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自私不如活得勇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我只是看過書的作者自予和一點內容,所以並不是想在這裡講書評。在予中說到在韓國身為女人在家中的地位低微,就算是作者一個有學識在大學教書的人,自己結婚後也受了很多委屈,當她知道女兒要結婚時就想起自己的婚姻,所以寫了這本書,想她女兒了解婚姻是一件什麼的事和將來會面對一些什麼,有時要活得自私一點。


我想起幾年前看過一套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中那女主角就是被傳統的家庭觀念,尤其是老公的家人壓迫得她患上精神病,雖然她老公很愛她,但也抵抗不了傳統觀念。我之所以沒有買這本書的原因是始終香港和韓國對婚姻和家庭的觀念不太一樣,女人在家庭中受的壓力應該沒有韓國那麼大。不過話雖如此,我和前妻的關係就是因為我媽媽在陪月時的行為和習慣不同,令到我們兩人的關係開始破裂,留下陰影。所以我想到,如果我女兒將來要結婚的話,我會給她什麼建議呢?或者我會跟她說活得自私不如活得勇敢。


活得自私這件事某程度是正確的,在兩個人的婚姻關係中,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你不可以將百分百把時間供獻給伴侶和照顧家庭之上。不過大部份這個角色是女性,所以才這麼少講爸爸和女兒關係的書,或者我可以等我女兒大些我也來寫一本。如果一個人在家庭中沒有照顧好自身的感受,就會慢慢的失去自我,連找一個朋友喝喝下午茶也困難。有工作的還好,起碼可以與人接觸不至於封閉自己,所以家庭許可的話有工作是很重要的。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不需要人同意,跟朋友聚會,放下家庭和伴侶跟朋友去旅行放鬆一下。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如果伴侶一方的家庭是比較傳統的話,這些事做起來就不容易。有時只不過是想對自己好一些也會被奶奶或者外母那一邊看成是罪惡。我表弟的老婆因為在感情上得不到滿足而經常買好一點的東西給自己,她的奶奶就常在我們面前說她的壞話,好像她做了十惡不赦的壞事一樣。


我覺得想活得自私一點背後一定要有勇氣支持,有些人可能在家庭中感到很大的壓力,想放鬆但又不敢提出要求,尤其是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因為可能財政上也是由伴侶或家人支持著,所以不敢隨便的用錢。是這樣的話莫說買東西給自己,拋下家庭去旅行可能想也不敢想。所以一個女人就算結了婚經濟獨立是很緊要的事,不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家庭也中不用看人面色。不過就算本身有工作有經濟能力的也可能會被伴侶和他們的家人情緒勒索,而覺得自己對自己好是不對的事,心靈脆弱的人可能真的信以為真。所以一定要有勇氣,有勇氣告訴自己自己是值得過好生活的,有勇氣對自己好一點,有勇氣對情緒勒索的人說不,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有勇氣提出分手。應該有不少人是因為沒有勇氣而浪費了生命和青春去過一些自己不想過的生活,面對一些自己討厭甚至不專重自己的人。


所以我才說活得自私不如活得勇敢,勇敢的做自己,過自己覺得值得過的生活。家庭是要照顧好,但自己的心身健康也同樣的重要。伴侶不能理解的話,勇敢的跟他說出自己的需求,希望對方能夠理解。兩夫婦最重要的是溝通,對方不是你心裡的蟲,有事不勇敢說出來對方是不會知道你心中真正所想。不少朋友是在婚後就停止去了解伴侶心中真正在想什麼,而導致婚姻關係出現問題,說到尾最重要的還是溝通。

秋天是浪漫的季節,在這裡分享咖啡生活、愛情、婚姻關係等文章和新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