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含有「死亡率」共 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每天喝100~150cc的話,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同樣的趨勢也呈現在中風,代謝症候群,第2型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風險。 但在果汁飲用量較高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提高了,可能是因為熱量的負面效應,超過果汁營養成分的正面效應。 適當的果汁飲用量有助於身體健康,但不建議把果汁當水喝。
Thumbnail
最近有位中國附醫的醫師投書到Lancet說「臺灣醫療即將崩潰」。 Lancet的投書出來沒多久,陳志金醫師就指出,裡面有一個嚴重的錯誤。 將重症插管病人中Omicron的占比,當作死亡率。 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出來說已去信更正。 卻沒想到,有人出來護航...
Thumbnail
內政部公布2025年3月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今年3月底,人口數為2337萬4742人,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4萬1633人,平均每天減少114.06人,與2月比較則減少9872人,已是連續第15個月負成長。 不僅如此,統計資料顯示,今年3月出生數為9388人,約每4.8分鐘出生一個嬰兒,折合年粗出生率為
Thumbnail
🏃‍♀️運動竟能抗癌?揭密「身體活動」對癌症預防與康復的強大力量🔥 你知道嗎?運動不只是讓你瘦身、變健康,還有可能成為對抗癌症的利器!最新敘述性回顧研究指出,規律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 PA)與運動訓練(Exercise Training)對癌症的預防......
Thumbnail
當病人從急診室轉入病房後,住院的第一夜 通常是病情最不穩定的時刻之一。統計顯示,許多住院病人的惡化跡象其實早在數小時前就有徵兆,但因為缺乏及時介入,可能導致病人轉入加護病房(ICU)、心肺驟停,甚至死亡。 為了預防這些危急狀況,「快速反應團隊(Rapid Response Team, RRT)」
Thumbnail
你喜歡來杯咖啡嗎?咖啡對心血管到底好不好?今天念了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在急診與加護病房(ICU),發燒(高體溫)與低體溫 都可能是嚴重感染的表現。全身性發炎反應症候群(SIRS) 和 敗血症(Sepsis) 是兩個密切相關的病理狀態,臨床上需要精確區分,以便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 本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區分 SIRS(全身性發炎反應)與敗血症? ✅ 為何
Thumbnail
  作者認為,我們經常會輕忽最大的風險,因為那需要非常多的小事件連鎖反應才可能發生。然而,這些小事件分別而言發生的機率都不小,且在它們共同創造更大災難之前,鮮少有人能夠提前把它們關聯在一起。這是災難「突然發生」的理由,因為在那之前,我們低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小毛病。
Thumbnail
敗血症(Sepsis) 是由感染引發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嚴重時可能導致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造成器官衰竭與高死亡率。研究顯示,每延遲 1 小時給予適當抗生素,死亡率上升 7.6%,因此敗血症的治療需要 分秒必爭! 根據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