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譯﹕噤界:入侵日
相濡以沫的非愛情故事可以發生在日常,也可以發生在末日。
John Krasinski 全家總動員製作的兩集「無聲絕境」都取得成功,「以聲音狩獵的外星人」設定更再次提醒觀眾電影要在戲院觀賞的必要,加上頗為開放的世紀觀,系列會添食開拍前傳絕對是預期之內--故事返回外星人剛入侵時的紐約,女病人Sam如何在絕境中,與倖存的人尋找希望的經過。
看過預告之後,其實我對前傳的興趣不大,果不其然,開場的大部份時間都在預期之內--不論是對外星人捕殺人類的描繪,一無所知的人們面對外星人時的驚慌失措,還有在亂世中倖存者以至政府的種種愚行和黑暗面,走向都相當容易預測得到,缺乏想像力,而多數配角都屬可有可無的功能角色,主要接續其後的兩部作品,連對白也見沉悶。
但電影的主線卻是相當可取,足以掃走悶氣﹕終於有一套末日災難片不是以「逃出生天」作為目標--Sam是一位患上絕症的女詩人,明明大好將來,卻只能在療養院虛渡光陰,生無可戀不免變得厭世。世界發生鉅變,她想到的不是要如何自保(反正也活不長),而是如何珍惜僅有的時間,實現小小的願望--食件Pizza(當然片中是有交代原因,這裡按下不表)。
因此我認為整齣片最精彩的時刻,不是面對外星人和完成各「支線任務」時的緊張情節,而是當Sam和同伴Eric歷劫艱辛,終於到達目的地時,那個雖然不太完圓滿,但仍安舒其中的小小時光--這感覺已經有足夠力量去面對一切。如果正在閱讀的你當下也是不知道人生要怎樣走,祝願你不用末日來臨,也可以聽到內心的聲音,校正生命的方向,找到讓你無所畏懼也要完成的事。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導演Michael Sarnoski的首部長片「豬殺令(Pig)」﹕故事講Nicolas Cage是個為餐廳尋找黑松露的人,一天他發現拍檔豬被人盜去,於是找上餐廳少東Amir一起輯兇。開初以為這會是「蛋治」版本的「John Wick」式血腥復仇劇,最終卻是一個關於深情中年和缺乏父愛的青年的悲劇。
John Krasinski就是看完 「豬殺令」後,才找來Sarnoski;接替另有任務的Jeff Nichols拍前傳;而Jeff Nichols也是一位以情感細緻的見稱的導演。我想,John早在籌備階段,已經希望「首襲日」的調子就如現在一樣吧。
演員方面Lupita Nyong'o 發揮穩定;演Eric 的Joseph Quinn則很難說,角色定位有點尷尬,但也顯出特質,如果正傳第三部出場的話也會期待的。而Sarnoski亦找來在「豬殺令」演Amir的Alex Wolff演出一名社工,和Lupita的互動也有趣。
最後電影還有三點值得嘉許﹕一是雖然片中的「紐約」是在倫敦搭建出來的,但不論是唐人街、地鐵或是其他建築,都讓人輕易聯想起紐約的各處地標,導演更堅持在紐約實地拍攝空中鏡頭,令故事更有當地的氣息;第二是片尾同Wim Wenders「新活日常」一樣,用上了 Nina Simone的「Feeling Good」收筆,兩者情感正好有共鳴;最後當然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