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寫於2021.11.25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喜歡跳舞。或許「舞蹈」這概念是慢慢被建立起來的。但從很小我就習慣隨心擺動著肢體,從一方移動至另一方,上下左右伸展,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姿態。至今畫面仍清晰的是,四歲的我在童年居住的臥室裡,踩在床上瘋狂地跳著。我喜歡將房間關燈全黑,然後開啟小夜燈,微弱的
Thumbnail
搖擺舞起源於 1920 年代的美國非裔社區,後來更流行至白人社區與影視媒體中。隨著 時代演進搖擺舞曾沉寂一段時間,在 80 年代後被積極的復興,倫敦、斯德哥爾摩也成為當 代搖擺舞重要的發展城市。如今搖擺舞在國際上累積了眾多愛好者,每年有國際型的比賽 (ILHC ,CHLC, The Snowball
Thumbnail
寫於2021.11.25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喜歡跳舞。或許「舞蹈」這概念是慢慢被建立起來的。但從很小我就習慣隨心擺動著肢體,從一方移動至另一方,上下左右伸展,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姿態。至今畫面仍清晰的是,四歲的我在童年居住的臥室裡,踩在床上瘋狂地跳著。我喜歡將房間關燈全黑,然後開啟小夜燈,微弱的
Thumbnail
搖擺舞起源於 1920 年代的美國非裔社區,後來更流行至白人社區與影視媒體中。隨著 時代演進搖擺舞曾沉寂一段時間,在 80 年代後被積極的復興,倫敦、斯德哥爾摩也成為當 代搖擺舞重要的發展城市。如今搖擺舞在國際上累積了眾多愛好者,每年有國際型的比賽 (ILHC ,CHLC, The Snowball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基督信仰與人文學科交會處的「新的眼光」。耶穌的教導挑戰了人類對於社會地位與價值的傳統觀念,強調愛、寬恕以及心靈的自由。同時,人文學科也致力於揭露被邊緣化群體的聲音,促進更深刻的理解與探索。本文反思如何通過這些新的視角,促進對社會的責任感,並培養面對現實挑戰的勇氣。
Thumbnail
我曾有三段比較深刻戀情。有兩段我比較喜歡對方,有一段是對方比較喜歡我。在我比較喜歡對方的那兩段關係中,他們最後對我的態度都是:「我對妳的喜歡只停在一個高度,上不去了」,然後看我要放棄這段關係或者繼續對他們好。過去我沒有辦法釋懷,感到憤怒與受傷。但我後來發現,這似乎是一種常態。我知道在關係裡去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憂鬱了幾個月後,我的生活逐漸看到曙光。那些覺得人生走不下去、不想走下去的凝固狀態,都開始流動了起來。這次對於暴風雨後的順遂一我渴望已久的一不再感到理所當然。我終於頓悟順遂它不是生命中的主旋律。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一天五分鐘,只要有五分鐘喘口氣就能撐下去,我去便利商店的時候順手幫學生開門就會因為得到他們一句謝謝而開心七秒,早上醒來的時候會因為想到那天是禮拜六而開心十秒,就這樣每天集滿五分鐘,這就是我撐下來的生存之道。」-《我的出走日記》 所幸口袋還剩80元夠買最低價的吐司,最後老闆還直接以成本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基督信仰與人文學科交會處的「新的眼光」。耶穌的教導挑戰了人類對於社會地位與價值的傳統觀念,強調愛、寬恕以及心靈的自由。同時,人文學科也致力於揭露被邊緣化群體的聲音,促進更深刻的理解與探索。本文反思如何通過這些新的視角,促進對社會的責任感,並培養面對現實挑戰的勇氣。
Thumbnail
我曾有三段比較深刻戀情。有兩段我比較喜歡對方,有一段是對方比較喜歡我。在我比較喜歡對方的那兩段關係中,他們最後對我的態度都是:「我對妳的喜歡只停在一個高度,上不去了」,然後看我要放棄這段關係或者繼續對他們好。過去我沒有辦法釋懷,感到憤怒與受傷。但我後來發現,這似乎是一種常態。我知道在關係裡去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憂鬱了幾個月後,我的生活逐漸看到曙光。那些覺得人生走不下去、不想走下去的凝固狀態,都開始流動了起來。這次對於暴風雨後的順遂一我渴望已久的一不再感到理所當然。我終於頓悟順遂它不是生命中的主旋律。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一天五分鐘,只要有五分鐘喘口氣就能撐下去,我去便利商店的時候順手幫學生開門就會因為得到他們一句謝謝而開心七秒,早上醒來的時候會因為想到那天是禮拜六而開心十秒,就這樣每天集滿五分鐘,這就是我撐下來的生存之道。」-《我的出走日記》 所幸口袋還剩80元夠買最低價的吐司,最後老闆還直接以成本
Thumbnail
