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若男人(女人)被女人(男人)外貌、才華⋯等所吸引
即遠離要道
進入內在意識深層安定住,自然啟動觀照力,局部局部地見真相
就不會被見到的心外者(物)吸引
會達到無垠廣闊的開敞
之所以會感到開敞是由於原來一直在追求慾望被滿足與善護的束縛中離開的感受對比
感受不到悲傷與黑暗
每一個生命者都是如此的
———
這是對於意識層還在慾望中打滾出無天日的人間而說,若是返回以人間為遊戲場引導有緣的夥伴出離慾望界的生命者,他們會像是普通人一樣生活在周圍一切的平凡之中,雖其角色可能也在愛情裡,並且對於情愛關係也會表現出相應的情緒反應,卻早已超脫低層愛情慾望箝制,陪伴隊友破解任務的心能。
愛情的慾望如同地獄的烈火層,某種視角來說人間的愛情其實就是地獄的其中一層,裡面的受難者汲汲營營追求著難以意識到而停止心的奔波,不斷重複,不就是地獄裡的實況嗎?
但若在解脫者的眼裡,眼前是地獄卻也是清涼的,因為自在,不過,除了極少數者,幾乎所有人都不是這種能量層級的生命者,此生命者不需要愛情,是心裡生出的深度慈悲心把自己放進去環境裡面去作用自己協助與他們有緣的對象,他們的心清涼自在是因為生命能量高以及洞見真相的智慧,不是凡夫們的大腦作用,大腦作用的東西都是雜念與妄想,離真實遠到見不到車尾燈,也不是人生經驗經過歸納加工化的認知,人生的經驗不是真正見到真相的智慧,只是在表象上透過經驗累積的統計概論性質,是歸納極度有限的條件和所見透過大腦與心識作用靜態狹隘化看待,只要是靜態認知就不是真相,代表沒有徹底的知曉一切皆在因果脈絡中成立與消散,不斷地變動是結果現象,沒有永恆不變不是定化的道理也不是哲學,只是人們把表象歸結而論,需要去拆解繼續微觀下去,能見萬事萬物都在各個元素、條件中聚集於是能夠產生或被發生,當某個元素或條件消失,原本的狀態就無法繼續維持成立,結構變化,一個一個單項的狀態連結起來成為過程,所以一切萬有都在動態之中,不能見此的人所有認知都是妄相,所想所知都是顛倒的,於是因為無知(不知道)發生諸多苦處在迷宮中困頓。
人間自感的「喜歡」都是慾望,皆是能量不足的缺失,是能量狀況飽和、缺失程度的自然生態,就像低於水平線的湖水,裡邊的魚群痛苦難耐,在原地奮力騰動,水是魚群的基本生命需求,人間的喜歡幾乎也是魚群的水一樣了。
比起喜歡,「欣賞」一個人不產生慾望,所以沒有苦可以受,活活潑潑的、快快樂樂的,沒有產生身心上的缺失感。
所以有健康含量成份的愛情,不會只有慾望層級的喜歡,必定會有欣賞的重量級意識感,欣賞通常伴隨尊重與敬意,所以人間而言較為健康的愛情也是有慾望並自然加入一半或不等的高層次能量心能在其中。
其中的「情」層次落差巨大,情感、情份、情誼都是每一個人獨有的客製化程度,越是混在低層次的慾望中越難以分辨,所以一個人光是本身就充滿了錯綜複雜的不可數細節,那麼兩個人的遇見交往就是更加盤根錯節,所以以人間的情愛根本不能用簡化的一加一數學公式來認知,有多少能夠拆解、進入多少的微觀洞見到環環相扣的細節,就有多在一份親密人際關係中少些無頭蒼蠅投入的無辜,這需要程度上的定力,然而定力與慾望成反比。
定力就是自己從靜下來到安定的程度的作用力。
——
要留在愛情裡、要追求愛情的人就去做,沒有政治正確,無論在哪裡處著生活都是當下能做到的最高境界。
感受不到體驗也是體驗,一切都可以,差別在於在其中追求的人會強烈在利益得失中感受動盪。
無論在哪個處點只有表象與現象上的差別,以及是否知曉自己在什麼狀態、發生了什麼事,若是知曉,那知曉程度有多少。
自己在什麼境地是自己的事,看一切人們都在各自適合的位置上經歷該經歷的,沒有多餘的也沒有浪費的。
視出平等,尊重自然帶現,無需高漲意識刻意要讓自己執行尊重這一件事。
地獄眾生會在地獄那就是他當時能量層級所致的位置,沒有不應該也沒有可憐與否,天道眾生會在天界,就是當時他們的能量層級所致,不是多得的也不值得羨慕,一切都是剛剛好每個生命者都在自己適切的位置上。
一個開始清明見事見物的人,沒有了巨大的疑惑,帶著平凡的安定感繼續腳下的路程,習性與慣性如同身形枷鎖不得自在,在體驗中清楚覺知然後一次次、一點點轉化,轉化的原因是看清楚大船眼前是冰山,有一個「知道此路不通」的觀照,捨掉這個不要的東西,並不是額外得到什麼,捨掉不是失去,是「轉」、是「化」,就是質變,既然是轉哪有得或失可以發生?也可視為能量的質變轉移。
談戀愛、分手、難以言喻的情感關係⋯⋯一切都在自然生態中被主動性的選擇發生,看似不可以的其實都可以,若有認知就是僵化,痛苦是一種提醒,戒訂制律是防範人們產生痛苦的藩籬,快樂若是極度高漲也是提醒,都超出了自身能量能夠承載的量度,但我們所遭遇到的都比能夠承載的再往上一階,不會超出太多,因為一切都是自身能量生成所致,裡面沒有額外請來的編劇和導演。
去自然經歷目前想做的,小船開進小川,郵輪開進汪洋大海,一個生命者現正所處的位置就是能量符合的所在。
差別在於「覺知」與否,有無覺知形成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