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故事解析:《霍元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來寫寫不一樣的內容,我們來一起解析《霍元甲》的故事

 

這部由李連杰在2006上映的電影《霍元甲》,是我覺得故事脈絡相當好的電影,他的內容跟一般的故事一樣,有目標、衝突、轉折

 

我們從故事的時間軸來看這部電影。

 

一開始我們會看到霍元甲的父親.在比武的關鍵時刻收了手,最後輸了比賽。記住,這裡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重要鏡頭。因為這件事情,霍元甲認為他的父親是懦夫,於是在心中產生了「我要成為天下第一」的目標。

 

電影裡的霍元甲,他的「目標」是什麼?成為天下第一。但這是表象的目標,你也可以說是霍元甲他「自己認為」的目標。

 

接著我們可以很快地看到霍元甲長大後,他在比武的舞台,得到了第一的場景。一般來說,故事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主角完成了他的夢想。但如果是這樣,我就不會拿這部電影出來解析。

 

然後就是「衝突」。這個衝突不是主角跟其他人的衝突,而是自己內心的衝突。霍元甲因為自己成為第一,產生的傲慢跟之後的種種作為,讓他的家人被仇家殺害。這部分是故事的轉折點。

 

「當主角目標完成後,就會過上幸福的人生」,這是一般故事的內容,但《霍元甲》這部電影,卻是用「主角完成目標,卻過上更糟糕的人生」來當作「鉤子」。導演透過這個鉤子,吸引觀眾繼續往下看。

 

因為發生了滅門案,主角的內心有了轉變,霍元甲開始懷疑自己「自己認為」的目標。接著他在與世隔絕的村落裡,開始思考人生。

 

目標」對角色來說是重要的,但目標不是顯而易見。我們來看看一開始霍元甲父親最重要的那個鏡頭,他親在最後一刻收手,而輸掉比賽。他父親知道這拳打下去就能成為第一嗎?他知道,但為什麼他要收手?

 

這裡就是導演給觀眾留下的疑惑,或是說導演埋下的伏筆。霍元甲在村落裡,開始思考為什麼父親要收起最後一拳。如果他父親這拳打下去,是不是跟現在的霍元甲一樣,因為名利的到來,導致家破人亡?這裡是一個「轉折」,翻轉了主角自己認為的目標,產生了「信念」。

 

目標、衝突、轉折、信念,故事的結構變成這個樣子。

 

信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導演(創作者)希望觀眾了解的。其實故事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但需要一個結尾來收尾,導演就安排了洋人在中國人的地盤上撒野,然後霍元甲重出江湖,在最後一刻救了他的對手。結局就是呼應了霍元甲的信念。

 

目標、衝突、轉折、信念、結尾,一個好的故事就這樣完成了。

 

一般來說,完成目標應該是可喜可賀的,但是主角卻因為這個目標過得並不順遂。霍元甲一開始的目標是成為天下第一,這是「外在目標」,實際上霍元甲要完成的是「內在目標」。

 

這邊問觀眾一個問題,你覺得霍元甲為什麼要成為天下第一?成為最強不好嗎?畢竟,人人都想變強對吧?

 

沒錯,這個理由很簡單,但沒辦法吸引觀眾。就好比人人都怕死,所以在戰場上做出逃兵的行為沒什麼大不了,但這樣過於簡單,人人都想到的目標都很平凡無奇,所以我們加上一個前提:主角在戰爭開始的前一天,得知他的母親的得了重病,只剩下一個禮拜能活,他母親希望能看主角最後一眼。主角害怕死亡的原因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怕自己死後見不到母親,這是不是讓這個腳色更有立體感

 

同樣的道理,霍元甲想成為是天下第一的原因是他很憧憬他父親。然後,在故事的開頭,霍元甲目睹了父親在比武中收手,這件事讓霍元甲認為父親顯得軟弱,這一經歷讓霍元甲決心要成為天下第一,並超越他的成就。這樣的起點使主角的目標變得相當有層次和深刻。

 

目標:成為天下第一。

衝突:因為成為了天下第一而滅門。

轉折:主角頓悟了父親為什麼要收拳。

信念:贏了比賽沒辦法贏的人心。

結局:主角驗證了他的信念。

 

以上是這部電影的架構。

用知識改變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