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指南:禁忌、習俗與飲食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芒種習俗有哪些?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芒種這一節氣的名稱來源於「有芒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麥的成熟,標誌著農民進入繁忙的收割和播種季節。

以下是幾個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食用新鮮蔬果

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和蔬菜豐收的時候。

人們會享用新鮮的西瓜、荔枝、芒果等水果,這不僅是為了品嚐美味,也是對豐收的慶祝。

祭花神

芒種期間,許多地區會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這是為了感謝花神在春季的庇護,並祈求農作物的豐收。

祭祀活動通常包括供奉鮮花、水果和香燭,以表達對花神的敬意和感激。

安苗

在安徽省皖南地區有名為「安苗」的習俗,

農民會在插秧後,用麵粉捏成各種蔬果和動物的形狀,並用蔬菜汁染色。

這些供品象徵著豐收和吉祥,並在田間供奉,以祈求秋季的好收成。

打泥巴仗

在貴州黔東南的侗族地區,芒種期間有打泥巴仗的習俗。

新婚夫婦也會在這一天到田間插秧,插完秧苗後互相投擲泥巴,象徵著幸福和豐收。

這一活動既具有娛樂性,也強調了農業勞動的重要性。

嫁樹

河北省鹽山縣在芒種有「嫁樹」的習俗。

當地人會在枣樹上劃幾刀,象徵嫁接以祈求多結果實。

這是農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自然的尊重。

燃香驅蟲

芒種期間還有燃香驅蟲的習俗,農民會在田間燃燒艾草等草藥以驅趕害蟲,保護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芒種應該吃什麼?芒種節氣的養生飲食指南

芒種節氣的飲食不僅要應對高溫和潮濕的氣候,還要注意補充營養和平衡飲食。

我們建議你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可以在芒種這天選擇當季的新鮮水果,並找到清熱解暑的食物,保持腸胃舒適​就可以幫助身體適應潮濕多雨的季節變化,保持健康和活力。

  1. 新鮮水果: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的豐收期,適合食用如西瓜、荔枝、芒果、桃子等新鮮水果。這些水果不僅美味,還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有助於清熱解暑,補充體力。
  2. 綠豆湯: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在炎熱的芒種時節食用。煮一碗綠豆湯,既能消暑降溫,又能補充水分,幫助身體排毒​。
  3. 苦瓜:苦瓜是具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功效的夏季時令蔬菜,可以將苦瓜涼拌或者炒食,不僅能增加食慾,還有助於降火氣​。
  4. 薏仁湯 :薏仁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去濕的作用,同時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非常適合在潮濕多雨的芒種時節食用。
  5. 薄荷茶 :薄荷茶具有清涼解暑、提神醒腦的作用。芒種時節飲用薄荷茶,可以幫助清新口氣,提振精神,緩解疲勞。

但我們也提醒,芒種時節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所以要記得每天適量飲水,避免飲用過多含糖飲料​ ​。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杯三十
4會員
19內容數
「一杯三十」是一群在台灣生活超過30年的人類,寫出體驗到的生存攻略歡迎Google搜尋看更多詳細的生活攻略。 重點是,不會有太多的廢話。 ✨追蹤我們的IG:a_cupof30,看更多的旅遊與戶外生活質感影片。 ✨任何聯繫歡迎來信:edison.acupof30@gmail.com
一杯三十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在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的時代,如何有效存錢、管理財務成為必學技能。本篇精選多種實用策略,讓你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穩定累積財富。 高效存錢與省錢方法 記帳與預算管理:透過記帳了解資金流向,善用記帳 APP 提高財務掌控力。 設定儲蓄目標:建立短期與長期存錢計畫,如 52 週存錢法或零存整
2025/03/20
在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的時代,如何有效存錢、管理財務成為必學技能。本篇精選多種實用策略,讓你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穩定累積財富。 高效存錢與省錢方法 記帳與預算管理:透過記帳了解資金流向,善用記帳 APP 提高財務掌控力。 設定儲蓄目標:建立短期與長期存錢計畫,如 52 週存錢法或零存整
2025/03/20
LoFi 音樂是工作、學習、放鬆的絕佳背景音。融合爵士、hip-hop、環境音,旋律柔和,節奏平穩,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營造舒適氛圍。 熱門 LoFi 頻道推薦 Lofi Girl:24/7 直播,清新療癒,適合學習、冥想。 6514 LAB:根據場景打造歌單,如晨間音樂、深夜放鬆。 The
2025/03/20
LoFi 音樂是工作、學習、放鬆的絕佳背景音。融合爵士、hip-hop、環境音,旋律柔和,節奏平穩,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營造舒適氛圍。 熱門 LoFi 頻道推薦 Lofi Girl:24/7 直播,清新療癒,適合學習、冥想。 6514 LAB:根據場景打造歌單,如晨間音樂、深夜放鬆。 The
2025/03/20
氮化鎵(GaN)是一種高效半導體材料,早期用於 LED,近年來則成為充電技術的新寵。與傳統矽基充電器相比,GaN 充電器體積更小、充電更快、發熱更低,讓人不禁想問:這麼厲害,還有缺點嗎? 優勢與缺點一次看懂 ✅ 更快充電:高導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 ✅ 更小更輕:體積精巧,方便攜帶。 ✅
2025/03/20
氮化鎵(GaN)是一種高效半導體材料,早期用於 LED,近年來則成為充電技術的新寵。與傳統矽基充電器相比,GaN 充電器體積更小、充電更快、發熱更低,讓人不禁想問:這麼厲害,還有缺點嗎? 優勢與缺點一次看懂 ✅ 更快充電:高導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 ✅ 更小更輕:體積精巧,方便攜帶。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今天是 #夏至,小妹請大家視吃 #芒果冰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今天是 #夏至,小妹請大家視吃 #芒果冰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些生活裡所看到、碰到的小驚奇與小確幸吧(對我來說,但是否你也是,我就不知道嘍…🤭)~ 這顆🥭芒果就種在親密伙伴的秘密基地某處裡,每年的這個🥭盛產時期,🌴樹上就會結滿好多的🥭,這季節就是要吃🥭,看似不起眼,確是無比好吃又甜,對我而言,夏天就是要趁季節盛產,好好的品味這🥭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些生活裡所看到、碰到的小驚奇與小確幸吧(對我來說,但是否你也是,我就不知道嘍…🤭)~ 這顆🥭芒果就種在親密伙伴的秘密基地某處裡,每年的這個🥭盛產時期,🌴樹上就會結滿好多的🥭,這季節就是要吃🥭,看似不起眼,確是無比好吃又甜,對我而言,夏天就是要趁季節盛產,好好的品味這🥭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芒種習俗有哪些?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芒種這一節氣的名稱來源於「有芒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麥的成熟,標誌著農民進入繁忙的收割和播種季節。 以下是幾個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食用新鮮蔬果 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和蔬菜豐收的
Thumbnail
想更了解芒種節氣的習俗與由來,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芒種節氣指南。 芒種習俗有哪些?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芒種這一節氣的名稱來源於「有芒的作物」如稻谷和小麥的成熟,標誌著農民進入繁忙的收割和播種季節。 以下是幾個從古至今的芒種習俗: 食用新鮮蔬果 芒種時節,正值夏季水果和蔬菜豐收的
Thumbnail
酸V啊酸V 對!就是綠綠還沒成熟的土芒果做成的芒果青,也有人稱作「情人果」
Thumbnail
酸V啊酸V 對!就是綠綠還沒成熟的土芒果做成的芒果青,也有人稱作「情人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