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方知養育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長大的。我很難想像那個時候的阿公阿嬤照顧我是什麼樣的,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有那麼多的需求,那時候的我乖嗎?好照顧嗎? 希望那時候的我沒有對阿公阿嬤的體力上造成負擔。但怎麼可能沒有?所以真的深深感謝阿公阿嬤對我的付出。 聽阿嬤說,小時候阿公會背著我走去家附近看鵝;阿嬤在晾衣服的時候,我會幫阿嬤拿衣架;從小我就很安靜,總是自己一個人靜靜坐在那裡看書。在我對幼年模糊的回憶裡,我也還依稀記得,阿公帶著我去公園玩盪鞦韆的情景。阿公對他的子女比較嚴肅,但對我總是帶著慈祥笑容。阿公是最疼我的,但我知道阿嬤也很疼我,有時候我不乖的時候雖然也會被責罰,但她卻會在半夜我睡覺的時候默默的幫我擦藥,標準的刀子嘴豆腐心。 阿公在我六歲的時候就過世了,我很想他,一直到現在還是。 我還記得阿公離世的那一天,阿公在家裡就像睡著一樣的離開了。那時候大家都很傷心,而我卻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我曾經想過,如果阿公能再活久一點,會是什麼樣呢?我的童年會不會有所不同?但感謝神,雖然失去了阿公,但我還是有阿嬤照顧我,而且阿嬤是真的真的辛苦了,因為她真的養育了我好長好長的時間,從我還是嬰幼兒的時候一直到青少女。 想對阿嬤說的話,真的好多好多......雖然就在幾年前,她也已經離開人世了,但服喪時的一切情景都還歷歷在目,成長過程中在阿嬤身邊的一切回憶我也不會忘記。家境並不很富裕,但每年過年一定給我買新衣;每年生日,總是會給我煮一碗長壽麵加蛋;阿嬤對我的成績不會很要求,但她教育了我品格,她也用她的生命教導我知足常樂;想念她爽朗的笑聲,想念和她一起看八點檔,想念和她一起過馬路,想念她的花媽髮型,想念她雖然常常會碎碎念,但其實總是每天都在掛念著她的兒孫們... 謝謝妳,阿嬤。謝謝你,阿公。 謝謝我的生命裡有你們。 謝謝你們給了我不輸給父母的愛。 有你們照顧的我,原來已經是何等的幸福。 謝謝你們給我安心的家。 我愛你們,我會永遠永遠記得, 那如此深厚,我無以回報的養育之恩。 那是這篇文章也無法道盡的情感與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時候的我非常喜歡唱歌。 在家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我們家的陽台,無拘無束的唱歌。阿嬤曾經說我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唱一整首八點檔的主題曲,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很多親人都曾經告訴我,我從小就喜歡唱歌,我想那應該可以確定我真的從小就喜歡唱歌吧XD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非常內向害羞的小孩(其實
用Google AI查了一下團媽的一天,出現以下的結果: 「團媽的一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早上:    * 查看各社群團購群組的訊息,了解最新商品資訊和團購活動。    * 挑選要開團的商品,並與廠商聯繫確認細節。    * 在社群團購群組發布團購訊息,宣傳商品和招募團員。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新聞連結: https://isp.ncl.edu.tw/rrc-tw/xcdoc/cont?xsmsid=0N355613765353063538&sid=0N355614790324860536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https://rrcils.ncl.edu.tw/nclr
人家說第一胎照書養,這話也許沒有錯,身為新手媽媽的我因為本身比較習慣看書,所以自從懷孕以後我就開始尋找適合的育兒書籍,這些是我自己讀過覺得不錯且實用的書,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是我懷孕時讀的書,真的對新手媽媽有很大的幫助。 那時候找了很多懷孕百科書籍,但最後我選擇這一本, 因為裡面圖文並茂以及按照懷孕
消失於部落格很久一段時間,是因為...我生小孩了~ 六月底孩子出生後,就一路忙到了現在,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孩子剛出生的前三個月真的很辛苦,日夜顛倒的,但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和那看著你所露出的甜蜜的笑容,心就足以被融化。 那麼先來記錄一下懷孕生產的心情吧☺️ 懷孕初期的三個月孕吐,食慾不佳,連刷
小時候的我非常喜歡唱歌。 在家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在我們家的陽台,無拘無束的唱歌。阿嬤曾經說我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唱一整首八點檔的主題曲,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很多親人都曾經告訴我,我從小就喜歡唱歌,我想那應該可以確定我真的從小就喜歡唱歌吧XD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非常內向害羞的小孩(其實
用Google AI查了一下團媽的一天,出現以下的結果: 「團媽的一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早上:    * 查看各社群團購群組的訊息,了解最新商品資訊和團購活動。    * 挑選要開團的商品,並與廠商聯繫確認細節。    * 在社群團購群組發布團購訊息,宣傳商品和招募團員。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新聞連結: https://isp.ncl.edu.tw/rrc-tw/xcdoc/cont?xsmsid=0N355613765353063538&sid=0N355614790324860536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https://rrcils.ncl.edu.tw/nclr
人家說第一胎照書養,這話也許沒有錯,身為新手媽媽的我因為本身比較習慣看書,所以自從懷孕以後我就開始尋找適合的育兒書籍,這些是我自己讀過覺得不錯且實用的書,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是我懷孕時讀的書,真的對新手媽媽有很大的幫助。 那時候找了很多懷孕百科書籍,但最後我選擇這一本, 因為裡面圖文並茂以及按照懷孕
消失於部落格很久一段時間,是因為...我生小孩了~ 六月底孩子出生後,就一路忙到了現在,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孩子剛出生的前三個月真的很辛苦,日夜顛倒的,但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和那看著你所露出的甜蜜的笑容,心就足以被融化。 那麼先來記錄一下懷孕生產的心情吧☺️ 懷孕初期的三個月孕吐,食慾不佳,連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對於孩子的關愛,要如何拿捏才不會過度,又不傷自己的心? 二個孩子都年過40, 但都未婚未嫁,這方面我倒是看得很開,也沒去探探他們既有的對象,有沒有要結婚的念想,一切隨緣。 家人,常常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情緒,現在的孩子,也不樂意說太多,心情好,什麽都好說,心情不好,還給妳白眼跟愛回不回的方式來相處
Thumbnail
不知不覺原來我已經認養一位小孩那麼久了。 我從來沒去認真思考過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會是如何,但我現在似乎明白了。 雖然只是認養,但每年的照片、每年的手寫信,都讓我感到很欣慰,很開心。甚至可以很驕傲的說:「看!我兒子長的帥吧!」 我曾經一度覺得反正我只要捐錢就足夠,小孩如何不重要,沒有感情隨時可以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對於孩子的關愛,要如何拿捏才不會過度,又不傷自己的心? 二個孩子都年過40, 但都未婚未嫁,這方面我倒是看得很開,也沒去探探他們既有的對象,有沒有要結婚的念想,一切隨緣。 家人,常常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情緒,現在的孩子,也不樂意說太多,心情好,什麽都好說,心情不好,還給妳白眼跟愛回不回的方式來相處
Thumbnail
不知不覺原來我已經認養一位小孩那麼久了。 我從來沒去認真思考過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會是如何,但我現在似乎明白了。 雖然只是認養,但每年的照片、每年的手寫信,都讓我感到很欣慰,很開心。甚至可以很驕傲的說:「看!我兒子長的帥吧!」 我曾經一度覺得反正我只要捐錢就足夠,小孩如何不重要,沒有感情隨時可以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