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2024/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感到習以為常,也因為我們認定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所以再怎麼認為他們有不適當的作為,都很難當面直指或予以批判,因為很可能換來的就是「不孝」的罵名,好似我們辜負了父母養育我們的恩情。


難道,在父母面前,我們都不能說真話嗎?也不能明白說出自己的感受嗎?如果說我們被教育要尊重他人,但為什麼父母可以不尊重子女的想法或決定呢?在作者羽茜的新書《家庭傷痕》中即點出了一個非常精確的用詞就是「功過相抵」,彷彿父母只要對我們做出任何不合理的對待而無法被合理解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完美的說詞來替父母開脫,因為生養子女的責任恩重如山而不容質疑


確實,在我自己成為母親之後,我也有感於光是對孩子日常的照顧與家務就讓人幾乎喘不過氣,更嚴重影響睡眠至今,但我認為對於多數父母而言,最難的其實還是在於用心去觀察並理解孩子,接著以對待一個「人」的方式去給予尊重。或許我們時常會聽到許多父母引以為傲地表示自己都以權威的方式教育孩子,並且以此去勸服其他父母也應該仿效,原因是「效果顯著」,白話一點說就是孩子連反抗都不敢反抗,甚至還會隱忍著眼淚,所以更讓權威型父母證實了心中所認定的教養方式是正確的,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真的愛孩子嗎?抑或只是為了方便控管呢?


羽茜在書中挑戰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也表明自己曾經接收到讀者反對的聲音,我認為會否認這個說法的人應該是曾經受過傷或是心中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這等於承認了父母不愛自己或自己並不愛孩子的殘酷現實,光是去承認這件事或許都會令人感到羞愧吧?羽茜在書中亦寫道對創傷的肯定,其實才能陪伴我們走出創傷,而且這些錯誤是應該要被提出來討論,而非隱匿當作未曾發生,我想這除了給足所有在家庭中受過傷的人們勇氣,也希望這本書的問世能陪伴更多在家庭關係中感到孤獨的人們。


我認為大眾對於家庭的期待不該只停留在血緣及照顧的層面,或許我們透過揭開這些傷疤而去理解到彼此的感受及需求才是維繫健康家庭氛圍的關鍵,而最需要開啟的第一步即是勇於表達內心感受以及願意接納的包容力。


我知道所謂的理想家庭或許太過不切實際,但越是更多人願意去分享這些深刻的傷痕,就越是有機會被攤在陽光底下討論,進而獲得被正視且省思的吧!


167會員
855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