有看到冰山,它的沉沒是因為船要轉向太難。」寶麗來的挫敗在於領導者下達了決策,但組織內部無法順利接軌,貫徹執行。「當企業面對市場挑戰時,變革速度比高層指示緩慢許多,就可能致命。


若企業員工努力的重點,以及企業財務資源的分配,都無法如實反映老闆陳述的策略,這種慣性的根源,即凸顯認知偏誤和組織困境,必須盡早因應。


二、寶麗來(Polaroid)為「過於講究分析而破產」之決策失誤的類型


前揭《圖鑑大企業為什麼倒閉?(世界倒産図鑑)》一書的作者荒木博行認為:以評估既有事業的方式來評估新事業是否風險的,因為尚未存在於市場的新商機,幾乎是無法分析的,若要抓住新商機,就該從實踐中學習。


荒木博行因此將寶麗來案例歸類於「受制於過去」戰略有問題–「太講究分析而破產的案例」的類型,因為過去成功經驗太過強烈,但「受困於簡單的商業惰性」,未能果決的改變經營模式,在投入新市場的時間點過於猶豫不決,最終因錯失時機而破產(See:p.30-40)。


三、寶麗來(Polaroid)為「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的典型範例


前揭二書(圖鑑倒閉與不當決策),不約而同均認為,寶麗來(Polaroid)正是以「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聞名的創新管理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鉅著《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商周出版)所指「創新的兩難」的典型範例。


席波尼說明道:當一家傳統企業面臨「破壞式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y)」,應對時幾乎一定會拖延重新分配資源的時間。絕大多數的企業都不會過度反應,他們會猶豫不決,直到為時已晚(See:《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p.127)。


最後,寶麗來(Polaroid)與百視達(Blockbuster),均被前揭《圖鑑大企業為什麼倒閉?(世界倒産図鑑)》一書歸類於「受制於過去」之戰略有問題的類型,差別是:百視達尚未儘速意識到數位科技的變革,寶麗來雖然已經意識到數位科技的衝擊,但因受限於慣性,變革緩慢,最終仍成為「時代的眼淚」。


由是可見,策略管理的重要性與決策的困難。即如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幫同為Thinkers50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的鉅著《策略轉折點競爭優勢(Seeing Around Corners)》一書作的推薦序〈創新的未來,可以預先看見〉:「管理卓越」反而會導致「企業失敗」。雖然破壞永遠在前方的不遠處等著,創新不必是痛苦的碰運氣。管理者在規劃路線時不須盲人摸象,只要能及早察覺「策略轉折點(Seeing Around Corners)」


同時,策略與創新本不應竊法舞弊,否則,就有牢獄之災。因此,老闆要注意克里斯汀生的特別提醒:遠離監獄!


下一篇,便來觀照因陷入「三角舞弊」困局而倒閉的案例–安隆公司(Enron Corporation)。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