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客製健康

為自己客製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曾經外婆在確診糖尿病後,便少吃碳水化合物了。好朋友說,「她很聰明,知道不做什麼事。」


通常,我們都是立下目標,做這做那。那次短短對話,讓我收穫很大,原來,「不做什麼」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管用,雖然,要改變習慣其實也不比建立新習慣容易。


之前有吃宵夜短暫滿足的習慣,但會出現半夜醒來,而且胃脹的感覺。早上醒來完全是疲累。


過了一陣子,為了自己的腹圍著想,決定不再這麼做。大概是身體已經很敏銳了,沒想到當晚立刻又能一覺到天亮,而且本來就比較弱的腸胃,似乎也輕鬆起來。


曾經領會過身體虛弱時,粗茶淡飯和清粥小菜養人。其實平時這麼做習慣之後,反而覺得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很可怕﹗XD 因為等上菜時會胃痛,大魚大肉之後會胃脹。


心得:不如不做~


#minimalist

#365





avatar-img
愈陳愈香
1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愈陳愈香 的其他內容
美的體驗,是人生最棒的事了﹗ 書法 記得在歷史博物館前一副超大對聯前感受到的氣場,讓人駐足;在故宮看到我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行書:祭侄文稿,沒想到寫得一手肥腴字的顏真卿也寫得一手「我愛看」的字。從中感受到要想有自己的風格前,絕對是不斷臨模的重覆練習。(弘一大師的字也是如此,風格出現後,返璞歸真,字如
我的媽媽有非常燦爛陽光的笑容,似乎什麼難題都不會影響她吃睡,一覺天亮的能力堪比年輕人。 印象深刻是她養生保健—從小我們出外都會戴帽子,物理性防曬;不要太靠近電視/腦,會有電磁波;少吃油炸等等。彷彿她看得見這些隱形物質。雖然小時候並不理解,但成人之後覺得這些作法的確是要從小做起,因為「老化」是不
才跟朋友提到法律上時效是重中之中,今天就在自己就成了當事人﹗ 歸結原因除了自己以為能在新聞網站上看到提醒報名日期,記憶出現落差外,也真是太大意了,明明都在研究要怎麼在短時間裡衝刺申論題型了。不過,昨天瀏覽過和田秀樹
如果沒有緊張的感受對照,如何得知鬆或不鬆? 最近雖然天天練習12式,但是後仰顧盼時總是感到頸部僵硬,呼吸似乎在那裡難以流通。因此常覺得呼吸困難,不易專注。前天睡覺時熱敷眼睛,起床後眼睛和頸部都感到「鬆」了﹗原來是自己一專注,就容易眼睛用力。 之前也發現過睡覺時會「咬牙切齒」—磨牙以致臼齒
上週在公共場所用過午餐後,連打了兩大噴嚏,因為後天習得的慣性,是很大聲的那種噴嚏﹗ 沒料出現個男聲「靠腰喔﹗」 我內心一開始是小驚嚇,後來哈哈大笑的os是,不好意思嚇到你了﹗﹗ 關於苦中作樂,最初是在la vita e bella美麗人生這部義大利電影裡學到的;這個概念後來在韓劇太
在人群中有兩個層次的做自己。 第一個層次是做我自己時會給多數人帶來壓力/一種自我要求。這種時候想做自己也不容易。 第二個層次的做自己是在對的群體裡,遇強則強。這種時候有過幾次﹗ 調整頻率,同頻共振的fit in! #365
美的體驗,是人生最棒的事了﹗ 書法 記得在歷史博物館前一副超大對聯前感受到的氣場,讓人駐足;在故宮看到我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行書:祭侄文稿,沒想到寫得一手肥腴字的顏真卿也寫得一手「我愛看」的字。從中感受到要想有自己的風格前,絕對是不斷臨模的重覆練習。(弘一大師的字也是如此,風格出現後,返璞歸真,字如
我的媽媽有非常燦爛陽光的笑容,似乎什麼難題都不會影響她吃睡,一覺天亮的能力堪比年輕人。 印象深刻是她養生保健—從小我們出外都會戴帽子,物理性防曬;不要太靠近電視/腦,會有電磁波;少吃油炸等等。彷彿她看得見這些隱形物質。雖然小時候並不理解,但成人之後覺得這些作法的確是要從小做起,因為「老化」是不
才跟朋友提到法律上時效是重中之中,今天就在自己就成了當事人﹗ 歸結原因除了自己以為能在新聞網站上看到提醒報名日期,記憶出現落差外,也真是太大意了,明明都在研究要怎麼在短時間裡衝刺申論題型了。不過,昨天瀏覽過和田秀樹
如果沒有緊張的感受對照,如何得知鬆或不鬆? 最近雖然天天練習12式,但是後仰顧盼時總是感到頸部僵硬,呼吸似乎在那裡難以流通。因此常覺得呼吸困難,不易專注。前天睡覺時熱敷眼睛,起床後眼睛和頸部都感到「鬆」了﹗原來是自己一專注,就容易眼睛用力。 之前也發現過睡覺時會「咬牙切齒」—磨牙以致臼齒
上週在公共場所用過午餐後,連打了兩大噴嚏,因為後天習得的慣性,是很大聲的那種噴嚏﹗ 沒料出現個男聲「靠腰喔﹗」 我內心一開始是小驚嚇,後來哈哈大笑的os是,不好意思嚇到你了﹗﹗ 關於苦中作樂,最初是在la vita e bella美麗人生這部義大利電影裡學到的;這個概念後來在韓劇太
在人群中有兩個層次的做自己。 第一個層次是做我自己時會給多數人帶來壓力/一種自我要求。這種時候想做自己也不容易。 第二個層次的做自己是在對的群體裡,遇強則強。這種時候有過幾次﹗ 調整頻率,同頻共振的fit in!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