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完整圖片一次釋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年悉心照料梅樹

山居門口有一棵梅樹,上半部被野生火龍果和枯枝纏繞,如乞丐滿頭亂髮,看不清臉,直到上周,拜託小樹用長桿剪刀修剪,清爽多了。

移居山林,徒手整理荒廢多年的庭園,買來一車土,自造假山,裸石地上種地毯草,廢棄的鐵缸注水養荷,接手被丟棄的孤挺花、變葉木和蘭花,散步採集虎尾蘭、兔腳蕨,營造自然禪風。門口種了四棵飄逸的桂竹⋯⋯對老梅樹當然也細心呵護,補土、加廚餘的有機肥、澆水。

經過三年悉心照料,一樹梅花盛開。

經過三年悉心照料,一樹梅花盛開。

第一年,花況寥落,結了些梅子,第一次自家產梅,小樹興奮爬梯子上去採,做了一小罐脆梅,外表鮮綠,吃起來又脆又甜,用米酒頭釀梅酒,也大費周章做Q梅,沒成功。

第二年多了些梅子,全做脆梅,梅酒改用琴酒為基底。

為了更大作畫空間移居山林,風景如畫,我無暇多看,上午筆耕,下午書畫,晚上看書上課,與時間賽跑。小樹則家事整修一手包,十項全能。

第三年,葉子落盡,梅花滿開,花瓣在枝頭閃爍明滅,如流螢,似星空。

茶席間,琴書詩畫,盡情與梅花對話。

茶席間,琴書詩畫,盡情與梅花對話。

花期最盛的一日,冬陽和煦,前一晚趕到夜間郵局在美展截止日前投件,一千多個日子,瘋狂工作,看到風吹雪,心都融化了,停下熊熊燃燒的腳步。

二十四小時的喜上梅梢茶席

望花落如雪,不知今夕是何夕,以前不遠千里才能一親芳澤,舟車勞頓,第一次在自家賞梅,輕鬆閒散,準備了杭州的九曲紅梅和大吉嶺的喜馬拉雅春摘茶,舉辦「喜上梅梢」茶席,以詩,以茶,以琴祭祀花神。

梅的幽香,清晨若有似無,午後轉成暖香,到了深夜竟濃郁如夜來香,可以醉人。在永別之前,尋常的早春一日,對著一樹葉落盛開的白梅,癡癡守望一天一夜,花萼在風中伸展,引來滿樹蜂群狂歡,嗡嗡作響如遠方的雷。

喜歡湊熱鬧的橘大也想喝茶。

喜歡湊熱鬧的橘大也想喝茶。

舊年諸事如雲煙消逝,夜梅如繁星,何似在人間,生而為人的痛苦和疲憊都讓梅花療癒了⋯⋯何年無梅?何處無茶?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那是去年的事了,捨不得入睡,直到夜深,一直想要寫下分享,可惜事繁,一天拖過一天,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

夜晚的梅在夜色襯托下,如雪燦爛,濃香撲鼻。

夜晚的梅在夜色襯托下,如雪燦爛,濃香撲鼻。

老梅樹今年更優雅

去年開完花後修枝,今年老梅樹的姿態更見優雅,單瓣雪白的果梅,一樹繁花,可見梅雨季豐收,一陣風過,梅花如雨點冉冉飄落,濃烈的梅花香氣招蜂引蝶,想見梅花蜜的香甜。

春天散步,處處繁花盛開,山腳有一處梅園,梅樹至少五十年以上,躺在梅樹上賞花,青空上一層又一層的梅幹如網交織,閉上眼睛,清香撲鼻,花瓣飄落滿身,忙,心亡矣,不忙,處處是賞心樂事。

晚上在門口賞夜梅,月光下,銀白色梅花在黑夜中閃爍,與天上的星,遠處的燈火,互相輝映,第一次賞夜櫻是在京都,日本的物哀美學,在充滿儀式感的節慶品味四季的變化。

往後山走,白花是梅,淺粉是櫻,深粉是桃,紫紅的九重葛,尋常的山路,因為這些「粉味」浪漫起來,溪流的水乾了,進入枯水期,石頭露出,令人疑惑,那些悠游水中的魚哪裡去了?大概在水窪相濡以沫,等待雨季,相忘於江湖。

