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轉貼自我臉書 4/8 早上貼文
.......
答案是:沒有
量化標準最近有兩位臉友都跟我提到,所以向大家分享淺見,不一定對,請多指教
我目前兩大持股根基與國統,都是看來的,通俗說法叫做「明牌」
我對明牌股的「處理」過程是
我這幾天正在看一本很愛的書,已經看到選股章節。作者說他的量化標準如下:
...
該作者量化標準約 7 個,還有 ROE 15% 以上,先暫停,按照他的說法那麼我主要持股根基在 1 的毛利率已經淘汰,而且幾十年無法入榜,而另一持股國統則是 2023 才符合 1 和 2 ( 均以年度觀察 )
選股的量化標準是綜合判斷的,其中一兩點不符合只要整體判斷 OK 仍可以作為考慮投資的標的,這我得強調
至於該作者的觀點,我不是說他錯了,他後面還有「質性指標」(如商業模式) 可供判斷選股
.......
好比根基,綜合營造業毛利率本來就不高,這是行業使然,毛利率不高那營益率就別指望有多好,可是,根基 2018~2023 ROE 都在 15% 以上,2023 是 22.03% 與下面的國統接近喔
再談國統,它是專業營造業,又有管材銷售的模式,所以毛利率會比綜合營造的根基好一些,但毛利率 2023 雖高達約 38%、營益率 32%,比根基強很多倍,但 ROE 22.84% 卻與根基差不多,原因為何呢?( ROE 22%>15% 符合上述量化指標 )
我自己選股的量化指標將來會建立起來,不會是 2024,因為還不需要,我持股目前很集中,投資節奏很舒服
最後,我說的那本書就之前說的《能力圈選股》。我看書習慣帶有批判性,但不妨礙我對書的評價。這本我很推,是這幾年看過很有「同感」的一本,而且我只看不到三分之一就覺得相見恨晚
照片裡面有書籍介紹與選購處,如果你對主動投資和選股有興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