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健保給付,幫助選擇標靶藥物,精準治療甲狀腺癌復發,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健保給付,幫助選擇標靶藥物,精準治療甲狀腺癌復發,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健保給付,幫助選擇標靶藥物,精準治療甲狀腺癌復發,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發現甲狀腺癌後有接受治療,但是在幾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復發,並轉移至肺部。」高雄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諶鴻遠醫師指出,「復發的腫瘤對放射碘的反應不佳,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病情惡化,這位患者也漸漸出現肋膜積水,走路會喘、躺下也會喘。」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發現有RET融合基因突變。諶鴻遠醫師建議,針對RET融合基因突變,患者開始接受RET抑制劑治療。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患者的症狀大幅改善、肋膜積水消退。諶鴻遠醫師發現,大概四個月後,患者再次接受放射碘治療,也能夠發揮治療成效,讓患者的狀況越來越穩定,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甲狀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是在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諶鴻遠醫師指出,隨著腫瘤變大,患者可能摸到頸部腫塊、淋巴結腫大、覺得頸部有壓迫感、頸部疼痛、或吞嚥不適。如果喉返神經遭到侵犯,患者可能出現聲音沙啞、容易嗆到等狀況。如果氣管受到壓迫,患者的呼吸也會受到影響。當甲狀腺癌轉移至骨骼、腦部、肺部等部位時,便會造成骨頭疼痛、頭痛、呼吸不適或咳嗽等各式各樣的症狀。

甲狀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甲狀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臨床上懷疑是甲狀腺癌時,通常會在超音波導引下做穿刺,取部分細胞出來做檢查。諶鴻遠醫師說,手術是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在狀況許可時,通常會安排手術,切除甲狀腺並進行頸部淋巴結廓清。

部分甲狀腺癌患者,在開完刀還要做放射碘治療,幫助降低復發風險。諶鴻遠醫師說,完成初步治療後,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醫師會視狀況安排抽血檢測包括腫瘤標記、甲狀腺功能等,影像檢查包括頸部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腫瘤掃描等。

甲狀腺癌術後定期追蹤

甲狀腺癌術後定期追蹤

「甲狀腺癌患者可能在術後一、二年復發,也可能在十年後復發,所以務必定期追蹤,才能在發現復發跡象時,啟動下一階段的治療。」諶鴻遠醫師說,「復發的甲狀腺癌往往會比較棘手,而需要調整治療計畫。」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幫助擬定治療計畫

針對復發的甲狀腺癌,可能會再度進行手術與放射碘治療,然後依照患者的狀況,使用傳統的標靶藥物,一般是以抗血管新生為主的標靶藥物。諶鴻遠醫師說,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目前還可以在甲狀腺癌復發時,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精準醫療的精神是分析腫瘤的基因,然後針對不同的標靶基因,選用對應的標靶藥物來抑制腫瘤生長。諶鴻遠醫師說,在甲狀腺癌復發後,精準醫療的角色就越來越重要。

針對特定標靶基因的藥物,作用機轉較專一,能準確發揮效果,副作用也較少。諶鴻遠醫師說,例如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驗出RET融合基因突變時,便能使用RET抑制劑,抑制腫瘤生長、促使腫瘤凋亡。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幫助擬定治療計畫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幫助擬定治療計畫

具有RET融合基因突變的甲狀腺癌往往惡性度較高,較容易復發、轉移,也較容易對放射碘產生抗性。諶鴻遠醫師說,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有5%至10%的機會找到RET融合基因突變,年輕型的甲狀腺癌可能會有25%的機會找到RET融合基因突變。使用RET抑制劑可以幫助讓復發的腫瘤縮小、惡性度下降、讓放射碘治療無效的患者再恢復治療效果。RET抑制劑的發展對甲狀腺癌復發的患者有很大的幫助。

取得腫瘤組織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夠一次檢驗多種腫瘤基因,檢測費用會隨著檢測基因的數量而有所差異,從新台幣數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不等。諶鴻遠醫師說,如今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已納入健保給付,符合給付條件的患者,便能以部分負擔的方式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

由於腫瘤基因相當多,究竟要檢測哪些基因,需與臨床醫師討論後取得共識。目前健保給付甲狀腺癌患者的條件與檢測基因,也已公布如下:

次世代基因定序健保給付條件與檢測基因

次世代基因定序健保給付條件與檢測基因

貼心小提醒

甲狀腺癌患者在接受初步治療後,仍有復發的風險,請務必定期追蹤。諶鴻遠醫師提醒,在甲狀腺癌復發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夠幫助擬定治療策略。藉由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有5%至10%(年輕型高達25%)的機會驗到RET融合基因突變,利用RET抑制劑有助於讓復發的腫瘤縮小、惡性度下降、讓放射碘治療無效的患者再度恢復治療效果,達到較佳的治療成效!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健保給付,幫助選擇標靶藥物,精準治療甲狀腺癌復發,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衛福部拍板「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癌檢納健保,「mRNA精準早篩」更具優勢全球抗癌藥物市場不斷擴大,臺灣生醫企業投入發展精準早篩技術,透過mRNA技術的超高準確性,低風險成本的特性,以及全球獨創的智能化檢測晶片,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變革。
Thumbnail
avatar
Michael
2024-02-14
次世代教育攻略 (完)看見影響力,發現新教育!「次世代教育」並不完全是對這個世代教育的「反動」,基本上是一種「系統轉型」的倡議;而學校的轉型,其實有很明確、簡易的起點,就是開始看見影響力。 用系統三要素來說:當學校的「功能目標」從短期「績效」轉為深遠「影響力」時,組織的「連結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班與班,甚至校與校之間的傳統競爭關係,就開始有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19
次世代教育攻略 五、系統放大影響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16
次世代教育攻略 四、循環生成系統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13
次世代教育攻略 三、影響啟動循環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11
次世代教育攻略 二、從績效到影響力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08
次世代教育攻略 一、教育要先「勿忘我」「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5-08
次世代AI文字冒險鏈遊研究與分享:degenreborn首先非常感謝在前輩的指引之下有跟degenreborn團隊能夠有一次比較深入的了解,有許多問題的能夠直接跟團隊成員詢問,並深入了解研究,下文是一個比較簡短的介紹文。 當談到GAMEFI時,它是指「遊戲金融」,這是一種將遊戲和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GAMEFI的目標是在遊戲中融入金融元素,例如加
Thumbnail
avatar
yuchen
2023-04-04
「次世代教育」實踐指南:5-5數位智能「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3-13
「次世代教育」實踐指南:5-4擴增實境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