本文探討 Margery Wolf 在其著作《A Thrice-Told Tale》中,如何透過對同一事件的小說、田野筆記和期刊論文三種文類的分析,回應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對人類學方法的批評。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這個時代我們既自由也痛苦,既幸福也焦慮。我們被鼓勵熱血地追求個人的夢想,但也承受著「完全自我負責」的沈重壓力。沒有人告訴我們或許這是「殘酷的樂觀主義」
Thumbnail
電影《宗舖師》中的鬼頭師說道:「每一個人都要有他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它的插曲。當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鬼頭師每次出場時都會響起某首旋律,那是他所認定能夠代表自己的一首歌,而他更認為音樂能夠讓人瞬間聯想起特定回憶片段。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重返巴黎地鐵》不只是Marc Augé以人類學方式來觀察身為「土著」的自己的研究(這是《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它有別於二十年前的突破之處何在?Marc Augé從未停止搭乘地鐵,他敏銳的感知到「他不能成為土著了」——因為似乎地鐵上的各種細節,Marc Augé感到自身與當代脫節、他老了、屬於他
Thumbnail
2023.11.10民族誌寫作課堂[魏明毅學姊分享] 因為作者不想死,就必須一直書寫。 而書寫不是為了自我實踐,而是有不得不說的看見。
Thumbnail
在不穩定普遍被感知、不穩定雇用開始被廣泛關注的當今社會中,時間與時間感又被重新帶回人類學的研究裡成為焦點。晚近個人受到近未來框架消失的異樣感,公眾論述對於外來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也從而浮現。近未來的消散如何改變人們的時間觀?暫時性對於人類勞動行為與決定的影響為何?無聊、等待等時間感是否也有生產力?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111學年度下學期,「文化研究導論」第一單元的回顧!如果對於「文化研究」感到陌生,想要了解卻覺得太難捉摸的話,可以參考看看喔!這篇主要是介紹文化研究的起源,還有它的理論資源。但由於只是導論課程,因此理論大多是粗淺帶過,而且我對於馬克思理論不熟悉,書寫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本文探討 Margery Wolf 在其著作《A Thrice-Told Tale》中,如何透過對同一事件的小說、田野筆記和期刊論文三種文類的分析,回應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對人類學方法的批評。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這個時代我們既自由也痛苦,既幸福也焦慮。我們被鼓勵熱血地追求個人的夢想,但也承受著「完全自我負責」的沈重壓力。沒有人告訴我們或許這是「殘酷的樂觀主義」
Thumbnail
電影《宗舖師》中的鬼頭師說道:「每一個人都要有他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它的插曲。當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鬼頭師每次出場時都會響起某首旋律,那是他所認定能夠代表自己的一首歌,而他更認為音樂能夠讓人瞬間聯想起特定回憶片段。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重返巴黎地鐵》不只是Marc Augé以人類學方式來觀察身為「土著」的自己的研究(這是《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它有別於二十年前的突破之處何在?Marc Augé從未停止搭乘地鐵,他敏銳的感知到「他不能成為土著了」——因為似乎地鐵上的各種細節,Marc Augé感到自身與當代脫節、他老了、屬於他
Thumbnail
2023.11.10民族誌寫作課堂[魏明毅學姊分享] 因為作者不想死,就必須一直書寫。 而書寫不是為了自我實踐,而是有不得不說的看見。
Thumbnail
在不穩定普遍被感知、不穩定雇用開始被廣泛關注的當今社會中,時間與時間感又被重新帶回人類學的研究裡成為焦點。晚近個人受到近未來框架消失的異樣感,公眾論述對於外來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也從而浮現。近未來的消散如何改變人們的時間觀?暫時性對於人類勞動行為與決定的影響為何?無聊、等待等時間感是否也有生產力?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111學年度下學期,「文化研究導論」第一單元的回顧!如果對於「文化研究」感到陌生,想要了解卻覺得太難捉摸的話,可以參考看看喔!這篇主要是介紹文化研究的起源,還有它的理論資源。但由於只是導論課程,因此理論大多是粗淺帶過,而且我對於馬克思理論不熟悉,書寫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