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資者心中的迷思:技術分析、基本面、消息面、熱門股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以前的我沒有發現,後來接觸指數化投資之後,發現台灣人似乎非常熱衷談論投資股票的技術分析、基本面、消息面、熱門股,正所謂當局者迷。


投資對話場景一

不久前,我在路邊攤吃著嘉義的特產雞肉飯當早餐。

他那家就在江厝店轉角處,店裡面就擺著一台電腦專門再看股票超有趣的,他們只要閒下來就是去看看股票走勢。
聽到隔壁的看起來約50幾歲老闆娘跟一位40幾歲女客人正在熱烈討論當前的哪隻個股股票價格印象中聽到一檔叫 2605新興 的航運股那時大概是2024年5月底。

今天6月12日了,如果以當時的價格去追價,如果投入資金部位過大的話,一個波動就5~10%想必那兩位投資人應該不是套牢就是拋售了。

圖表來源 Yahoo 股市

圖表來源 Yahoo 股市



投資對話場景二

我認識一個大約25歲左右的網友大概當完兵出社會工作個幾年的小伙,前陣子跟他剛好聊了點投資交流焦流(?。

網友以下稱為B


B:哥現在專注做哪種理財投資阿,因為我覺得你經歷的大風大浪比我還多

你寫得文章我都有看,以前雖然我也有玩股票但我覺得那時候輸太多有退出

近期身旁有朋友有在投資(終於我很開心

才讓我拾回動力,所以現在下班都在研究及學習


我:我做很多了,投資經歷大概也快十年(?

投資型保單、期貨、台股、美股、港股、加密貨幣

最近就是退出主動投資,搞被動的資產配置,回想起來浪費太多光陰跟金錢了

看書真的很重要,很多經驗要從書看來


B:我還是比較碰台股

真的主動操作不如大盤績效真的就被動投資還比較好


我:難得你也懂,我有個群年輕朋友怎麼講都講不通還是在看短線跟期權

我是走長期投資配置,你如果要價值投資的話研究個股要花很多時間

而且台股淺碟市場,很容易受到資金跟外在因素波動


B:我現在比較不懂長期投資及佈局的時間點,目前還是學習操作沒有太多

4/3有買 2317鴻海 有準備過高點,但後來跌破我就出了

所以通常知道公司的漲跌 高層 > 員工 > 員工家人親戚

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買點的

所以市場上分 消息派 & 研究派 ,消息派就是人脈打得關係非常好

圖表來源 Yahoo 股市

圖表來源 Yahoo 股市


我:如果沒有消息比人家快通常都是被倒貨的

就算是內部員工都不一定能把握的住漲跌

更何況是局外人要透過研究財報等等基本面


B:但通常要找就是找那種本身公司很好,獲利不錯還未被市場發現的

我看好鴻海,只是還未到接刀的時候

台股都是看財報,鴻海那麼強,本身是大牛股比較難動

反正我比較偏趨勢順勢操作

話說這波跌下來說真的要接刀我也不知道要接哪隻

不然就是重電股了


我:所以你還是做個股,個股的話要吸收很多消息面判斷

我也不太幫得了你,我自己也沒這種資源


B:對,還有最近有跟大戶單,但有點看不懂大戶的買點

最近看完巨人傑的書也學很多看完真的猛

我是資產有分3:7,3成做被動買ETF

我研究006208和00923研究很久我看好ESG碳排


我:我會建議你被動部位一定要大過主動的


B:想聽為什麼?


我:因為有資料顯示大多經理人主動基金有75%都是輸大盤的

我的意思是主動選股是天選之人在做的

我們要創造出超額報酬,還是要建立在至少要不輸大盤的立場上

你的超額報酬才是你認真研究投資股票的收益

再想想看值不值得在這上面花時間,如果有這個成效才適合主動投資

如果沒有就是傻傻跟大盤都來得窮忙還輕鬆


B:蠻值得深思的


通過話後,我其實也從他的對話看得出來,他其實很憧憬技術分析或是基本面的研究,甚至是透過消息面追逐熱門股去做股票,看一些交易員書籍或是老王的頻道主要是講技術分析,說實在的其實他在走的路都是我以前走過的。

甚至是鴻海有追到熱點如果從4/3持有到現在的話,回頭看就是盈利的,但他卻無法拿到獲利直接賣飛。


投資方法探討

股票投資與技術分析

在我的朋友圈裡,幾乎每個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要在股票市場上獲利,必須進行技術分析或基本面分析。他們傾向於主動投資,熱衷於研究股票走勢和市場趨勢,試圖通過精確的操作來賺取高額回報。這種積極的投資方式讓他們深信只要技巧夠好,就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主動與被動的配比

當你想要採用主動選股投資的的觀點下,應該要考量的是自身真的有辦法長期超越與

什麼都沒有做就能獲得平均報酬被動投資嗎?

再來考量是否該以主動投資為重。


投資風險與回報

投資個股的風險相對較高,但這並不保證回報會比大盤好。

市場中,所有投資者都獲得超過大盤回報的情況是不可能的。當市場處於牛市時,賺錢似乎變得容易,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投資的行列。

然而,真正的成熟來自於經歷風險和波動的洗禮。有些人因為過度冒險,經歷了損失後再也無法站起來。


市場現象與個人理解

市場上的流行,往往會讓人誤以為這是唯一的選擇,而忽略了有其他更為降低風險以及更穩定獲利的方式。

很多人一開始投資時,以為需要進行技術分析或基本面分析,從未考慮過不需要任何分析的全市場指數化投資。

理解指數化投資的原理,是一個增長見識和思考的過程,並且在實際操作中,看到前人經驗的成功會帶來特別的滿足感。


結論

了解不同投資方式的特性,並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思考,是每個投資者必備的素質。

指數化投資作為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投資方法,值得每個人去了解和實踐。

4會員
23內容數
分享 資產配置/指數投資/因子投資/退休規劃 等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