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搖到暈了

已經搖到暈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搖滾區,時不時的晃晃,好像沒有間斷過,不過大致也不怎麼擔心了,但睡眠仍然還是大受影響,尤其每日深夜都來搖個二下,要再入睡又有點難。

raw-image


直覺而不專業的來講,上下動完左右動的要注意,搖超過五秒就要立刻警覺起來,其他大部份小晃一下的就愈來愈麻痺了。

現在又時不時的輕輕的搖著,地龍乖乖,半夜你會來嗎?

我已經搖到生理時鐘又錯亂了!

avatar-img
逸蓮精舍~念佛人的家
10會員
73內容數
念佛人的家,有關念佛修行,逆流而上的點點滴滴。 也會寫一些有關運動健康相關的紀錄。 其他生活中的心得日誌。 註:由於談的佛法心得比較多,不適合營利,所以就暫時以多寫文章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靠觀光的小店都暫停營業了,我想最重要的除了大地的休生養息之外,這裡也應該要思考,如何才不會太過於依賴單一產業。
因為得了流感,我煮了一大鍋綠豆湯  退休以前都會很快速的看醫生,把不適的症狀壓下去,這次因為一直只在低燒處,各種不適就隨它,決定不看醫生,體驗看看。  今天第四天,疲倦依舊,頭痛昏沈與肌肉酸痛都已經大幅減輕,但咳嗽卻稍微加重,煮了一鍋綠豆湯,清熱解毒(熱感冒才適用),準備吃二天看看效果怎樣。
 各類原本免費的社群網站,都不斷的在鼓勵課金,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其實也算是蠻理所當然的事,但經由發文的觸及率不斷下降,造成了許多無課玩家開始必須花更多時間來經營,突然讓我想通了許多原本比較難以理解的事。
許多靠觀光的小店都暫停營業了,我想最重要的除了大地的休生養息之外,這裡也應該要思考,如何才不會太過於依賴單一產業。
因為得了流感,我煮了一大鍋綠豆湯  退休以前都會很快速的看醫生,把不適的症狀壓下去,這次因為一直只在低燒處,各種不適就隨它,決定不看醫生,體驗看看。  今天第四天,疲倦依舊,頭痛昏沈與肌肉酸痛都已經大幅減輕,但咳嗽卻稍微加重,煮了一鍋綠豆湯,清熱解毒(熱感冒才適用),準備吃二天看看效果怎樣。
 各類原本免費的社群網站,都不斷的在鼓勵課金,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其實也算是蠻理所當然的事,但經由發文的觸及率不斷下降,造成了許多無課玩家開始必須花更多時間來經營,突然讓我想通了許多原本比較難以理解的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