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液、透析液鉀離子濃度和死亡率,心律不整率是否相關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一位血液透析病人,其透析前血清的鉀離子濃度很高(如大於6mEq/L),因為怕病人發生心律不整或心博過慢,則大多數的人都可能選擇用低鉀離子的透析液(如1mEq/L),為了是使這位病人的血清的鉀離子濃度較快降低,而而這樣做是否是很適當的處理呢?

有研究指出,對於血清鉀離子高的透析病人,在透析中應避免使用含有鉀離子濃度小於2nEq/L的透析液,因為可能引起在透析進行當中,鉀離子在病人血清中和透析液之間,快速轉移,而引發心律不整。

在美國大約有75%,而在日本大約有99%的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當中,其透析液都使用鉀離子濃度為2-2.5mEq/L;而在德國大約有75%的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當中,使用3mEq/L鉀離子濃度的透析液。

2017年有篇研究指,透析病人的血清鉀離子濃度越高,產生心律不整的危機性越高。透析液鉀離子濃度在1.0-1.5mEq/L的病人,其發生心律不整的機會比透析液鉀離子濃度在2.0-2.5mEq/L的病人高出1.14倍。進一步發現,透析液鉀離子濃度3mEq/L相對於透析液鉀離子濃度2mEq/L 二者之間所引發的心律不整的機率和病人血清鉀離子濃度無關。而透析液鉀離子濃度對病人透析前的鉀離子濃度的影響非常非常輕微(+0.09mEq/L血清鉀離子濃度每1mEq/L透析液鉀離子濃度,95%CI:+0.05-+0.14)。

結論:透析前病人血清鉀離子濃度高則會有高的死亡率和心律不整。透析液的鉀離子濃度3.0mEq/L或2.0mEq/L對病人的心臟所引發的死亡率和心律不整的發生率,都沒有什麼不同。透析液鉀離子濃度的高低對透析病人透析前鉀離子濃度的影響非常非常的低。因此透析病人的血清鉀離子濃度高時,要用飲食控制和服用鉀離子結合劑,而不是改用1.0mEq/L鉀離子濃度的透析液。

1會員
11內容數
身心健康的知識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