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續費越低越好,ETF好棒棒?
avatar-img
雜學生

手續費越低越好,ETF好棒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學姊:因為ETF不用選,我才買ETF阿!買基金,還要選,我怎麼知道要選甚麼呢?

我:等等,你要確捏?ETF不是代表你不用選擇捏!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ETF只是代表追蹤大盤指數,平貼大盤,那他還是有追蹤「特定」的大盤。

就像12年國民教育,你的父母真的沒有幫你選學校嗎?

(我父母還真的純就學區與學費便宜而選擇。)

你們還是認真問問你們的家長,他們是怎麼選擇學校吧。



ETF跟共同基金本質

ETF跟基金,都是一籃子的股票集合。

差異在於

1.目的不同: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在證交所購買,例如:國泰證券、富邦證券等

ETF簡單來說就是用老二哲學,我打不了你,我複製你,打敗不了大盤,我就追蹤你。

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Active Fund),可以在國泰投信、富邦投信、銀行、網路平台購買。

主動基金就是以打敗大盤為宗旨。


2.費用不同:一樣都會收內扣費、經理費、管銷費、手續費等。

簡單拿最古老的0050來跟某基金來對比

raw-image



看到ETF手續費合計0.5%,基金手續費合計4.61%。

所以會聽到很多人因為手續費,進而嫌棄基金。

要買ETF!不要給基金經理人賺!不要給人抽一手!

好的,大家先冷靜。


數字會說話

我們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賺到錢。

raw-image


時間軸從20200710~20240329,大約3年多的時間

主動型基金報酬率是181.7%,ETF的報酬率是90.0%

雖手續費有差異,但是基金的淨值,是先把第一張圖的經理費、管理費都扣完的價格。

等於10萬投入,不同選擇,所獲得的報酬足足差了9萬元。


為專業買單,付出的手續費,有的時候結果會是值得的。

選擇為專業買單

究竟該如何選擇要投資什麼?

這裡不是否定ETF的存在

它的起源來自於美國,ETF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只是時空背景人口結構等不相同,產出的結果就會不同。(改天分析巴菲特的10年賭約,事實上它就是一個非水平比較的賭約)

回扣前面,究竟該如何選擇要投資什麼?

我必須說,我短期不會碰台灣的ETF,但是很期待未來的主動式ETF,等到真的有了,再來觀察。

真的沒有精神、精力,直接選擇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的ETF

如果想要再多賺一點,但又不願意冒太多風險,請去尋找厲害的部落客、甚至書局買一本投資基金的書籍,或者去圖書館借書,不然就追蹤我吧。


投資是會賺的到錢,前提要付出什麼成本,去成就它

時間沒有不見,只是它換成喜歡的方式存在




1.你是會買台灣ETF的人嗎?

2.那麼願不願意為專業而多付費呢?

3.會時時對於自己持有的觀點保持懷疑嗎?


▲註冊國泰投信一家人,定期定額國泰投信基金手續費0元▲

點這裡


#沒有大道理,只有在日常生活看到道理

#生活中發現商業思維

#日常底層邏輯



avatar-img
雜學生
6會員
42內容數
因為相信【道,在日常生活中】 善於挖掘新事物的雜學 想知道愛學人生,能否闖出一片天 歡迎跟我一起廣泛學習冒險。 ★你的經驗,我幫你寫。★ 合作邀約: solaiawork@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雜學生 的其他內容
3個層面 1.實務層面─ 2.成本概念─ 3.時代轉換的剛性需求─
從台灣銀行匯率資料來看 美元的價差最低 開發中國家最差,像是泰銖、比索、印尼盾,價差高達41.67%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價差呢? 以下三點,會有銀行買賣價差的因素 -----------------------------------------------------
2024/01/28年初,我出掉了一個-24.17%的投資部位,股價在37.1 2024/10/25,回去查股價,仍在37.65上下徘徊  【機會成本課題1】-負報酬,內文有詳細說明 9個月的時間,轉投資的資金,已經獲利超過7%以上    -------------------------
3個層面 1.實務層面─ 2.成本概念─ 3.時代轉換的剛性需求─
從台灣銀行匯率資料來看 美元的價差最低 開發中國家最差,像是泰銖、比索、印尼盾,價差高達41.67%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價差呢? 以下三點,會有銀行買賣價差的因素 -----------------------------------------------------
2024/01/28年初,我出掉了一個-24.17%的投資部位,股價在37.1 2024/10/25,回去查股價,仍在37.65上下徘徊  【機會成本課題1】-負報酬,內文有詳細說明 9個月的時間,轉投資的資金,已經獲利超過7%以上    -------------------------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