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機構前,心理師最常做錯的一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先來想像一下, 某一天你出現了一個想要離開組織(不管原因)的理由。 反正就是鐵了心不幹了, 你會怎麼預備還在組織裡面剩下的時間? 1、 找好關係?認識人脈? 2、學更多的諮商技術? 3、讓更多潛在個案認識你? 你如果是選 1, 很多人就是找到一個可以執登的地方, 從過去在外面開業或是執業的同業介紹。 如果可以就多找幾間, 這樣也避免自己只在一間執業, 無法滿足自己的收入。 如果你是 2 這個選項, 則想法可能是, 為了能夠因應不同種類的客群, 所以我理當學習不同的諮商技巧, 相對的手中有了許多的武器, 當然可以接手更多不同的個案。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如果你選3, 恭喜你, 你找對了方向, 你要知道你的個案在哪, 而且讓他們認識你, 甚至吸引他們跟著你去到你要去的地方, 這樣才是你在離開前該做的事情。 我們來分析一下, 選1的, 主要是針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地點著想。 只要找到地點, 對我們要離開的人而言, 應該不太會是太大的困難。 然而, 進到一個執業地點後, 有沒有個案來主動找你, 這是一個主事者(所老闆)在意的, 如果都要靠「所」來經營客群,老闆是很為難的: 主動來的客群有限,老闆要分給誰?(輪流最公平?) 你跟老闆的關係有比較好嗎? 會因為他多給你一個個案你就銘記在心嗎?還是認為理所當然? 多給你這個個案,他要怎麼面對其他的心理師呢?等等...都是問題。 如果你選的是2, 學更多的諮商技能! 這應該是最多人會想選擇的一條路, 但這也會是跟我們期望的方向離得越遠的一個選項。 高難度的諮商技術都不會是一、兩年可以學會並且專精的, 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學會的技能幾乎都會是比較表淺的、比較容易學會的技能。 也因為比較簡單、表淺, 在其他的心理師身上也很容易看到, 我們花時間學到了這些技術, 反而只是讓我們進到另一個紅海。 這也很像很多心理師都會勸為人父母的不要要求兒女做一些不是他們善長的事情。

如果, 我們在組織裡面的最後時間才去學這些, 勢必也不是自己擅長之處, 我們可以想想, 為何要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面, 學做不擅長的事呢? 而且學這些事又不僅不會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讓人知道。 此外, 也因為在多數人身上這並不是自己的興趣, 所以也不會在未來長期經營這個技術, 花錢學這個新諮商技術的策略, 對長期而言可能會弊多於利。 選擇 1 和 2 的同行, 基本上也就是期望, 讓「所」來提供個案, 概念也就如同過去在機構裡, 由機構提供個案一樣。 但是, 機構這把傘很大, 很容易幫我們吸納我們需要的個案。 反觀, 多數的「所」沒有那麼大的庇蔭, 特別是現在各大都會的「所」們四處林立, 理想上, 個案就平均稀釋在每個「所」裡面, 所以要靠各個心理師吸引自己的客群, 才會是長久之計。

而選擇3是相對恰當的, 各位可以想想看, 如果站在所方的出資者的立場, 他們期待你能馬上工作, 還要能夠自己馬上帶你自己的個案進來, 馬上就有收入的即戰力, 還是等他們找到個案給你比較好? 開業是需要成本的, 空間放在那邊, 沒有收入, 都是在燒錢。 所以如果你趁著在組織中的最後時光, 累積自己的名聲, 讓更多潛在個案認識你, 就能夠主動協助「所」, 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成本, 直接就有個案收入。 這樣應該是在離職前要累積的能力。


我們來更深入的拆解我們的行銷策略, 所有的諮商流程大概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部分, 部分一, 是指你的能力, 這個能力是你所知道, 但客群不知道的能力, 譬如我學了什麼諮商技巧, 我具備了什麼證照。 部分二, 則是人家知道你有某方面的能力, 因為這個能力其他同業的身上找不到, 所以來找你。


前者是產品力, 後者則是行銷力, 這兩者要結合在一起, 你的諮商服務才能賣出去。 我們前面的2就是我們的短期產品力(因為這是為了要離開,才臨時惡補出來的能力), 因為這是短期產產生出來的, 較不具競爭力, 所以建議早早發現自己擅長的專業, 對自己的未來會比較好。


而第3項則是行銷力, 讓人家知道我的價值, 我的能力, 別人才願意付費花錢。 如果只有前面惡補出來的產品力, 並不會有人因此而來找你, 來找你的個案常會只有「所」轉給你的個案, 而這些個案, 也不見得適用你最近學到的這個產品力。

