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 發展停滯?楊立昆質疑「擴展定律」,下一步該怎麼走?
摘要: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質疑「擴展定律」,認為僅靠增加模型參數、數據與算力無法實現超級智慧。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資訊量僅相當於四歲兒童視覺皮層,難以應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公共數據減少導致進展放緩,Scale AI與Cohere執行長亦認同此問題。LeCun提倡世界模型,強調快速學習、物理世界理解、常識、推理與持久記憶,取代LLM的模式預測。
詳情:LeCun認為,LLM在簡單任務上的成功被誤認為能解決複雜問題,其訓練方式導致無法推理或規劃。他提出的聯合嵌入預測架構(JEPA)模擬世界狀態變化,具更高認知水平。業界需轉向觀察與感測驅動的AI,類似人類與動物學習。數據瓶頸與成本壓力促使企業重新評估擴展策略,未來AI發展將聚焦效率與場景應用,開放原始碼將加速創新。2. 昔日熱門職缺破滅,AI 詠唱師不再吃香
摘要:隨著LLM進化,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職缺迅速過時。微軟《2025工作趨勢指數》顯示,AI訓練師、數據與安全專家需求高,提示工程師排名倒數第二。模型現能理解模糊意圖並主動追問,企業跨部門培訓員工使用AI,降低對專職提示工程師需求。Indeed數據顯示,美國提示工程師職缺搜尋量從2023年4月高峰降至低點。詳情:提示工程師曾因ChatGPT熱潮被視為高薪職位,年薪可達千萬,但模型對話能力提升與企業內部AI培訓削弱其價值。微軟研究顯示,AI現具情境意識,主動優化回應,無需精確提示。未來,AI相關職位將轉向數據管理、安全與模型微調,員工需具備跨領域AI應用能力。提示工程的沒落反映AI技術快速迭代對勞動市場的衝擊。
3. 台積電股價不看獲利而是「本益比」!拆解三個重返千元關鍵:恐懼感得等這利空解決
摘要:台積電第一季淨利增六成,全年營收預估維持24%26%,但川普關稅與半導體稅不確定性壓抑股價,本益比成關鍵。投資人憂心關稅稅率與美國廠毛利率稀釋(2%4%),但台積電技術領先,競爭者短期難追趕,關稅成本或由客戶吸收。若EPS達58元,市場本益比預期決定股價回千元,需待關稅政策明朗。
詳情:川普半導體貿易調查至5月7日截止,稅率未定引發市場恐懼。台積電美國廠量產影響毛利率,但長期仍有望維持50%以上。魏哲家強調經營效率與客戶信任,關稅影響可部分轉嫁。投資人信心取決於地緣政治緩解與本益比回升,台積電需展現龍頭韌性與全球布局能力,應對關稅戰與供應鏈挑戰。
4. 別只怪 AI 沒答好!先避開這七個 ChatGPT 錯誤操作
摘要:ChatGPT使用常見錯誤包括上下文不足、未追問、選錯模型、缺乏範例、單一任務指令、過信數理能力與過分在意語法。專家建議提供具體角色與目標、採用追問策略、選對模型(如GPT-4.5)、給予範例模板、整合多任務、驗算數學結果與簡化輸入。結構化提示與對話深度可提升產出品質十倍。
詳情:模糊指令導致泛化回應,追問與範例可精準化輸出。模型選擇與主題分離避免混亂,複合任務發揮AI多工潛力。數學錯誤需外部驗證,語法小錯不影響理解。這些技巧反映AI從工具向協作夥伴轉變,用戶需掌握提示工程與對話設計,適應快速迭代的AI技術,提升工作效率。
5. 輝達不必太擔心?專家:華為成本高、海外居劣勢
摘要:華為測試昇騰910D AI晶片對標輝達H100,引發輝達股價跌2.05%至108.73美元。專家認為,華為7奈米製程與高成本限制其競爭力,海外市場受限於美中科技脫鉤。輝達Blackwell架構專為兆參數模型設計,成本與效率領先。中國AI雖在本地發展不受阻,但全球市場難與輝達抗衡。
詳情:華為受限於先進晶片禁運,訓練與推論成本高於輝達,難以搶占民間市場。DeepSeek以H800開發高效模型,顯示中國AI潛力,但經濟性不足。輝達憑生態系與技術優勢維持領先,台積電ADR跌1.03%反映市場謹慎情緒。未來,輝達需應對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鞏固全球AI晶片霸主地位。
6. 英特爾台灣區前總經理汪佳慧接任 ASML 台灣總經理
摘要:汪佳慧接任ASML台灣總經理,莊蓓瑜任英特爾台灣區總經理,兩大半導體外商由女性領軍。ASML第一季營收與訂單下滑,川普關稅與中國替代曝光機傳言加劇市場憂慮。汪佳慧需強化與台積電合作,應對地緣政治與供應鏈挑戰,確保ASML在先進製程設備的領先地位。
詳情:汪佳慧在英特爾20年,歷經多部門,具豐富行銷與技術經驗。ASML面臨美中貿易戰與市場衰退壓力,台積電為其最大客戶,雙方合作至關重要。中國替代方案威脅有限,但關稅可能推升成本。女性領導凸顯台灣半導體業多元性,未來需靈活應對政策與技術變革,維持供應鏈穩定。
7. 俄宣布 5/8 起停火 3 天 白宮:川普尋求俄烏永久停火
摘要:俄羅斯宣布5月8日至11日於烏克蘭停火72小時,烏克蘭外長要求立即停火至少30天。白宮表示,川普對俄烏領導人進展不滿,尋求永久停火。分析指川普對普丁提議不滿,地緣政治緊張影響全球市場,科技業供應鏈與能源成本面臨不確定性。
詳情:俄烏戰爭影響晶片與能源供應,川普的永久停火目標或緩解地緣風險,但短期內談判難有突破。科技業需應對潛在制裁與關稅,多元化供應鏈成趨勢。停火進展將影響黃金與比特幣等避險資產,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調整全球布局以降低風險。
未來科技趨勢
- AI從擴展轉向世界模型:LeCun質疑擴展定律,推動JEPA與世界模型,強調物理理解與推理。未來,AI將模擬現實環境,應用於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數據效率與成本控制成關鍵,開放原始碼將加速全球合作。
- AI勞動市場快速洗牌:提示工程師沒落反映AI技術迭代,未來需求轉向訓練師與安全專家。企業需跨部門AI培訓,員工需培養數據與應用技能,適應動態職場,教育系統需跟進AI素養課程。
- 關稅與地緣政治重塑半導體:川普關稅威脅台積電與輝達,ASML需與台積電深化合作。未來,半導體業將加速區域化與多元化供應鏈,技術領先與成本轉嫁決定競爭力,女性領導或帶來新視角。
- AI使用從單向指令到協作:ChatGPT錯誤操作凸顯用戶需掌握結構化提示與對話技巧。未來,AI將更互動化,企業與個人需學習多工指令與驗證流程,將AI融入日常工作,取代傳統工具。
- 中國AI挑戰與全球競爭:華為昇騰910D難撼輝達,成本與製程限制其海外擴張。未來,AI晶片市場將因地緣政治分裂,輝達需鞏固生態系,中國則聚焦本地應用,全球標準與監管將影響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