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後的低潮-2024年3月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道這會是第幾次,就在上周五,父親又住進了9A病房。
這一次家人間的討論與無奈顯然激烈許多,母親、姊姊、我,都紛紛對於爸爸術後的修養不滿意。

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這也許不是他的問題,就只是脊椎手術的融合柱卡了細菌,而那細菌就這樣藏在那邊始終沒被殺死。
當爸爸又忍不住跑出去活動,不小心累了一點、姿勢用了太多腰部的力量,細菌便又花一周的時間啃食爸爸的細胞,一點一滴的。

就像我們的耐心與期望一樣,逐漸侵蝕,不知道還剩下多少空間。

至於細菌到底是怎麼藏到那個地方的?姊姊說:

有可能是一開始手術時就沒消毒確實跑進去的
也有可能是傷口還沒癒合,爸爸徒手抓癢的時候跑進去的
也有可能是任何其他情況

//

上週五凌晨,知道爸爸痛到跑起來準備掛急診,我沒等他們任何一個人叫就主動下樓了解情況。
母親那哀求的眼神懇切的要我陪父親去,便臨時請了上半天的假前往醫院。
那天下午上班數度睡著,還是努力撐到了下班。
那天晚上爸爸LINE的訊息跳出,方便晚上來陪我嗎?
回到家洗個澡、隨便吃個泡麵又出門前往醫院,睡在醫院。

隔天中午母親前來,當天晚上原本是姊姊前往,不過診所的病人傳染感冒給他,當晚我又繼續睡在醫院。
直到周日下午離開醫院,才在當天回到家。

幾周、幾個月、幾年或多年以後,或許沒人會記得這一路走來我做的這些事,幾乎不抱怨、說做就做。我就只是針對爸爸沒好好保養的事情嚴肅的跟他說,你最好不要再這樣子。

但誰知道呢,睡在病房的其中一天他跟我說著要我體諒他,從退休後住院來來回回半年,一個好好的人變成連正常生活都不行,或許我也忽略了他心理層面還沒準備好吧?

或許他以後也只會記得在他痛苦的時候被護理師以極差的態度對待而我還告訴他最好接受這是現在的社會現況這類的事情。

或者也只會記得那些我跑出去兜風逛街而沒陪伴他的日子。
也許午夜夢迴時,他也會想起哪個師伯的兒女總是很乖巧而自己的兒女怎麼好像總是不如預期。

但這些我已經懶得管了,這幾年家裡的事情包含過年的大掃除我幾乎沒吭聲過,幾乎是一肩扛起。除了賺的錢給得比較少以外,陪伴家人的時間我總是放在第一。

直到我做到認為可以了,他們更老了走不動的時候,十年或二十年後,這些事情我就會撒手不管。(或者我也不知道,誰知道?)

等到有一天那些日子離我越來越近,往後他們也會對於我的冷酷無情感到無奈、沮喪、失望,認為我變得不孝。

但我希望他們那時候也能知道,不知道也沒關係。但我希望自己知道,不是我不孝,只是那些年的時間用了太多心力在他們身上,而那些時間已經夠了,至少我已經花了大半輩子再用盡全力回報他們。

