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第20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

此部教法名為《心匙》意即是一部擷取生命實相精華之法,可以滋養心靈,安定躁動不安的心,此生得安樂,同時令我們趣向解脫輪迴,乃至成佛之道。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心繫大眾慧命,希望佛法能為眾生帶來幸福安樂,在觀察因緣後,於2023年9月9日「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傳授《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11月4日佛陀天降日十億倍功德增長之殊勝緣起,開始第一堂法義教授課程。

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

這是一部讓我們能在這五濁惡世中安心立命的教法,現在我們有緣值遇,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授課時間:2024年5月4日晚上7:30 (GMT+8)

▍現場直播:觀音山 法藏YouTube頻道全球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DaBeiFazang


●恭聽慈悲 龍德上師《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第19堂

https://bit.ly/3wkbVlt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7會員
2.6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止定」就是心念繫於一處,定在一個地方。當念頭又起,或往外跑、胡思亂想的時候立刻切斷,又定回一個地方。剛開始的時候心念很散亂,需要一個地方來把心念定下來,能夠止定就好。最簡單是拿一張白紙貼在牆壁上,眼睛看得到的、很舒服的地方,用紅筆畫個紅點,這樣就解決了。如果你說:「那個紅點我畫得圓不圓?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4月28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辦「2024年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親臨現場主法,會場內超過萬人共襄盛舉莊嚴的浴佛盛典,共同歡喜慶讚慈悲佛陀聖誕。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觀音山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 珍貴佛法開示短影音 普化三千潤澤人心。近年全球短影音風潮快速崛起,每日「滑手機」快速獲取資訊已經是現代人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洞悉眾生需求,結合數位科技,觀音山 正式推出「龍德上師佛法開示短影音」。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止定」就是心念繫於一處,定在一個地方。當念頭又起,或往外跑、胡思亂想的時候立刻切斷,又定回一個地方。剛開始的時候心念很散亂,需要一個地方來把心念定下來,能夠止定就好。最簡單是拿一張白紙貼在牆壁上,眼睛看得到的、很舒服的地方,用紅筆畫個紅點,這樣就解決了。如果你說:「那個紅點我畫得圓不圓?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4月28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辦「2024年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親臨現場主法,會場內超過萬人共襄盛舉莊嚴的浴佛盛典,共同歡喜慶讚慈悲佛陀聖誕。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觀音山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 珍貴佛法開示短影音 普化三千潤澤人心。近年全球短影音風潮快速崛起,每日「滑手機」快速獲取資訊已經是現代人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洞悉眾生需求,結合數位科技,觀音山 正式推出「龍德上師佛法開示短影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今天由觀音上師來幫你收驚,觀音上師以其無邊的慈悲微笑著,運用祂手中的柳樹枝及瓶中的淨水,來澆熄你心中的不安全感。祂輕聲說道:「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決和想通的,往內心深處求平衡才是好的。」   觀音上師的言語不僅是慰藉,也是引導你自我反省與成長的方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尋求內心的平靜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今天由觀音上師來幫你收驚,觀音上師以其無邊的慈悲微笑著,運用祂手中的柳樹枝及瓶中的淨水,來澆熄你心中的不安全感。祂輕聲說道:「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決和想通的,往內心深處求平衡才是好的。」   觀音上師的言語不僅是慰藉,也是引導你自我反省與成長的方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尋求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