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搜20期_學習筆記(十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年3月

我突然有個念頭「要不,帶學生去爬山?」
學校裡有學生一千六百多人,總有人喜歡爬山吧。
但,這有危險性,要從長計議。
沒想到,這個從長計議,一計議,就計議了大半年。
我沒對任何人說過。

10/22(日)猶豫

我第一次寫下「想法」,在FB上,標題是「福科玉山社」。
內容可以濃縮為兩句話。
教師是天生的傳承者。
我希望能為孩子,在家庭教育、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多開一扇窗。
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

隔天10/23(一)。
我向學校提出我的構思,學校的反應是樂觀其成。
但受限於主客觀條件的約束。
預定2024年9月,新學年,以「社團」的方式推動。

接下來,我開始感到「責任」。
我是不是該做些甚麼?該準備甚麼?
急救醫護?山域嚮導?還是添購團體公裝,諸如煮水神器等。
我爬山不能再「獨善其身」了,我要有能力照顧他人。
於是11月,我參加了中搜單項課程「野外生活技能」。
12月報名了「中搜20期」。

接著,我陷入「猶豫」。
猶豫了好幾個月,我不斷問自己,真的要這樣搞下去嗎?
理由跟前面的「從長計議」一樣。

體制內學校,帶學生去科博館、故宮、乃至義大世界,是極其常見的活動。
但,登山就少見了,甚至可以用「稀罕」來形容。

或許你會覺得,不會啊,新聞很常報。
某某學校登玉山、某某學校上嘉明湖,明明就一堆,一點都不稀罕。
要這麼說的話。
樂透彩頭獎,開了20年,新聞一直報,也不稀罕啊,但我就從沒中過。

登山活動,需要學校、同事、家長、學生等多層面的促成,才能成事。
甚至還要老天爺的眷顧,才能保佑一路平安。

我腦海中,始終有幅想像的畫面。
校長開場默哀後,簡短幾句哀戚之語。
然後就把話筒遞給我。
「現在,我們請帶隊老師XXX,來說明事故經過....」

我問自己。
學校不靠山,同事也不爬山,我為什麼要搞這件事?
我一直猶豫著。

2024年 3/2(六)

中搜20期開始上課。
隨著一周一周的課程下來。
我的「猶豫」,逐漸起了變化。
在中搜的課程裡,我感受到「教練群」巨大的熱忱與付出。
興起了兩個念頭。
1.我何德何能,可以得到教練群的提攜與眷顧?
2.我不好好學,實在有愧教練群的教導啊。

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我回過頭去想「教練群,為甚麼甘願這樣奉獻?」
我猜,不外乎兩個字「傳承」。
想傳承自己的一身技藝。
我思索著,傳承的火炬,如今,已到了我手上。
我可以做些甚麼?

或許我無法參與搜救,
或許我無法成為中搜教練群的一員,
但我總可以Do something吧!

最終,我想清楚了,我不再猶豫。
我可以,將我在中搜所學的一切「登山安全教育」,傳承給國中生。
這是我「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的事。

我因為「自保」跟「想帶國中生爬山」,而參加中搜20期。
參加中搜20期後,因為教練群的精神感召。
使我不再猶豫,堅定不移的,在國中推動「山野教育」。
(山野教育是教育部訂定的政策名稱,依我的理解,就是登山。)

5/7(一) 火災

有一則新聞,我一直難以消化。
這天凌晨,瑞聯天地大火。
我任課班的孩子,睡到一半,家裡燒了起來,開始逃命。
孩子燒傷,被救出後,在醫院狀況穩定。
但爸爸、妹妹走了。
一夜過後,孩子的世界全變了。
我感到無力。
我想不出,我有什麼可以幫他的。
或許,如果,他喜歡爬山的話,我可以帶著他。

我突然意識到,對我而言,可貴的,不是一張張登頂照。
再多的登頂照,其實跟他人無關,跟這個世界無關。
重要的是,登頂照背後的能力,是否對他人有用?

從小到大,我們肯定被很多長輩教過,要做有用的人。
什麼是有用的人?
吃得起王品、買得起法拉利嗎?
這些都是自己爽而已。
你能不能讓這個世界,因為你,也跟著一起爽?
這才重要。
你不能只成就自己,要去成就他人。
那一瞬間,我完百的念想熄滅了。

瑞聯天地的新聞,讓我知道,自己無能的一面。
但也讓我知道,我的能力所在。

我面對的這群孩子,他們有著大量的室內課程。
或許,我可以提供他們另一種選擇∶登山。
這是我有用的一面。
登頂照背後,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我應該把它用出來。

人類,不是自己爽的生物。
我們天生,就是大家一起爽的群體生物。
所以,我將盡力去接近,蛋蛋教練所講的「善的傳遞」。

5/30(四)山野教育

我在校內,開始「帶風向」。
希望未來的「山野教育」社團,能得到學校行政及更多同事的廣泛支持。

山野教育

山野教育

6/22(六)-6/23(日)
我參加了教育部體育署辦理的「山野教育教師研習」。
試圖了解政策方向,及他校運作方式。
雖然我身邊有許多山友,願意提供協助。
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優先考慮的是「體制內」的力量及資源。

我不知道,我會帶學生走多遠?
或許止步於大肚萬里長城?
或許是東卯山?
或許是玉山?
又或許是,他們將成為中搜30期的學弟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圓的沙龍
77會員
131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鄭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9
想像力的背後,是長年淬鍊而成的專業,在支撐著。
Thumbnail
2025/03/09
想像力的背後,是長年淬鍊而成的專業,在支撐著。
Thumbnail
2024/12/23
知道每個局部的極限後,在全局上,才會有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2024/12/23
知道每個局部的極限後,在全局上,才會有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2024/12/13
2024/12/13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我希望能為孩子,在家庭教育、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多開一扇窗。
Thumbnail
我希望能為孩子,在家庭教育、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多開一扇窗。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Thumbnail
【為了你們,我想試試看】 今天的開場,我決定給自己一些挑戰。  一直以來,我習慣的上課風格都偏沉穩、內斂,一方面是我喜歡帶孩子們思考與感受,另一方面是擔心班上孩子太嗨、需要額外時間做班控,但在看完寶寶老師上了許多堂課後,我才意識到是我還不習慣風格的切換,沒辦法熟練引導班級上課的情緒,所以這次的開
Thumbnail
【為了你們,我想試試看】 今天的開場,我決定給自己一些挑戰。  一直以來,我習慣的上課風格都偏沉穩、內斂,一方面是我喜歡帶孩子們思考與感受,另一方面是擔心班上孩子太嗨、需要額外時間做班控,但在看完寶寶老師上了許多堂課後,我才意識到是我還不習慣風格的切換,沒辦法熟練引導班級上課的情緒,所以這次的開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