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估值超過 40 億美元的醫療保險新創 Olive、估值 38 億美元的智慧卡車車隊新創 Convoy 和估值 23 億美元的減塑紡織新創 Zume,全都在這一年關門大吉。
此外還有超過 20 家獨角獸,已經有 2 年沒有進行新一輪募資,其中包含台灣人也很熟悉的 Notion、AirTable 和 Grammarly。在一片低氣壓下,人工智慧,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幾乎成為新創產業夜空中最亮的星。
【COMPUTEX 2024】獨角獸盛世不再,AI 引領新創重返榮耀
雖然這些漫畫在海外同樣受到歡迎,但新創Orange表示,在日本年產70萬冊的漫畫中,只有2%被翻譯成英文,背後的原因與一連串複雜的工作流程有關,前後需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使得日本漫畫的「英文化」進展緩慢。
Orange推出Factory翻譯工具,用AI加速漫畫原本耗時費力的翻譯過程,讓翻譯的時間快5倍並減少90%成本,目前已經募得29.2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元)的資金。
讓更多「七龍珠」風靡全球,新創 Orange 推「漫畫翻譯專屬 AI 模型」減少 90% 翻譯時間
MIT拿到數學和資工雙學位、在學時至微軟實習,畢業後進入自營交易機構從事量化投資,開發股票和期貨機器學習演算法,現在於OpenAI擔任研究科學家,領導多模態與尖端研究部門,陳信翰對Codex、GPT-3、Image GPT都有貢獻,帶領過DALLE‧2團隊,並替GPT4引進視覺功能。
在 OpenAI 發表會大放異彩的 Mark!是如何從台灣走向世界?
MarketWatch、Seeking Alpha等外媒報導,Wolfe Research分析師Chris Caso在該公司推薦的投資清單Alpha List中將AMD視為晶片股投資首選,取代輝達。儘管他仍高度看好輝達,但對AMD期待更高,他也認為,分析師原本憂心的AMD記憶體問題已逐漸解決。
AMD於5月公布對新一代AI繪圖處理器(GPU)MI300今年的營收預測僅上修至40億美元,不如部分投資人樂觀期待的80億美元,引起市場失望。
根據戴爾日前公布,截至2024會計年度第四季,AI伺服器積壓訂單額達到29億美元,與前季相較增加一倍。
受惠AI伺服器需求暴增,2024年截至5月16日,戴爾股價累計大漲91.24%,公司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
在雲端服務的市場,龍頭亞馬遜AWS市占31%,微軟Azure市占由2023年第二季的22%,升至第四季的24%,Google雲端市占率約持平在11%。今年第一季Google雲端的營收達95億美元、年增28.4%,營業利潤9億美元、年增371%,遠高於市場預期的6.7億美元,Alphabet(Google母公司)上季的資本支出達1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1%。
Meta執行長祖克柏早就虎視眈眈AI,推出大型語言模型Llama 3受到市場重視。Meta第一季營收年增27%、獲利年增116%。皆超越市場預期,不過祖克柏隨即表示,未來幾年公司的成本將「顯著」增長,從AI產品中獲得「大量收入」還需要時間,投資人原本期待Meta很快可以從AI獲利,當場被潑冷水,隔天股價大跌13%,市值蒸發1,700億美元。
AI的進度以蘋果最神祕,5月2日公布財報,營收、獲利皆超過預期。第一季營收年減4%、獲利僅年減2%。執行長庫克預期本季將恢復成長,他在法說會罕見開金口,看好生成式AI的機會,正對該技術進行大量投資。庫克說蘋果的優勢包括,將硬體、軟體和服務結合的獨特模式;突破性的晶片;與領先行業的神經引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