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切的基礎,感情關係中也有7-11-4
avatar-img
心秋

信任是一切的基礎,感情關係中也有7-1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一段持久的關係中是沒有信任的,一段愛情的開始也是基於此。一見鐘情是關係開始的第一階段,在街上或任何媒界如交友軟件中對一個人有好感是一切的開始。如果兩個人也開始互有好感,是關係的第二個階段。第三階段就是互相承諾認定彼此為終身的伴侶,不過先不說那麼遠,大多數的人也只會停留在第二階段。


兩個人要怎樣去建立信任呢?其實可以套用商業世界所說的7-11-4理論。這三個數字是代表什麼呢?在商業世界中,想和顧客建立關係,或者想得到顧客對自己品牌的信任的話,就要經過7個小時的相處時間。例如你開咖啡店,顧客多次在你的店內停留時間加起來多過7小時。另外顧客和咖啡店有11個接觸點,即是在社交軟件如IG上見到11次你的貼文。再來就是在4個不同的地點,如在4個不同的地方也看見別人拿著那咖啡店的咖啡杯或產品。這樣就能建立起信任,而變成那咖啡店的忠實顧客。


那麼兩個初相識的人如何運用7-11-4建立起信任呢?就是約會時間超過7個小時而不覺得反感,在對方的社交軟件看到11個貼文,了解對方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和在4個不同的場景見面,如吃飯,行街購物,看電影,一起做運動如跑步。經過那7-11-4後就能決定那個人值不值得付出感情。沒有經過這幾個階段,或一直達不到那些條件,很可能就建立不起信任,連關係中的第二個階段也去不到。


這個理論時間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地方,如兩個有好感的人,究竟要多久去完成7-11-4才算是高度的信任呢?就如你很喜歡一個人,你會很想每天也見面吧!可能一星期最多兩星期就能達到那個目標。也有可能一個月,那麼兩個月才達成算不算得上能建立信任呢?三個月才達成的信任度是否和一星期就達成目標的人有差別吧?真的答不上,但是兩個互有好感的人要兩到三個月才能見面四次的話,是不是根本就是一方並沒有對另一方有足夠的傾慕呢?如果相識一個月,吃過幾次飯,互傳訊息幾十次,但連電話號碼也不願給對方的話,也不能指望會發展出信任吧!


另一個理論是套用榮格的心理學所說的,每個女性心中也有一個男性形像,每個男性心中也有一個女性的形像。如一個女生她的爸爸很疼愛她,她的心中可能就建立起一個跟爸爸很相似的男性形像,在她找對像的時候就會按照心中那個形像去找。但可能這個形像的人在世上很難找到,所以有些人就會一直覺得找不到合適的人。也說明一些人為何一直愛上渣男,因為心中有一個男性形像,而那個形像就是有渣男特質而不自知。就像一個已寫好的劇本,不斷重演著過去的情節。很少人會去真正的去檢視自己的人生,看看自己心中的那個劇本寫了些什麼。因而很多時覺得遇上的人不乎合心中的形像,而一直錯過了機會。男性也一樣,如果一直找不到一個值得愛的人,或是覺得自己在逃避的話,最好把自己的人生劇本寫出來,好好的去想不想心目中那個女性形像是否真正的適合自己。或許就是這些原因,喜歡自己的人其實不乎合心中那男性或女性的形像,因而一直達不到7-11-4這三個數字而沒法建立起信任。


不過理論歸理論,當然人是很複雜的。沒有一套說法可以套用到所有人的身上,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面對人時是否戴起了面具?面具背後的自己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用最真實的自己跟一個互相喜歡的人建立起信任,這才是應該做的事吧!


