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借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金融學裡的證券借貸(英文:Securities lending、Stock lending)指的是一方把證券借給另一方。證券借出後,證券所有權被轉讓給借入證券的一方,借券的一方將得益於持有證券,比如借券人將獲得息票利息、股息或其他權利。在多數情況下,這些息票利息或股息必須還給借出證券的一方。

資料來源:WIKI


在打算長期持有股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借券」,或稱「股票出借」,基本上不影響自身權益,還可以額外多一筆收入。


借出證明

借出證明

詳細方法、規範和限制,請洽自己的券商詢問,不敢說完全有益無害,但符合前提的情況下,大致上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三個關鍵的選擇,「股東會是否提前還券?」、「除權息是否提前還券?」、「現金增資是否提前還券?」,因為出借標的是ETF,基本上沒有「股東會」、「除權息」和「現金增資」這三個問題,加上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就試試看「借券」是怎麼回事。


唯一沒料到的是,5月12日晚上設定借出,5月13日中午營業員打來問資料,5月14日上午就借出了。設定借出利率時,券商建議0.7%,我還故意調高一點,想說應該不會有人跟我借,沒想到...

avatar-img
好久沒動腦寫文了的沙龍
46會員
185內容數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4月1日上市開始就一路破發,到5月6日的收盤價仍低於發行價,但近兩周的價格有上漲的趨勢,後續應該沒撿便宜的機會了,就先用到目前為止的數據,做個簡單的分析和比較。
折讓入帳 = 每個月下單的手續費折讓。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收支比,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月貸款繳納金額佔總收入的百分比。
嚴格說來,這次加碼的目標價是$9.38才對。
最近較關心的目標,收盤後的成交價是9.39,今日最低價還一度跌到9.27,已經達到再加碼的目標價。
從4月1日上市開始就一路破發,到5月6日的收盤價仍低於發行價,但近兩周的價格有上漲的趨勢,後續應該沒撿便宜的機會了,就先用到目前為止的數據,做個簡單的分析和比較。
折讓入帳 = 每個月下單的手續費折讓。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收支比,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月貸款繳納金額佔總收入的百分比。
嚴格說來,這次加碼的目標價是$9.38才對。
最近較關心的目標,收盤後的成交價是9.39,今日最低價還一度跌到9.27,已經達到再加碼的目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