Pi

avatar-img
6會員
70內容數
「最好的時候」 來自自由 翱翔的天空 或 腳踩在正午的 沙灘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i Pi 怦呸 的其他內容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一月,一個承先啟後的沉澱月份。 公司、同事,或這個社會,似乎都不約而同的把步調放慢。 大家都在等著領年終、過年休息,或規劃下一次出遊。 同事間,業務上的合作雖然一如往常地如火如荼,但鎖緊的力道卻都鬆了一點,連我也是。 而我呢?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過沒幾天就要生日了,長大成人後,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把某些新認識的朋友解讀成射手座。 這種做法還莫名的有一定的準度,或許是因為臭味相投的關係吧?身邊還真的蠻多朋友都是射手座的。 或不是身邊的朋友,而是身邊朋友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戀人、他們的好友。 突然意識到,其實這也是尋求自我認同的一種作法。
像是走向了終點,如今獲得〈金馬獎〉的吳慷仁,儼然已經在台灣演藝圈中寫下一頁屬於他的璀璨歷史,沒到對岸發展過的他,更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及堅持,走到大家的目光當中。 〈金馬獎〉應是台灣的能獲得的最高讚譽,再加上李安導演的大拇指以及幾句真心讚賞,我想對於吳慷仁來說已是此生無憾。 我跟許多觀眾一樣,認識
冬天的遲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例如,地球的氣候正在轉變,變成全然的夏天與冬天; 或者,將人類的生活型態改變 (立冬了還再穿短袖); 可能迎接一個更暖和更寒冷的冬天 (文中還有《進擊的巨人》故事劇透)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一月,一個承先啟後的沉澱月份。 公司、同事,或這個社會,似乎都不約而同的把步調放慢。 大家都在等著領年終、過年休息,或規劃下一次出遊。 同事間,業務上的合作雖然一如往常地如火如荼,但鎖緊的力道卻都鬆了一點,連我也是。 而我呢?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過沒幾天就要生日了,長大成人後,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把某些新認識的朋友解讀成射手座。 這種做法還莫名的有一定的準度,或許是因為臭味相投的關係吧?身邊還真的蠻多朋友都是射手座的。 或不是身邊的朋友,而是身邊朋友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戀人、他們的好友。 突然意識到,其實這也是尋求自我認同的一種作法。
像是走向了終點,如今獲得〈金馬獎〉的吳慷仁,儼然已經在台灣演藝圈中寫下一頁屬於他的璀璨歷史,沒到對岸發展過的他,更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及堅持,走到大家的目光當中。 〈金馬獎〉應是台灣的能獲得的最高讚譽,再加上李安導演的大拇指以及幾句真心讚賞,我想對於吳慷仁來說已是此生無憾。 我跟許多觀眾一樣,認識
冬天的遲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例如,地球的氣候正在轉變,變成全然的夏天與冬天; 或者,將人類的生活型態改變 (立冬了還再穿短袖); 可能迎接一個更暖和更寒冷的冬天 (文中還有《進擊的巨人》故事劇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24 因為這段時間父親的病情與情況變化甚大,在加上工作上能投入的時間因為父親的狀況導致很吃緊,這段奇幻旅程的紀錄先跳到時間點比較近的這兩天,前面空缺的日後找機會逐步補上。
20240429 一早抱著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抵達醫院,得到的好消息是爸爸的恢復狀況絕佳,但還沒有好到可以接受下一次手術的情況。外科手術會診後判定風險還是太高,預計要再等一週後才能評估是否適合安排下一次手術。
Thumbnail