臥遊老梅,前塵往事如煙消逝。

臥遊老梅,前塵往事如煙消逝。

回家,在門口剪了一枝梅花插瓶,壺屋燒方瓶、景德鎮青花梅瓶、京燒小梅瓶和香檳粉紅水晶酒瓶都拿出來用,自家流花藝,自娛娛人。

一夜雨,隔天清晨發現樹下的木桌椅鋪滿一層花瓣,地上白梅點點,綻放了五六分的梅花都被雨打落了,老樹淋得灰頭土臉,本來想等花況更好,再辦一次茶席,付諸流水,深深感悟——所有機緣都是稍縱即逝,無常,本是日常。

攝影:林存青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從《一生中的一天》到《巨流河》,齊邦媛教授以淡雅的筆觸勾勒出人生的風景,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有幸認識這位風格獨特、富有智慧的台灣文學守護者,親身感受他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豁達,妙語如珠,犀利深刻。聽到他以101歲高壽去世,前塵往事翻湧,才知道他的精神一直守護著我。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江心靜道隱系列《山澗松峰-東勢山居小記》,詩作描繪雨後山澗景色,生物在水中起舞,水果輪番亮相,五葉松矗立山峰俯瞰大甲溪奔流,作品結合水墨技法和當代元素,展現心靜對自然的詩意詮釋和生命力的捕捉,並融合了文人情懷的當代書寫,探索數位民主的創造性倫理,蘊含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感知經驗與心靈圖像的閱讀積累。
【半山抱雲#山居靜筆記】升級為【心靜的跨域實驗】沙龍,所有文章將免費公開。從全球旅行、專業寫作及跨界藝術,決定於2024年成為文學志工。上午,盡情投入沒有報酬的寫作。下午,嘗試有趣的創造,藝術,只要一百人支持就可以一輩子自由創作。 現在,整個人充滿寫作慾望,可以為自己,為世界寫作。
穀雨,融入工作中卻遇急風驟雨,漫步山景如畫,勾起親睹北宋畫家郭熙《早春圖》的回憶,與文人雅士交流如同穿越時空,觸動心弦。歸途中,意外遇見藍腹鷴,美的震撼改變心境,帶來新的啟示,重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無目的的快樂,與美好自我邂逅。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從《一生中的一天》到《巨流河》,齊邦媛教授以淡雅的筆觸勾勒出人生的風景,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有幸認識這位風格獨特、富有智慧的台灣文學守護者,親身感受他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豁達,妙語如珠,犀利深刻。聽到他以101歲高壽去世,前塵往事翻湧,才知道他的精神一直守護著我。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江心靜道隱系列《山澗松峰-東勢山居小記》,詩作描繪雨後山澗景色,生物在水中起舞,水果輪番亮相,五葉松矗立山峰俯瞰大甲溪奔流,作品結合水墨技法和當代元素,展現心靜對自然的詩意詮釋和生命力的捕捉,並融合了文人情懷的當代書寫,探索數位民主的創造性倫理,蘊含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感知經驗與心靈圖像的閱讀積累。
【半山抱雲#山居靜筆記】升級為【心靜的跨域實驗】沙龍,所有文章將免費公開。從全球旅行、專業寫作及跨界藝術,決定於2024年成為文學志工。上午,盡情投入沒有報酬的寫作。下午,嘗試有趣的創造,藝術,只要一百人支持就可以一輩子自由創作。 現在,整個人充滿寫作慾望,可以為自己,為世界寫作。
穀雨,融入工作中卻遇急風驟雨,漫步山景如畫,勾起親睹北宋畫家郭熙《早春圖》的回憶,與文人雅士交流如同穿越時空,觸動心弦。歸途中,意外遇見藍腹鷴,美的震撼改變心境,帶來新的啟示,重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無目的的快樂,與美好自我邂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梅花梅花幾月開呢? 梅樹遇冷才開花,在臺灣,元旦前後梅花會陸續綻放,花期短暫而熱烈,兩週後就會凋謝。 開始辦賞花大會,要感謝梅子屋的好鄰居—逸晟,他們家的梅花每年都盛開的很美,在北部從事設計工作的他,經常在花季時邀請朋友們到梅子來賞花,順便帶朋友們穿梭在石岡小路裡探險。
