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寵物後世處置方式,跟台灣不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應少子化,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取代生小孩,並把毛孩當成自己的家人,但寵物與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壽終正寢的一天,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台灣人最愛去的日本,是怎麼幫寵物處理後事的。

raw-image

台灣寵物後事處理的演進

早起的台灣社會大家或許都有聽過老人說「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因早期大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死亡的動物,公衛觀念也不普及,所以才有此做法。但秉持著對生命的敬重,現今台灣也有許多專門為寵物後事服務的公司,有些甚至有24小時接送大體的服務。

台灣目前還是選擇火化,火化有分個別火化或集體火化,火化完將動物安葬至專門的寵物墓園、或是花葬、也有些主人將骨灰撒在海洋與綠地上,象徵著讓寵物回歸自然,近幾年也有主人會將骨灰保留,做成飾品或放入自家的小盆栽等等,營造出寵物還在主人身邊的感覺。

日本怎麼處理寵物後事?

日本又是怎麼對待寵物的呢?首先在飼養寵物上面,日台就天差地別。日本更有寵物相關的法令,如果您在日本要飼養小狗。根據日本的《犬法》需要在30天內在住家的市公所先辦理寵物登記,這時寵物就有自己的Pet card(類似台灣的身分證,裡頭會有犬隻的晶片號碼,以及政府給狗隻的編號),但貓、兔子、鳥類、倉鼠等寵物就不需提交申請。

這類法規在日本是硬性規定,以便政府方便管理,(飼主是否有每年為寵物施打疫苗、是否有亂丟棄的行為),這點也使日本的流浪犬隻比台灣少非常多。另外自家愛犬死亡時,飼主也需要向當地的市公所申報犬隻過世的手續,並將Pet card繳還給政府。

再來我們來談談日本飼主在處理後事的部分,首先主人可以選擇在自家的宅院空地埋葬(在公園等公共地區埋葬是違法的),另外也可以向市政機關申請進行火化,當然也有主人選擇委託民間企業與寺廟來處理後事。

與台灣較為不同的地方在於,日本有將骨灰帶回家供養的習俗,日本有在販賣相關的供奉用具,例如:各式各樣可愛的骨灰罐、骨灰袋、供養牌、供奉用的寵物照片相框,甚至也有飼主會特別為親愛的寵物在自家設置小祭壇,虔心供養七七四十九天。在台灣這些寵物身後事的用品,以及寵物的神龕就比較少了,畢竟長輩還是認為,不管是人類或寵物,骨灰都不宜放置家中,另外與台灣相同的是日本近年也流行將寵物骨灰製作成水晶手環、項鍊、或是用皮革包裝起來作為吊飾等等。

總結

不管何種處裡方式,都是飼主對寵物的悼念,不論是哪種做法都是可以表達對寵物的思念與愛意,縱使文化和手法上有所差異,但對心愛寵物的緬懷都是一樣濃厚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都不想生小孩,而飼養毛小孩,有的養貓有的養狗,不管養什麼都好但請不要傷害牠們更不要丟棄牠們,身為一個毛小孩的主人就要有主人的樣子要照顧毛小孩的一生,在外面看到很多流浪的狗狗貓貓我都覺得很可憐,但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負擔那麼多,我是希望這樣毛爸毛媽,不要因為一時興起想養毛小孩的衝動而造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都不想生小孩,而飼養毛小孩,有的養貓有的養狗,不管養什麼都好但請不要傷害牠們更不要丟棄牠們,身為一個毛小孩的主人就要有主人的樣子要照顧毛小孩的一生,在外面看到很多流浪的狗狗貓貓我都覺得很可憐,但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負擔那麼多,我是希望這樣毛爸毛媽,不要因為一時興起想養毛小孩的衝動而造
Thumbnail
因應少子化,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取代生小孩,並把毛孩當成自己的家人,但寵物與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壽終正寢的一天,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台灣人最愛去的日本,是怎麼幫寵物處理後事的。
Thumbnail
因應少子化,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取代生小孩,並把毛孩當成自己的家人,但寵物與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壽終正寢的一天,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台灣人最愛去的日本,是怎麼幫寵物處理後事的。
Thumbnail
農委會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站統計,狗、貓登記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已經接近300萬隻,超越全台15歲以下孩童數人口,若是包含未施打晶片的寵物,甚至可能達500萬隻以上。 你也是有毛小孩的爸爸媽媽嗎?
Thumbnail
農委會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站統計,狗、貓登記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已經接近300萬隻,超越全台15歲以下孩童數人口,若是包含未施打晶片的寵物,甚至可能達500萬隻以上。 你也是有毛小孩的爸爸媽媽嗎?
Thumbnail
出生率逐漸下降的年代,養寵物的人數卻激升,就有網友於PTT發文討論這一現象,這篇貼文一出,立刻吸引大量網友互動,許多網友對此產生共鳴留言回覆,甚至掀起一波萌寵風潮。
Thumbnail
出生率逐漸下降的年代,養寵物的人數卻激升,就有網友於PTT發文討論這一現象,這篇貼文一出,立刻吸引大量網友互動,許多網友對此產生共鳴留言回覆,甚至掀起一波萌寵風潮。
Thumbnail
即使是最愛的寵物,也應該為他們建立規則。我們不會因為毛小孩的叫聲就隨時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是要讓他們學會適應規則和等待,這樣他們才不會變成過分任性的主子。
Thumbnail
即使是最愛的寵物,也應該為他們建立規則。我們不會因為毛小孩的叫聲就隨時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是要讓他們學會適應規則和等待,這樣他們才不會變成過分任性的主子。
Thumbnail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道德程度,端看它對待動物的態度。」─甘地   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要知道此國是否強大、值得學習,除了看該國對無障礙設施是否具系統性的設置之外,亦可從路上是否有流浪動物得知,該國在生命教育中對人命之外是否包含對其他生命的尊重。   本書作者劉良威女士,中山護理系
Thumbnail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道德程度,端看它對待動物的態度。」─甘地   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要知道此國是否強大、值得學習,除了看該國對無障礙設施是否具系統性的設置之外,亦可從路上是否有流浪動物得知,該國在生命教育中對人命之外是否包含對其他生命的尊重。   本書作者劉良威女士,中山護理系
Thumbnail
家中養寵物的人都知道小動物要固定餵養、固定散步、固定健檢,像養小孩一樣費心。如此盡心照顧,換來寵物對我們不時撒嬌和親暱,我們就一直心甘情願愛牠寵牠,直到天荒地老。 寵物需要陪伴,其實人更需要,尤其老人。年輕人忙於賺錢家養,有時真的抽不時間陪伴,每天匆匆忙忙,工作、家務、孩子、雜事佔劇了我們所有
Thumbnail
家中養寵物的人都知道小動物要固定餵養、固定散步、固定健檢,像養小孩一樣費心。如此盡心照顧,換來寵物對我們不時撒嬌和親暱,我們就一直心甘情願愛牠寵牠,直到天荒地老。 寵物需要陪伴,其實人更需要,尤其老人。年輕人忙於賺錢家養,有時真的抽不時間陪伴,每天匆匆忙忙,工作、家務、孩子、雜事佔劇了我們所有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