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入門指南與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逛展的見習魔法師給麻瓜的一些小建議 😀

前言

身為一名還算喜歡逛展的人,對這次奇美博物館的特展真的滿滿期待,只有假日有空,所以挑了早場,預留一些可能需要等待人潮移動的時間。

本人是讀設計的,雖非藝術史專業,但提供一些我覺得看展能更好玩有趣的思考方向。

先產生好奇,感受情緒,再去思考美
raw-image


注意事項

逛展前

包包太大需要寄放行李。

不能重複入館,所以入場前建議清空膀胱!

逛展中

不能飲食、開閃光燈、錄影或持自拍棒。

raw-image


是否有導覽需求?

順著隊伍進入後,可以考慮需不需要導覽。

導覽機:150/台;真人導覽:100元/人

我建議家人可以租借一台導覽機,互相交流內容;我是選擇真人導覽,必須說真人導覽的內容,應該不會比導覽機豐富,但我很喜歡能夠即時地發問、互動的感覺。

raw-image


展覽簡介

這次的展覽,除了第一個空間是時間年表,總共分為四個展區,讓觀展者能夠隨著歷史的時間流動一同前進。

畫作旁的說明文,我覺得篇幅大小其實恰到好處,內容太多讓人走神,也可能影響人流移動,如果觀展者對畫作特別好奇,說明文看完仍意猶未盡,可以馬上上網搜尋更多資訊,畢竟這是個網路發達的美好時代。

raw-image


選喜歡的作品吧!

推薦可以在展中挑選自己喜歡10件的作品!這是我以前看過別人分享的點子,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小任務,能夠逼你更誠實地自我對話,探索心被觸動的理由。

小時候我很容易陷入要選對,要「證明品味」的漩渦,但有時候藝術就是蠻主觀的,有些特別有共鳴,有些作品就是怎麼也泛不起心中的漣漪。

不用害怕選錯,畢竟這場展覽的作品,都經過漫長的時間考驗,沒有一幅技巧不精湛,沒有一幅不是出自大師之手,完全沒有讓你選錯的機會,是不是像玩一場穩賺不賠的賭博遊戲啊。

raw-image


踏進畫的世界

故事

故事永遠是最能引人入勝的鑰匙,畫作本身是敘述哪段希臘神話、對宗教是如何讚揚或是單純樸實地記錄市井日常呢。

背景

不僅畫中世界,畫外的歷史也是賞畫時能下手的一環,環境局勢的變革,人類思維的變化,畫家自身的個性、生命歷程,以及與案主的來回摩擦等等,都是故事的有趣之處。

隱喻

像是東方藝術的梅蘭竹菊,西畫也有自己的象徵符號,石榴象徵耶穌的復活、孔雀代表智慧、打開的蚌殼意指失去的貞潔等等。

光影

從文藝復興穩定莊重的環境光,林布蘭獨有的林布蘭光,卡拉瓦喬戲劇強烈的聚光風格,再到印象派自由夢幻的光,可以去品味光影在畫中的轉變。


還能怎麼看展呢?

細節、技法、構圖及用色,這些雖然都是重點,但圖像在網路上都查得到,那為什麼還要有實體展覽呢,就像在這串流平台盛行的時代,電影院仍有它存在的價值,以下分享一些看展還可以留心的地方:

尺寸

不同大小的畫作,究竟是因為心境、成本考量或是為了案主要求,而做的選擇呢?

畫框

雖然經過數年,畫框很可能都汰換過了,但不同的畫框設計或是與畫作的搭配,也是有值得讓人玩味的地方。

筆觸

經典畫作都在網路搜尋的到,數位影像通過儀器甚至能看到更多細節,但顏料層疊的凹凸陰影,就比較難在數位圖像上觀察了。

觀眾

什麼人會在哪些畫作前停留,我常是猜不到的(除了名作),人的思想與外表很難直接連線。另外我最喜歡聽小朋友對畫作的童言童語,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

展場

通常主角會擺在空間的C位,或是用突出的檯面,特意變化的顏色裝潢,來凸顯它。動線設計、說明文的擺放,也會讓逛展體驗更直覺流暢。

raw-image


結語

以上就是我粗淺的逛展哲學了,最後來說說,我選的10個作品吧(但其實我只有選七個 :P):

  1. 梅西那《書房中的聖哲羅姆》
  2. 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3. 布克雷爾《四元素:火、水》
  4. 卡拉瓦喬《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5. 克勞德《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
  6. 林布蘭《六十三歲自畫像》
  7. 勞倫斯爵士《紅衣男孩》


其中 拉斐爾、卡拉瓦喬、林布蘭,是我本來就很喜歡的畫家,我也特別喜歡印象派的莫內,只可惜莫內跟梵谷在這次展出的作品,剛好都不是我的喜好,不過梵谷的筆觸真的很讓人感動。

當年高職廣告科,學藝術史單純只是為了考試,後來出於好奇,粗淺地去理解與探索,才覺得真的超有意思,個人覺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是最有趣的(從波堤切利到三傑再到提香),而畫風最吸引我的,則是後來的巴洛克跟印象派,至於造成現代藝術深遠影響的畢卡索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其實我超愛看風景畫的,雖然印象深刻的不多,只記得每次看風景畫時心情都超好。


推薦逛展前的預習文章: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122750/793956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佳欣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最近奇美博物館最轟動的話題,莫過於由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了。 這次展出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提香、林布蘭,一直到印象派時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雷諾瓦、莫內、梵谷等,橫跨了西洋藝術史 400 年共 52 件畫作。
Thumbnail
最近奇美博物館最轟動的話題,莫過於由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了。 這次展出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提香、林布蘭,一直到印象派時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雷諾瓦、莫內、梵谷等,橫跨了西洋藝術史 400 年共 52 件畫作。
Thumbnail
選出喜歡的作品吧! 推薦可以在展中挑選自己喜歡10件的作品!這是我以前在文章裡看到的點子,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任務,能夠逼你更誠實地自我對話,探索心被觸動的理由。
Thumbnail
選出喜歡的作品吧! 推薦可以在展中挑選自己喜歡10件的作品!這是我以前在文章裡看到的點子,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任務,能夠逼你更誠實地自我對話,探索心被觸動的理由。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奇美博物館舉行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覽,解說英國國家藝廊藏品在西方藝術的重要地位。也介紹從各時代的宗教、文化等背景如何影響當時的藝術創作,透過比較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至19世紀印象派藝術的作品去突顯各時期的特色。並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一書作為藝術史入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奇美博物館舉行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覽,解說英國國家藝廊藏品在西方藝術的重要地位。也介紹從各時代的宗教、文化等背景如何影響當時的藝術創作,透過比較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至19世紀印象派藝術的作品去突顯各時期的特色。並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一書作為藝術史入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