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投資那些理念目標跟你一致的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剛看到翁立兔的文章,又想說些什麼了XD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你是在玩金錢遊戲,還是真正的在投資?

本篇沒有要報明牌,純分享。


---


我大概是四年前開始碰投資,我從很早之前就一直秉持著「不懂的東西不要碰」的想法,盡可能選擇低風險的類型,所以我完全不碰個股,只選擇能夠分散風險且投報率又不錯的基金──長期定期定額投資(至少放5年)的前提下,基金投報率差不多有6~10%,因為有分散風險,最慘也有1%。


早期我投資的想法是「能抗通膨就好」,我沒有很在乎我到底投資了誰,投哪支都是理專(我姊)幫我挑,因為那時候我真的完全不懂,但不代表這四年來我都沒有做功課。


隔了一年兩年,我陸陸續續把一些負%數的標的停掉,把那些資金轉到績效比較好的標的上。到了第三年(2023年),我開始注意到有些趨勢就是很明顯在醞釀,差不多是ChatGPT剛崛起的時候。當時我心裡很明白趨勢就是在AI、雲端上,所以那時候我就把一些資金轉去投AI。

結果今年回頭看績效,我改投的AI標的績效遠超過去理專幫我挑的所有基金。


於是我就有了信心,我想試著自己挑挑看投資標的。我沒有解除所有理專挑選的基金,因為她挑的標的還是有一些不錯,所以我變成保留50%理專挑選的基金,另外50%是我自己挑的標的,也買了兩支ETF。


這次挑選投資標的時,我的心境有了不一樣的轉變。


我很希望那些領域內的企業能夠好、能夠賺錢──這是廢話,哪個投資人不希望?


但除了賺錢以外,我也真心期盼那些公司能夠創造出的「價值」。他們製作的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零件(例如半導體),但這個零件很可能會成就未來我們想要的科幻產品!我好想要任意門!我好想要玩刀劍神域!我好想要智能管家幫我整理家裡(不是只會掃地拖地)!


當我期盼的未來和我投資的公司目標一致時,我就不只是在玩一場「金錢遊戲」。


目標一致,很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這是最基礎的「共好」概念。

當合作夥伴的目標一致時,才有機會互利互惠


當一個人有明確的理想與目標時,他的動能會趨近於無限大,無論有多少挫折都不會輕言放棄──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期待自己投資的公司能夠這樣。否則一間公司說放棄就放棄,說破產就破產,投資人的錢不是跟丟進水溝裡差不多嗎?


投資的本質是看向未來


──你想要怎樣的未來?


看到這邊的你,都可以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投資本身就是在預測未來,肯定是未來看漲你才會想買嘛!


但你重視的就只有錢嗎?不會吧?


你重視的「價值」還有什麼呢?你希望看到怎樣的未來呢?你投資的公司或產業跟你有相同的目標嗎?那個目標是什麼?


你期待那樣的未來實現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著向前走 | Slash GO!》
108會員
90內容數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度自信的A 最近聽到標題的話,想起了十年前朋友和我提起的故事。 朋友認識一個教人投資的A,對於選股、看財報都很在行,聽說也曾經在美股市場投資賺了不少錢。 某一天,他相中了某間小公司,認定了它是千年難遇的潛力股,於是一股腦熱就把所有的投資標的贖回,將全部資金集中火力、孤注一擲投資這間他極度看好
Thumbnail
過度自信的A 最近聽到標題的話,想起了十年前朋友和我提起的故事。 朋友認識一個教人投資的A,對於選股、看財報都很在行,聽說也曾經在美股市場投資賺了不少錢。 某一天,他相中了某間小公司,認定了它是千年難遇的潛力股,於是一股腦熱就把所有的投資標的贖回,將全部資金集中火力、孤注一擲投資這間他極度看好
Thumbnail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不是已經貸款買股票,就是正前往股票質押的路上。 在社群上,就有人PO出他自己投資的狀況,現在台股這麼火熱,他看到他週遭的朋友賺了幾十幾百萬, 所以心癢癢的。 於是貸款一百萬,買進朋友推薦的一檔AI概念股,結果結局並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不是已經貸款買股票,就是正前往股票質押的路上。 在社群上,就有人PO出他自己投資的狀況,現在台股這麼火熱,他看到他週遭的朋友賺了幾十幾百萬, 所以心癢癢的。 於是貸款一百萬,買進朋友推薦的一檔AI概念股,結果結局並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
Thumbnail
應該沒有一個進股市不想要賺錢的,大家-都是。 問題是投資哪些標的,又或是投資哪些產業,才是最賺錢的呢? 傳產股,從天邊爬到了海角,從你年輕到你兩鬢斑白,龜速般的前進著,但可別因為他這樣,你就以為他不會下市,會~如果你夠幸運,剛好選了一支股,然後它...就下市了,或它已跌無可跌時,那...只能
Thumbnail
應該沒有一個進股市不想要賺錢的,大家-都是。 問題是投資哪些標的,又或是投資哪些產業,才是最賺錢的呢? 傳產股,從天邊爬到了海角,從你年輕到你兩鬢斑白,龜速般的前進著,但可別因為他這樣,你就以為他不會下市,會~如果你夠幸運,剛好選了一支股,然後它...就下市了,或它已跌無可跌時,那...只能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Thumbnail
文章前警語: 小火車的投資筆記主要為透過基本面、財報做策略篩選並回測勝率後,(策略為部位-20%即停損,同時持有約240-300日)再加上個人研究公司的知識心得分享,並不帶有任何推薦意味、內容也並非投資意見。不會有任何目標價。希望您看完文章後,養成自我獨立思考的習慣。謹慎考慮,審慎投資。 你
Thumbnail
文章前警語: 小火車的投資筆記主要為透過基本面、財報做策略篩選並回測勝率後,(策略為部位-20%即停損,同時持有約240-300日)再加上個人研究公司的知識心得分享,並不帶有任何推薦意味、內容也並非投資意見。不會有任何目標價。希望您看完文章後,養成自我獨立思考的習慣。謹慎考慮,審慎投資。 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特定股票的交易計畫,以及經驗分享和建議。此外,也提及如何根據風險進行交易,並傳達投資股市需要耐心和計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特定股票的交易計畫,以及經驗分享和建議。此外,也提及如何根據風險進行交易,並傳達投資股市需要耐心和計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