「梅花」能耐得住寒冬 天氣越凍花開越美 給人樸實無華的印象 且令人賞心悅目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春天是賞花的季節,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漫步春花小徑眾花為伴,遊客爭相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錯落周遭的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最近幾日我也步上了「臨老入花叢」的局面,紅黃粉白紫橙爭妍,捕捉眼前的自然美景豈能落於人後,這回特別的是再度走入三灣茶園,目睹一片染黃的燦爛。
Thumbnail
冷鋒剛過昨夜的爐火猶溫 园筑居迎來月悅酩友走春 庭院陽光下山櫻枯寂依舊 去年此時花已開主人憂心
Thumbnail
【日喧】 媒材:金箋紙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分:2020/ 07/ 01 點點粉雪壓梅枝, 環抱豐窕的仙羽, 霎時引頸唳天, 盼赤頰客千里來會。 ※ 形式: 前景丹頂鶴舞動、後景粉白梅靜謐, 左屏梅枝也可對調成右屏、完整兩株梅樹, 置左則形成循迴不息的樹海結構。
八年前國父紀年館送的茶梅,隔年開出15朵花,直徑約兩公分。今年結了80+朵花苞,朵朵直徑6.5公分,現在正盛開中。
Thumbnail
經過了一月底的寒流之後,就準備進入梅花、櫻花盛開的季節。老安家門口的梅花是安媽媽細心照顧的結果。林口竹林山寺沿路的行道樹,有一些櫻花已陸續的在綻放了。林口竹林山寺賞櫻花時機,大約是農曆春節起到三月中,寺廟區域內有兩種不同品種的櫻花,一種約二月中盛開,一種約三月開花,歡迎大家春天來林口賞櫻花。
Thumbnail
梅花梅花1月開花~今(112)年的梅花好像開得特別早,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前幾年去過覺得很不錯的土場梅園, 這個景點最平易近人之處,就是不需要額外再走步道就可以看到很多花,如果停到好位子還能讓愛車一起入鏡!
Thumbnail
輕旅行程:信義鄉烏松崙賞梅午餐-->蛇窰賞陶-->集集晚餐 去年即到過烏松崙,今年又來,梅花依舊問暖陽,老天給了一個暖陽,使梅花更顯金黃,加上遍地的油菜花,相印甚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梅花梅花幾月開呢? 梅樹遇冷才開花,在臺灣,元旦前後梅花會陸續綻放,花期短暫而熱烈,兩週後就會凋謝。 開始辦賞花大會,要感謝梅子屋的好鄰居—逸晟,他們家的梅花每年都盛開的很美,在北部從事設計工作的他,經常在花季時邀請朋友們到梅子來賞花,順便帶朋友們穿梭在石岡小路裡探險。
「梅花」能耐得住寒冬 天氣越凍花開越美 給人樸實無華的印象 且令人賞心悅目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春天是賞花的季節,繁花綻放紛紛炸裂盛開,漫步春花小徑眾花為伴,遊客爭相留影,更多不知名的花卉盡展嬌顏,人比花嬌花比人豔,錯落周遭的花神舞春風,燦爛一季的美麗。最近幾日我也步上了「臨老入花叢」的局面,紅黃粉白紫橙爭妍,捕捉眼前的自然美景豈能落於人後,這回特別的是再度走入三灣茶園,目睹一片染黃的燦爛。
Thumbnail
冷鋒剛過昨夜的爐火猶溫 园筑居迎來月悅酩友走春 庭院陽光下山櫻枯寂依舊 去年此時花已開主人憂心
Thumbnail
【日喧】 媒材:金箋紙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分:2020/ 07/ 01 點點粉雪壓梅枝, 環抱豐窕的仙羽, 霎時引頸唳天, 盼赤頰客千里來會。 ※ 形式: 前景丹頂鶴舞動、後景粉白梅靜謐, 左屏梅枝也可對調成右屏、完整兩株梅樹, 置左則形成循迴不息的樹海結構。
八年前國父紀年館送的茶梅,隔年開出15朵花,直徑約兩公分。今年結了80+朵花苞,朵朵直徑6.5公分,現在正盛開中。
Thumbnail
經過了一月底的寒流之後,就準備進入梅花、櫻花盛開的季節。老安家門口的梅花是安媽媽細心照顧的結果。林口竹林山寺沿路的行道樹,有一些櫻花已陸續的在綻放了。林口竹林山寺賞櫻花時機,大約是農曆春節起到三月中,寺廟區域內有兩種不同品種的櫻花,一種約二月中盛開,一種約三月開花,歡迎大家春天來林口賞櫻花。
Thumbnail
梅花梅花1月開花~今(112)年的梅花好像開得特別早,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前幾年去過覺得很不錯的土場梅園, 這個景點最平易近人之處,就是不需要額外再走步道就可以看到很多花,如果停到好位子還能讓愛車一起入鏡!
Thumbnail
輕旅行程:信義鄉烏松崙賞梅午餐-->蛇窰賞陶-->集集晚餐 去年即到過烏松崙,今年又來,梅花依舊問暖陽,老天給了一個暖陽,使梅花更顯金黃,加上遍地的油菜花,相印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