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紀的孩子都這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早上看到一個心痛的網路新聞,不知道是否為真。有所幼兒園在台北,園長上課時因無法阻止孩子說『屁屁』、『便便』...等以『大人的眼光是髒臭』的話,一時情緒失控,用勞作用的膠水塗在小女孩的嘴巴上,新聞尾段是園長請辭自責不已、孩子心理受傷嚴重半夜啼哭不要上學......哀哎,看到這個新聞,心裡實在很痛也很生氣!新聞裡的這位園長,姑且不論她知不知道佛洛依德的五個性心理發展期,但我實在非常痛心她的『不細膩覺察』,更氣她的『情緒失控』!

正男前陣子也很愛說便便、屁屁、屁股...等,前陣子來我們家的朋友都知道,這小子老愛在每個句子尾巴加點屎尿、或改編某首歌的歌詞為歌曲加點『味道』...阿妮也學得不可開交,兩個孩子常因為加點調味的話,笑得止不住。我和爸爸從來沒有阻止這些話的產生,這些話產出的原因很正常啊,可能是他想要得到別人(可能是學校小朋友、老師、爸媽...)的注意力 ; 可能是從學校學來的,帶回家一說出口,大家馬上裝出臭臭的表情,他覺得很好玩,他發現一種自己可以控制大人的開關....這在四五歲的孩子身上很常見的,我一聽到時,輕輕笑了笑,提醒孩子們要注意說話的地點,然後在那一陣子說了一堆有關便便、尿尿的故事繪本,順便告訴他們食物和便便尿尿的關係、觀察外觀顏色等等,告訴他們我小時候的夢想是想要設計一個會說話的馬桶(告訴主人健康狀態).....等等。

這樣維持了快一年吧,『症狀』從說一點點、到一直說,然後又慢慢減少,正男妮妮最近還是會說啊,我發現尤其有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說的頻率會變得比較高,但總是會過的,提醒孩子們說話的場合,別去讓別人不舒服,真的不得已的時候,用別的主題轉移他的話題,認識自己的大便尿尿沒有不對呀,平心靜氣、細心的去覺察孩子說這些話的時機和對象,遠離這個年紀的大人們,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raw-image

| date:2013/07/16 |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 官網 V媽教室 | Line社群 V媽同樂會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媽教室FB Po文整理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教英文教了十六年,擇善固執的我,堅持穩扎穩打地教英文,在小學任教時,面對國小一年級那些剛接觸英文的小鬼們,我一堂課只教一個字母(有些字母還會用上兩堂課),兩個學期剛好教完26個字母兼自然發音,也不太讓小學生背單字(我只會用特殊的魔法讓小朋友主動去查身邊所遇到的生字),幾乎不考試,也不太出家庭作業(因
玩毛線,內在意志力的培養。學校裡的手工課,從幼稚園的玩毛線球開始,整理毛線團是第一步,家裡的毛線團常被妮妮玩得亂七八糟,昨天下午正男放學回家,看到妮妮用毛線做手環卻沒有整線團,他一把抓起毛線,開始先找到線頭,安靜的坐著、有次序的、慢慢的、溫柔的捲毛線球,妮妮見狀,安靜的坐著學哥哥,哥哥說:『妮妮,整
早上騎腳踏車帶正男上學後,和妮妮到公園早餐約會,不但有夏天專屬的陽光、涼風、鳥叫聲、蟬聲、松鼠、一堆昆蟲和不知名的大小鳥們作陪,看書的時候還會突然有葉子、果實掉下來一起聽,野餐後悠閒的餵魚餵烏龜,還到運動公園附設的『露天澡堂』沖個澡再回家!......啊,住宜蘭,真好~~~ | date:2013
阿妮的小兔兔才消失一兩天,妮妮和正男的聊天:『葛格,這次小兔兔住院好久喔~』『是呀,這次生病有點嚴重』『應該快一個月了吧?!你想它嗎?』『想啊,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醫院照顧它?』....我在一旁聽得好笑,心想果然時間概念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又或者說他們想念小兔兔的心情是度日如年啊。昨天早上回台北前,新買
平常台北宜蘭的通勤都是走高速公路,今天由於回宜蘭的時間很早,把拔特別帶我們走北宜公路,讓正男妮妮體驗一下前人跋涉的辛勞。回宜蘭的路上車非常少,開得很痛快,經過九彎十八拐後,兩個小子意猶未盡的說:「把拔,我們以後還要來走這條愛跳扭扭舞的馬路!」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教英文教了十六年,擇善固執的我,堅持穩扎穩打地教英文,在小學任教時,面對國小一年級那些剛接觸英文的小鬼們,我一堂課只教一個字母(有些字母還會用上兩堂課),兩個學期剛好教完26個字母兼自然發音,也不太讓小學生背單字(我只會用特殊的魔法讓小朋友主動去查身邊所遇到的生字),幾乎不考試,也不太出家庭作業(因
玩毛線,內在意志力的培養。學校裡的手工課,從幼稚園的玩毛線球開始,整理毛線團是第一步,家裡的毛線團常被妮妮玩得亂七八糟,昨天下午正男放學回家,看到妮妮用毛線做手環卻沒有整線團,他一把抓起毛線,開始先找到線頭,安靜的坐著、有次序的、慢慢的、溫柔的捲毛線球,妮妮見狀,安靜的坐著學哥哥,哥哥說:『妮妮,整
早上騎腳踏車帶正男上學後,和妮妮到公園早餐約會,不但有夏天專屬的陽光、涼風、鳥叫聲、蟬聲、松鼠、一堆昆蟲和不知名的大小鳥們作陪,看書的時候還會突然有葉子、果實掉下來一起聽,野餐後悠閒的餵魚餵烏龜,還到運動公園附設的『露天澡堂』沖個澡再回家!......啊,住宜蘭,真好~~~ | date:2013
阿妮的小兔兔才消失一兩天,妮妮和正男的聊天:『葛格,這次小兔兔住院好久喔~』『是呀,這次生病有點嚴重』『應該快一個月了吧?!你想它嗎?』『想啊,不知道有沒有人在醫院照顧它?』....我在一旁聽得好笑,心想果然時間概念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又或者說他們想念小兔兔的心情是度日如年啊。昨天早上回台北前,新買
平常台北宜蘭的通勤都是走高速公路,今天由於回宜蘭的時間很早,把拔特別帶我們走北宜公路,讓正男妮妮體驗一下前人跋涉的辛勞。回宜蘭的路上車非常少,開得很痛快,經過九彎十八拐後,兩個小子意猶未盡的說:「把拔,我們以後還要來走這條愛跳扭扭舞的馬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孩子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不雅字句」而感到尷尬?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他們會好奇的探索語言的各種可能,包括那些讓大人們臉紅心跳的詞彙。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或困擾,但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黃金的教育機會? 閱讀全文,理解孩子探索語言的自然過程,探討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孩子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不雅字句」而感到尷尬?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他們會好奇的探索語言的各種可能,包括那些讓大人們臉紅心跳的詞彙。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或困擾,但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黃金的教育機會? 閱讀全文,理解孩子探索語言的自然過程,探討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