許多同行在要離開組織的前幾年, 都會用我們習慣的方法面對並且降低未來的不確定。 用錯了方法, 只會讓這個不確定感, 更可能被實現。 如果你已經開始預備要離開組織了, 想想看你的下一步, 你應該更知道該怎麼走了。 我是黃耀庭心理師,歡迎訂閱「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電子報,讓你所有的資訊不落空,也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品牌持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持之以恆地進行品牌營造。透過故事和技巧,提供了持續力的重要性、市場聲量的累積和經營策略等相關建議。
參加Cynthia Huang老師的「打造個人品牌影響力-加值個人事業力」一日課程心得。課程探討心理工作者在品牌建立與商業思維上的缺失,強調長期經營、正確作為導致個人品牌、銷售漏斗導客過程等核心概念。
文章討論缺乏心理師願意接受PGY訓練的問題,並提出商業模式和內容營銷應為培訓吸引力。透過醫院提供社區所需的軟知識和醫院增加PGY心理師意願的解方。文章建議心理師需要用系統性、有綜效的學習內容提升社區競爭力。測試適當的行銷策略、行動來優化,才能精準達到期待的目標。
本文介紹了一位心理師如何透過汰除工作,提升個人品牌效應。作者分享了通過汰除一般個別治療和某個心理項目的專研,以及減少外務,專注本業的經驗和想法。文中談到了興趣對市場的重要性,以及自由工作者必須不斷探索的需求。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情況下撰寫文章。從經營個人品牌到滿足受眾需求,提出了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替代方案。強調專注於受眾的需求而不是個案報告,並探討了通則和個案報告之間的區別。同時,提出了使用受眾視角、知識加經驗創造新邏輯思維以及跨領域應用知識的方法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品牌持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持之以恆地進行品牌營造。透過故事和技巧,提供了持續力的重要性、市場聲量的累積和經營策略等相關建議。
參加Cynthia Huang老師的「打造個人品牌影響力-加值個人事業力」一日課程心得。課程探討心理工作者在品牌建立與商業思維上的缺失,強調長期經營、正確作為導致個人品牌、銷售漏斗導客過程等核心概念。
文章討論缺乏心理師願意接受PGY訓練的問題,並提出商業模式和內容營銷應為培訓吸引力。透過醫院提供社區所需的軟知識和醫院增加PGY心理師意願的解方。文章建議心理師需要用系統性、有綜效的學習內容提升社區競爭力。測試適當的行銷策略、行動來優化,才能精準達到期待的目標。
本文介紹了一位心理師如何透過汰除工作,提升個人品牌效應。作者分享了通過汰除一般個別治療和某個心理項目的專研,以及減少外務,專注本業的經驗和想法。文中談到了興趣對市場的重要性,以及自由工作者必須不斷探索的需求。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情況下撰寫文章。從經營個人品牌到滿足受眾需求,提出了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替代方案。強調專注於受眾的需求而不是個案報告,並探討了通則和個案報告之間的區別。同時,提出了使用受眾視角、知識加經驗創造新邏輯思維以及跨領域應用知識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每一次的離職都是一次困難的決定 然而人情留一線 就算現在離職,未來也有可能會有再次見面的一次 因此如何漂亮轉身離職就非常重要 這邊提出幾點關於離職你該注意的事項 這樣才能夠離職後仍能與前東家保持良好關係!
Thumbnail
每一次的離職都是一次困難的決定 然而人情留一線 就算現在離職,未來也有可能會有再次見面的一次 因此如何漂亮轉身離職就非常重要 這邊提出幾點關於離職你該注意的事項 這樣才能夠離職後仍能與前東家保持良好關係! 第一、離職前預告期要充足 首先第一點是最重要的一點 離職的預告期(Norice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每一次的離職都是一次困難的決定 然而人情留一線 就算現在離職,未來也有可能會有再次見面的一次 因此如何漂亮轉身離職就非常重要 這邊提出幾點關於離職你該注意的事項 這樣才能夠離職後仍能與前東家保持良好關係!
Thumbnail
每一次的離職都是一次困難的決定 然而人情留一線 就算現在離職,未來也有可能會有再次見面的一次 因此如何漂亮轉身離職就非常重要 這邊提出幾點關於離職你該注意的事項 這樣才能夠離職後仍能與前東家保持良好關係! 第一、離職前預告期要充足 首先第一點是最重要的一點 離職的預告期(Norice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