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媽教室-avatar-img

V媽教室

5 位追蹤者

V媽教室

5 位追蹤者
V媽 / 翁欣妤 / Vicky老師,國北師畢業後,先當了六年的體制內老師,然後又當了十多年的體制外老師到現在,目前任職於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自2014年起,V媽就在全省開辦膾炙人口的親職講座,迄今已辦了上百場,感動了成千上萬個爸爸媽媽。V媽以獨到的見解,準確剖析現在父母在教養上的疑問,歡迎支持。
avatar-img
V媽教室FB Po文整理
4會員
116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三歲半的妮妮克服對繩索的恐懼,體現兒童心理發展及父母引導的重要性。透過故事「害怕小精靈」,幫助妮妮理解恐懼,並鼓勵她嘗試挑戰自我。文章也分享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充滿溫馨與感動。
Thumbnail
每天睡前,正男妮妮都會進行睡覺小精靈儀式,藉由輕柔按摩和感謝身體各部位,引導孩子入睡。文章分享從一歲到現在,儀式內容的演變,以及如何運用想像中的小精靈和正向積極的言語,幫助孩子放鬆身心,睡得安穩。
Thumbnail
正男大班時期出現負面模仿行為,例如不理人、耍流氓、拒絕溝通等。父母透過觀察、搜證、討論原因和解決方法,積極應對。文章探討孩子模仿行為背後可能潛藏的自信不足,並分享父母透過睡前故事、與老師溝通,以及每天睡前肯定正男優點的陪伴方式。
Thumbnail
傍晚天剛黑,我們吃完火鍋後,散步經過羅東轉運站準備要開車回家,巧遇客運乘客下車,從大巴士走下車的人好多,剛剛應該是滿乘吧。阿妮竟然開心的停下來,站在巴士門口,愉快地對著每一位下車的叔叔阿姨說『哈囉』,看得我們哭笑不得,下車的乘客也被熱情的小妮妮嚇到,大部分是默默無語低頭狂行,一些阿姨很開心地對著阿妮
Thumbnail
三歲半的阿妮在散步後,運用撿來的樹枝、毛線和剪刀創作,享受專注的創作時光,作品完成後,即使無人知曉作品為何,孩子滿足的神情已勝過一切。
Thumbnail
早上上班前帶阿妮經過公正國小,剛好看到大哥哥姐姐們在防震演習。孩子們頭上帶著宜蘭縣政府統一發放的「地震小黃」,阿妮看到黃澄澄一片,就定住不想走了,妮問我哥哥姐姐在玩什麼遊戲,我反問你覺得呢?阿妮:「她們應該是怕太陽晒....她們應該在演戲...她們應該有的在當芒果冰、有的在當鳳梨...」唉呀,督學阿
Thumbnail
我們家很常去花蓮玩,但這陣子過於忙碌,久久無法成行;最近阿妮對花蓮的思念滿溢,常常有一句沒一句的說「我好想去花蓮」、「我好想去找握握手的海豚...」也常自言自語自編唱起要去花蓮的歌。 昨天中午這小妮子竟然突然很期待的問我「媽媽,我等一下可以去花蓮睡午覺嗎?」....想了一下,我說「好!我們來做個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選擇舉家遷往環境優美的宜蘭。文章中透過一名高中女生的故事,探討了教育體制的影響、學習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與獨立思考。這不僅是地理位置的選擇,更是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抉擇。
Thumbnail
家裡沒電視的小孩都知道,要自己找樂子,看書、玩東玩西、發呆看雲都是生活樂事之一。以前在台北,家裡沒電視沒電腦,到了宜蘭,反而因為大人工作需要,常讓孩子們看到我們使用電腦的樣子。正男已經很會自己找樂子,比較不會受到電腦誘惑,倒是小阿妮,常會不小心被電腦波掃到。我們很注意電腦工作時間,也明白告訴阿妮「電
Thumbnail
食物,除了滿足我們的味覺、嗅覺和視覺,還能滿足什麼呢? 最近某次的listening walk散步後,妮妮發現一個大秘密,她說:『媽媽,每一種食物的聲音都不一樣耶!』然後這小女孩就開始很『享受』仔細聽食物在她嘴巴裡被咀嚼的聲音,有的大聲、有的小聲、生菜比較大聲、滷爛爛的蘿蔔超級小聲........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