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學習曲線令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

攝影的學習曲線令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raw-image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已取代單眼相機(單反相機)成為可換鏡頭相機的名稱,在這之前電子觀景窗相機的擬真性與非光學成像一直被用家質疑,直到電子觀景窗(取景器)解析度變得細緻,同時更新率超乎肉眼分辨率,就如果電玩遊戲顯卡與電腦螢幕不斷革新,相機已變得與手機一樣,誰會堅持用光學取景器?因此,光學反光鏡相機走入歷史是必然,Canon與Nikon都宣布不再研發新型的光學單反相機了,完全專注於無反(evil)的研發。手機攝影(phonegtaphy)很大的推動相機的更新迭代,也是得相機M型化,一方面是平價的,而中高階的功能必須迎合專業使用者的需求,這用途分成兩個極端,一是相片高質量創作者,例如商業人像與生態攝影與風景攝影,還是有傳媒與產業需要這樣的靜態照片,它會更高像素化與對焦ai化跟焦迅速緊定,連拍高速化;一個是視頻內容創作者包括但不侷限於Vlog與廣播影視電影。

而平價的相機含支kit鏡可能還比一台手機便宜,也許700元美金以下之能買到入門拍vlog或是業餘生活可拍視頻也能拍好靜態影像的相機,但往上也許就要3000美元才能買到中高階的相機還不含鏡頭,專業用家考量的可能是靜態拍照功能需求或是視頻創作取向,而選擇不同相機,目前相機工業就朝兩個方向走。至於更平價的相機或是以往的口代相機或是卡片式輕便相機則被手機取代,連所謂的傻瓜不可換鏡頭數位相機目前留存市場的也是功能強大的微單眼或是有變焦到超望遠有旅行與生態天文科研需求的Bridge Camera或稱是大變焦石砲傻瓜相機。

這相機相機分類如此多,不過學習的方法變得要如手機攝影一般簡單,以往要報名花錢上攝影課,如今開個Youtube或是刷抖音(Tiktok)或是Facebook的Reels、小紅書或IG的教學圖文,攝影知識變得變現得很難,以往的攝影大師的地位被這些也許只是視頻說明書解說員取代了,審美標準也不再是時尚雜誌的高大上編輯或是廣告商,而是更迎合普羅大眾或是只小眾市場服務的標準,聲量帶風向者(KOL)和網路紅人他們向大眾傳遞的也許教條式的審美標準根本是兩回事,但在沒有客觀只有主觀的當代,流量變成是唯一價值,傳統媒體在追求與新媒體同步化的敗招下,註定要流失存在價值,直到新的網路秩序形成。

攝影藝術性也在數位與媒體倫理下,當年「攝影不是藝術」或是「攝影是視覺思維」的先行者與思考者下,變得虛弱無力,攝影在器材的進步下變得只是虛弱的行為工具,它的藝術性必須與傳統影視業去共同評比,目前大眾已知直播靠嘴巴跑火車的成本與制造的藝術性無法跟同時長的網路串流平台影視比,但是被後浪擠到攤頭的半調子產業從業者不是很明白,成為產的「慣老板」,以手機拍視頻拍照的平價標準來對價攝影的成果,老派的攝影師生存不下去,新派的自以為是靠流量賺到錢的網紅攝影人也很快被浪頭擊敗。

最後留下的是誰呢?我也很想成為留下來的人。

avatar-img
藍溪的沙龍
4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追完了 Netflix 的《黑函情報戰》第二季,短短六集,作為一部輕鬆下飯的非嚴肅正劇,著實給我帶來不少歡樂。它還有個非官方譯名 ——《中情局律師》,這個名字倒是更精準切中劇集內容。以往影視作品裡,中情局的形象多是諜報人員或是身處外交前線策反、搜集情報的特工,如《國務卿女士》女主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出場
那是個微涼的夜晚,友人相邀,一場溫潤如老酒的晚宴。我們暢談往事,笑聲混著時光的餘韻,於空氣中輕輕晃盪。酒足飯飽之後,我獨自踱步於漢博區靜謐的街巷。夜幕低垂,街燈昏黃,四下無人,整個街區彷彿一座被時間遺棄的孤島,只剩斑駁的影子在牆面上搖曳,如舊時光最後的絮語。 漢博區,曾經是光與影的聖地,相
《黑鴿》(Black Doves)是一本正經拍間諜報動作片,但其實是輕喜劇的一部很下飯的影集。間諜片一向愛用動物來作代號,例如《紅雀》、《豺狼的日子》、等,如果《豺狼的日子》是在說百變殺手的悲情,那麼《黑鴿》就是在講私人間諜組織臥底底到跟人結婚十年還生孩子了,還能與數個殺手、暴力組織、國家特務周旋的
追完了 Netflix 的《黑函情報戰》第二季,短短六集,作為一部輕鬆下飯的非嚴肅正劇,著實給我帶來不少歡樂。它還有個非官方譯名 ——《中情局律師》,這個名字倒是更精準切中劇集內容。以往影視作品裡,中情局的形象多是諜報人員或是身處外交前線策反、搜集情報的特工,如《國務卿女士》女主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出場
那是個微涼的夜晚,友人相邀,一場溫潤如老酒的晚宴。我們暢談往事,笑聲混著時光的餘韻,於空氣中輕輕晃盪。酒足飯飽之後,我獨自踱步於漢博區靜謐的街巷。夜幕低垂,街燈昏黃,四下無人,整個街區彷彿一座被時間遺棄的孤島,只剩斑駁的影子在牆面上搖曳,如舊時光最後的絮語。 漢博區,曾經是光與影的聖地,相
《黑鴿》(Black Doves)是一本正經拍間諜報動作片,但其實是輕喜劇的一部很下飯的影集。間諜片一向愛用動物來作代號,例如《紅雀》、《豺狼的日子》、等,如果《豺狼的日子》是在說百變殺手的悲情,那麼《黑鴿》就是在講私人間諜組織臥底底到跟人結婚十年還生孩子了,還能與數個殺手、暴力組織、國家特務周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