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沒有抱任何期待進電影院的,看海報想著大概又是齣青春純愛路線的商業片,看完後卻覺得某種程度體現了影片裡那句台詞:「沒有目標、沒有設定終點的旅程,才更有趣。」因為沒有抱著任何預期,連預告或簡介都沒看,才能獲得意料之外的感動。
一趟從考大學的高三生,逐漸社會闖蕩十餘年的後青春期,橫跨18年,從未開始也沒有真正結束的告別與重新開始之旅。會有共鳴,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是電影設定的背景年代與自身相仿,儘管不是生長於台南,但那個年代的氛圍與聽的歌、看的電影,連那時候的KTV包廂場景還有指考放榜的網頁介面,都覆蓋上了個人的回憶畫面,因此特別共感。甚至前幾天才剛寫了關於五月天《知足》這首歌的感慨,過兩天就在電影裡看見。
整部電影橫跨時間也橫跨空間,18年前,日本背包客 Ami 來到台灣台南打工換宿,18年後,Jimmy 踏上與 Ami 相遇也是告別的旅行。北方雪國的冷冽映照南方夏日的熱情,往日回憶的炙熱對比今日現實的殘酷;敘事節奏柔和緩慢,呼應電影裡的香水名:「時光的流逝」——青春的片刻,早已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剩下淡淡餘味縈繞在心底。
不過,與其說是行銷包裝的愛情片,也可解讀為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那年夏天,Ami出現在Jimmy生命中,讓他從腳傷不能打籃球的低潮中轉換,開始學日文、開始愛上打工的時光,開始思考「我的夢想是什麼」,Ami 是他生命裡出現的 Spark,幫助他在成長的路上,始終有著一盞綠光引導他往前走,持續著這趟夢想之旅;所以在他得知綠光熄滅之時,他一路堅持的夢想也隨之劃下句點。所謂夢想,難道就是如此不堪一擊,說消失就消失的嗎?
對Ami來說,生命的終點就在咫尺之處。「人生說不定也沒有這麼長呢。」夢想並不冠冕堂皇,並沒有這麼多說詞,夢想就是此時此刻,就是腳下踏出的每一步,活著的每一刻。如果這趟沒有終點的旅行可以持續下去,就是她最大的夢想。
原來通往有你的旅程,其實是已經沒有你的旅程,以為自己擁有夢想,最終仍失去夢想。現實之所以殘酷,是因為本來就沒有你我可以決定的下一站,我們只能學著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心態,去體驗正在經歷的一切,痛苦和快樂總是並存,沒有誰先誰後,沒有誰輕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