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主要內容

1.開刀房打雜工。具體工作內容如下:和傳送人員一起推床送病人進手術室、待在病人旁邊預防病人跌下手術台、病人被麻醉後和住院醫師一起進行術前準備,包括消毒、鋪無菌單(協助抬手抬腳,讓住院醫師完成消毒)、刷手上去當助手,學長姐叫你幹嘛就幹嘛(通常負責拉鉤和病人的擺位,總之要確保手術醫師的視野良好,讓手術順利進行)、手術結束後,和住院醫師一起縫傷口(看學長姐,有機會練習縫傷口,趕時間的話就只會幫忙剪線)、繼續待在病人旁邊預防病人掉下床,麻醉催醒幫忙壓住病人、和傳送人員一起推床送病人去麻醉恢復室、去開刀房護理站推下一床病人進手術室。(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整天維持這個循環直到下班,中間找空檔吃飯、上廁所,要跟手術室的人說一下,避免找不到人)

2.每天早上七點,晨會或主治醫師教學。

3.實習醫學生的值班,大致上還是打雜。內容包括繼續在開刀房幫忙,如果有機會回病房的話,就是幫忙補開漏開的醫囑、被護理師call去看病人,聽病人講他有什麼問題,再當傳聲筒call住院醫師問要怎麼辦、自己試著處理看看,不行再找住院醫師來處理。


二、經驗與心得分享

1.先打一下預防針,在骨科很可能會遇到來自主治醫師或住院醫師,大聲的提醒和指導。這些分貝數有點大,語氣不太友善的話語,通常不是針對個人,單純就是這個工作環境正常的背景音效,不用太在意。(有時候刀開的不順,整間手術室所有人都會被主治輪流噴一頓,不會只有醫學生被電)

2.待在開刀房時間夠長,同樣的術式看很多次,會越來越熟悉工作流程,被電的機率也會降低。不過和其他外科大致一樣,主要學習目標還是了解各種手術的適應症、開刀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有什麼併發症、術後照顧等等。

3.骨科是個相對勞力密集的科別,對醫學生來說比較累一點,但也可以體驗整天待在開刀房裡的感覺,了解外科大致的routine,也幫助自己思考,未來選科要不要考慮外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冗員進化史
3會員
9內容數
整理實習醫學生時期丟在臉書上的廢文,重新消化整理成比較有條理的東西。目的是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要幹嘛、可能會遇到什麼障礙,也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冗員進化史的其他內容
2024/05/10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2024/05/10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2024/04/23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2024/04/23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2024/04/19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2024/04/19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