avatar-img
心秋
10會員
235內容數
秋天是浪漫的季節,在這裡分享咖啡生活、愛情、婚姻關係等文章和新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秋 的其他內容
每一件事情也有它本質,有時很清楚,有時迷惘看不清,在劉潤的勝算這本書中就詳細的解認清一件事的本質是很重要的。書中寫到吉利汽車創辦人說車的本質就是兩排車輪加上沙發,很多人笑他什麼也不懂,但他說的就是車的本質,其他設備和外形設計也是附加上去的東西。
有一天在Tread上發了一個短文,說我在離婚三年後終於處理掉我的結婚照片。當天突然收到一個陌生人的私訊,問我是如何走出離婚的陰影。因為她自己離婚了已經幾個月,情緒還是走不出來,每天也覺得很傷心,經常晚上獨自流淚。
兩個人在一起為何要學加減法呢?因為在關係裡各人的付出也不會相同,天秤永遠也不會平衡。要在適當的時候加一點愛,加一點關心,有時候又要減一點自私,減一點妒忌。加加減減,兩人的關係才能在對等的情況下變得比較平衡。
男主角跟女主角說:「幸福就是繼續渴望去愛你已經擁有的人」,然後問女主角:「他從來有沒有擁有過她?」那女主角低頭微笑沒有正面回答,反問男主角:「對他來說,她是他的廚師還是他的妻子?」,男主角想了一想說:「你是我的廚師」,然後女主角很滿意的笑著說謝謝。
愛一個人時如果錯過了表白的機會,未必再會有第二個機會,就算你可以回到過去也未必能改變現實。隨非有奇跡的出現或者可以幫到你,這是十多年前日劇求婚大作戰的劇情。因為聽到有朋友正計劃結婚,腦中突然出現了這一套劇集。你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了你能不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會不會幸福。當然會有人後悔作出了某個選擇,希
有時候覺得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而且被拿走了,被身邊的人拿走了。然後所有人覺得是我自己選擇把自己的時間攤出來任人拿取。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明自己把時間用了在服務別人,只留下很少時間給自己,但別人卻沒有感激你,反指是你自己的個人選擇而導至這個結果。
每一件事情也有它本質,有時很清楚,有時迷惘看不清,在劉潤的勝算這本書中就詳細的解認清一件事的本質是很重要的。書中寫到吉利汽車創辦人說車的本質就是兩排車輪加上沙發,很多人笑他什麼也不懂,但他說的就是車的本質,其他設備和外形設計也是附加上去的東西。
有一天在Tread上發了一個短文,說我在離婚三年後終於處理掉我的結婚照片。當天突然收到一個陌生人的私訊,問我是如何走出離婚的陰影。因為她自己離婚了已經幾個月,情緒還是走不出來,每天也覺得很傷心,經常晚上獨自流淚。
兩個人在一起為何要學加減法呢?因為在關係裡各人的付出也不會相同,天秤永遠也不會平衡。要在適當的時候加一點愛,加一點關心,有時候又要減一點自私,減一點妒忌。加加減減,兩人的關係才能在對等的情況下變得比較平衡。
男主角跟女主角說:「幸福就是繼續渴望去愛你已經擁有的人」,然後問女主角:「他從來有沒有擁有過她?」那女主角低頭微笑沒有正面回答,反問男主角:「對他來說,她是他的廚師還是他的妻子?」,男主角想了一想說:「你是我的廚師」,然後女主角很滿意的笑著說謝謝。
愛一個人時如果錯過了表白的機會,未必再會有第二個機會,就算你可以回到過去也未必能改變現實。隨非有奇跡的出現或者可以幫到你,這是十多年前日劇求婚大作戰的劇情。因為聽到有朋友正計劃結婚,腦中突然出現了這一套劇集。你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了你能不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會不會幸福。當然會有人後悔作出了某個選擇,希
有時候覺得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而且被拿走了,被身邊的人拿走了。然後所有人覺得是我自己選擇把自己的時間攤出來任人拿取。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明明自己把時間用了在服務別人,只留下很少時間給自己,但別人卻沒有感激你,反指是你自己的個人選擇而導至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