20240419 一早趕到了醫院,父親的精神狀況因為退燒了所以恢復的不錯。 與其分享了小Loeb心心念念要跟爺爺去扇形車庫看火車的心願,得到了父親的承諾。或許也因為狀況好轉加上承諾的事項,父親的求生慾望有所改善,也沒有提到結束生命的詞語。
20240417 已經闖出加護病房第三週了,但父親的狀況卻起起伏伏,不斷的發燒以及一連串沒有進度的檢查讓病情陷入膠著。今天下午在把工作都排開與推掉後衝了一趟醫院,就在抵達醫院之前忽然接到了看護的緊急來電。
20240412 父親依舊持續昏睡與呻吟,整體狀況相當不好,與上週相比情況變得更差了,康復的速度較預期的落後了一些。原先預計本週開始練習吞嚥並期望拔除鼻胃管的願望也暫緩了。
20240405 清明連假的第二天,也是轉到普通病房後父親第一次可以保持超過五分鐘清醒的狀態。但躺在病床上且僅能勉強舉手與斷斷續續發聲,再加上鼻胃管的不適,讓好動的爸爸相當煩躁與不耐。心情除了在聽著小Loeb講述學校故事的時間外,其餘時間都處於低氣壓~
Thumbnail
20240401 父親住院的第四週了,也是闖出加護病房的第三天。只是凌晨再次因不明原因發燒至39度半,因為新冠、A流以及退伍軍人菌皆是攻擊肺部,擔心肺部有變異,一早退燒後便又安排了一連串的X光與抽血檢驗。另擔心感染問題,目前還留在身上的所有管線都換成新的。 只是洗腎的裝置要更新必須開刀。
Thumbnail
20240324 入住加護病房的第二個週日,因為主治醫師沒有上班,因此數值上沒有更新。而父親退燒後一直陷入沈睡,唯獨醒來時比較喘且相當躁動。 而母親的健康狀態經過兩週的療程已無大礙,僅剩些許咳嗽以及體力尚未恢復外,其餘一切良好。但也因為逐步恢復後卻盼不到父親轉往普通病房可前往探望,便開始各個擊破
Thumbnail
20240313 隔著玻璃,看著全身被各式儀器圍繞的昏睡中的父親,弟弟又再次破防,消失了一陣子後帶著衛生紙與滿是霧氣的眼鏡鏡片歸來。 好消息是,各項超標的指數總算趨於穩定不再飆升,而生命跡象也逐步得到了控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24 因為這段時間父親的病情與情況變化甚大,在加上工作上能投入的時間因為父親的狀況導致很吃緊,這段奇幻旅程的紀錄先跳到時間點比較近的這兩天,前面空缺的日後找機會逐步補上。
20240429 一早抱著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抵達醫院,得到的好消息是爸爸的恢復狀況絕佳,但還沒有好到可以接受下一次手術的情況。外科手術會診後判定風險還是太高,預計要再等一週後才能評估是否適合安排下一次手術。
Thumbnail
20240419 一早趕到了醫院,父親的精神狀況因為退燒了所以恢復的不錯。 與其分享了小Loeb心心念念要跟爺爺去扇形車庫看火車的心願,得到了父親的承諾。或許也因為狀況好轉加上承諾的事項,父親的求生慾望有所改善,也沒有提到結束生命的詞語。
20240417 已經闖出加護病房第三週了,但父親的狀況卻起起伏伏,不斷的發燒以及一連串沒有進度的檢查讓病情陷入膠著。今天下午在把工作都排開與推掉後衝了一趟醫院,就在抵達醫院之前忽然接到了看護的緊急來電。
20240412 父親依舊持續昏睡與呻吟,整體狀況相當不好,與上週相比情況變得更差了,康復的速度較預期的落後了一些。原先預計本週開始練習吞嚥並期望拔除鼻胃管的願望也暫緩了。
20240405 清明連假的第二天,也是轉到普通病房後父親第一次可以保持超過五分鐘清醒的狀態。但躺在病床上且僅能勉強舉手與斷斷續續發聲,再加上鼻胃管的不適,讓好動的爸爸相當煩躁與不耐。心情除了在聽著小Loeb講述學校故事的時間外,其餘時間都處於低氣壓~
Thumbnail
20240401 父親住院的第四週了,也是闖出加護病房的第三天。只是凌晨再次因不明原因發燒至39度半,因為新冠、A流以及退伍軍人菌皆是攻擊肺部,擔心肺部有變異,一早退燒後便又安排了一連串的X光與抽血檢驗。另擔心感染問題,目前還留在身上的所有管線都換成新的。 只是洗腎的裝置要更新必須開刀。
Thumbnail
20240324 入住加護病房的第二個週日,因為主治醫師沒有上班,因此數值上沒有更新。而父親退燒後一直陷入沈睡,唯獨醒來時比較喘且相當躁動。 而母親的健康狀態經過兩週的療程已無大礙,僅剩些許咳嗽以及體力尚未恢復外,其餘一切良好。但也因為逐步恢復後卻盼不到父親轉往普通病房可前往探望,便開始各個擊破
Thumbnail
20240313 隔著玻璃,看著全身被各式儀器圍繞的昏睡中的父親,弟弟又再次破防,消失了一陣子後帶著衛生紙與滿是霧氣的眼鏡鏡片歸來。 好消息是,各項超標的指數總算趨於穩定不再飆升,而生命跡象也逐步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