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採訪文字、攝影/廖品榕
台語顧問/鄭順聰
編輯/江胤芝
從台南市區,沿著台17線通往佳里,窗外風景從現代化的高樓、商店,漸漸轉變為平房、魚塭與一畦畦綠油油的田地。轉進巷弄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傳統三合院,保留優雅的紅磚瓦厝,由楊淑華創立的「洄稻佳里」農業基地便座落於此。「你們來啦!來來來,快進來坐!」大太陽底下,陳映蓉親切地招呼。
這棟三合院是淑華的家族老宅,也是她記憶中的老家。近十年前,她接手阿公的田地,現在她與阿媽、夥伴映蓉三人在這裡過著務農的樸實生活。三合院前院,曝曬著各式自己栽種的農作物,「這是洋茴香籽,拿在手上搓一搓很香喔~」
2005年,淑華初次到美濃工作,體驗到真正的農村生活,後來又陸續到澳洲、泰國拜訪,看見更多樣的農村樣貌,最後她選擇回到家鄉佳里務農,落實友善農耕,除了方便照顧年邁獨居的阿媽,也讓休耕已久的田地再次活絡起來。
共居的夥伴映蓉,則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囡仔(gín-á)(孩子),嚮往自然的她,曾到英國攻讀自然環境與社會研究所學程,加入「洄稻佳里」前還曾移居南台灣,在老眷村房舍裡過著一段自給自足的生活。因著想學習務農的熱情,數年前從穀東轉為務農夥伴,就這樣一路做到今天。
而守護著老宅的阿媽,本名楊甚,從前人家叫她「阿招」(a-tsiau),現在因輩份比較大了,村裡的人會依阿公年輕時的小名「象仔」(tshiūnn-á),稱呼她為「象姆」(tshiūnn-ḿ))象伯母)。民國二十年出生的她,今(2022)年92歲,憶起小時候,她說她有七個兄弟姊妹,但在那個年代,女兒出生大部分都是送養,她也不例外,於是在她還是小女孩時就來到佳里。
在日治時期,佳里一帶種植最多的作物就是甘蔗,收成後就賣給附近的製糖會社。阿媽憶起當時每天都在田裡做工的艱苦生活,為了讓雇主滿意,連聊天都不敢,「uì一透早做到十二點才會使歇睏,一放工著愛趕緊倒轉去照顧厝內,好佳哉四ê囝仔攏足乖,大漢ê tshuā細漢ê。」(從一大清早做到中午十二點才休息,一下工就要馬上趕回家照料家庭,好在家中四個小孩都很懂事,年長的孩子會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
有別於傳統的家庭分工,由於阿公是做果菜批發生意,對於食材的採購比較了解,家裡從買菜到煮飯都由阿公一手包辦,「囡仔攏khah佮意伊煮ê。」(小孩都比較喜歡吃他煮的。)阿媽笑著說。
聊到餐桌上的記憶,阿媽說當時為了省錢,煮飯總是會加很多鹽來抑制食慾,一條虱目魚,小孩吃魚肉,大人只能吃魚頭,偶爾也會去路邊摘林菝仔(niá-pua̍t-á)(土芭樂)回來沾醬油配飯吃。
熬過那一段酸苦交加的時光,如今年歲已高卻仍然健朗的阿媽,平日除了照料三合院旁菜園裡的作物、果樹,也會去社區的活動中心上課或運動,和其他村人同輩一起吃飯。在子輩、孫女淑華與映蓉的陪伴下,繼續在掛有家族回憶照片、年年釀造節氣時光的家宅裡,過著安心樸實的生活。
秉持著友善農耕的信念,「我們不會說自己在做有機,卻比有機更友善土地。」淑華與映蓉兩人堅定地說道。目前,「洄稻佳里」主要通路是在市集與網路上販賣自有農產品,也吸引了許多認同她們理念的顧客與同業來支持。
佳里不在灌溉區的範圍,因此她們只種植一期稻作,另一期則以耐旱的雜糧為主,「像是玉米、紅豆、地瓜、紅蘿蔔,另外還種了一些自己用的泰國打拋葉、香草植物等。」淑華熟練地介紹自己的田地。跟著她們走在附近的鄉間小路,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田地,農作物們也隨著午後的風輕柔的搖曳著。
「洄稻佳里」的農產品品項,最初以穀類等作物為主,在映蓉加入後,也開始販售自己研發的手工地瓜磅蛋糕、地瓜小點心與綜合烤蔬菜等產品。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因為團隊的人力與時間更有餘裕,也來自映蓉對手作食物的興趣,便嘗試透過一點點加工變化,讓食材成為另一種美味的樣子。
然而,看似簡單踏實的務農生活,卻充滿挑戰。她們不僅要面對農村裡其他長輩對於自然農法的質疑,「為什麼不撒農藥?」「作物都被蟲吃光光了還要賣什麼?」身為女農也相對容易招來各種異樣眼光,「大家會覺得女孩子做不來這種事,就會一直想要教你。」此外,與大肆汲取地力的速成農耕方式不同,自然農法從實際收益面來看,不論照顧作物、收成等各方面,都更加漫長且費工,必須在收成量與成本間不停地拉扯。
「就做我們能做的。」她們淡定地說道。探索的過程雖然備感艱辛,但也因而促使她們與台南鄰菜合作、嘗試新的栽種方式、開發加工產品等,並從中找到與土地永續共存之道,享受與大自然共處。
平常在家,她們會用自己種的鹽桑仔(iâm-sng-á)(桑葚)和洛神(lo̍k-sîn)自製爽口的飲品,淑華說桑葚飲是阿媽以前就會做給她們喝的,把桑葚用大鍋子熬煮到出汁後,加入一點糖,瀝掉果渣,加水稀釋,夏天的消暑良品就此誕生。
移居佳里生活的這幾年,映蓉也學到了很多不同於北部的飲食文化。比如,她是來佳里才第一次知道麻油米糕的台語叫做「燖米糕」(tīm bí-ko),也學習到作法是將麻油、雞肉、米糕在鍋中炒過,再放到電鍋裡燉,與一般大家所知的台南米糕很不一樣。阿媽說,這是冬至之前一定要煮給孩子吃的餐點,小孩吃了之後比較不會感冒,算是佳里一帶才有的習俗。
還有一次,當映蓉在廚房用鍋鏟炒花生時,阿媽告訴她炒花生要用「鼎摖」(tiánn‑ tshè)才會好吃,然後遞了一把用竹子的根曬乾綁製成的器具給她,帶有自然縫隙的「鼎摖」,果然讓拌炒更均勻,炒花生也更好吃了!
而佳里這帶除了有特殊的台語腔調,在某些用詞上也與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映蓉分享說,有一次聽到阿媽請她幫忙拿鱟𣁳仔(hāu‑ khat‑á)時,當下完全不知道阿媽在說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指比較大的湯瓢。對她來說,阿媽就像一個活字典,總是能帶給她許多驚喜與新知。
當農務結合生活、在地風土,以及阿媽生活超過一甲子的經驗傳遞,不僅增加了在佳里生活的樂趣,也讓淑華及映蓉的情感與這塊土地有所牽絆。她們也期待在佳里繼續耕耘,等待秧苗自然開花結果帶來的豐盛。
✹「食食課課」計畫網址 ✹
https://www.flameflame.org/2022foodlesson_mother_ton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