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第二十:
示羅知縣 (孟弼):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雜念起時,但舉話頭。蓋話頭、如大火聚,不容蚊蚋螻蟻所泊。
舉來舉去,日月浸久,忽然,心無所之,不覺、噴地一發;當恁麼時,如人喫飯,喫到飽足處,自不生思食想矣。
千說萬說、曲說直說,只為羅孟弼、疑情不破。
他時後日,驀然,失脚蹋著鼻孔,妙喜忉忉怛怛、寫許多惡口,却向甚處安著?」
卷第二十一:
示徐提刑 (敦濟):
「大丈夫漢、決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緣,一等打破面皮性燥、豎起脊梁骨,莫順人情。
把自家平昔所疑處、貼在額頭上,常時,一似欠了人萬百貫錢,被人追索、無物可償,生怕被人恥辱;無急得急、無忙得忙、無大得大底一件事,方有趣向分。
千說萬說、直說曲說,只是為徐敦濟、生死疑根未拔。只教:就未拔處、看箇話頭: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行住坐臥,但時時提掇,驀然,噴地一發,方知:父母所生鼻孔、只在面上。
勉之!勉之!」
卷第二十二:
示妙心居士 (孫通判長文):
「既有決定志,必有決定、得入手時。且、哪箇是得入手時?噴地一發、心意識滅、絕氣息時是。
疑情未破,但只看箇古人入道底話頭,移逐日許多作妄想底心、來話頭上,則一切不行矣。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只這一字、便是斷生死路頭底刀子也。
妄念起時,但舉箇『無』字,舉來舉去,驀地,絕消息,便是歸家穩坐處也。此外、別無奇特。
前所云『難進底一步』,不覺、驀然過矣。」
卷第二十三:
示妙明居士 (李知省伯和):
「怕怖生死底疑根、拔不盡,百劫千生流浪、隨業受報,頭出頭沒、無休息時;苟能猛著精彩、一拔淨盡,便能不離眾生心、而見佛心。
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底心未忘,則是生死交加;但向交加處、看箇話頭:
僧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但將這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底心,移來『無』字上,則交加之心、不行矣;交加之心既不行,則疑『生死來去』底心、將絕矣。
但向欲絕、未絕處,與之廝崖,時節因緣到來,驀然,噴地一下,便了教中所謂:『絕心生死、止心不善、伐心稠林、浣心垢濁』者也。」
卷第二十四:
示知立禪人:
「昔,靈雲和尚、因見桃華、忽然悟道,有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葉落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溈山和尚、詰其所悟、與之符契,乃印可、曰:『從緣悟達,永無退失。」
卷第二十五:
答曾侍郎 (天游):
「但只存心於一處,無有不得底;時節因緣到來,自然築著礚著、噴地省去耳。
『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云:『須彌山。』
『一物不將來時,如何?』云:『放下著。』
這裏、疑不破,只在這裏參,更不必自生枝葉也。
若信得雲門及,但恁麼參,別無佛法指示人;若信不及,一任江北江南問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卷第二十六:
答陳少卿 (季任):
「往往,士大夫為聰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厭惡鬧處,乍被邪師輩指令靜坐,却見省力,便以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為極則。
某不惜口業、力救此弊,今稍有知非者。
願公只向疑情不破處參,行住坐臥、不得放捨。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這一字子、便是箇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
這刀子𣠽柄、只在當人手中,教別人下手不得,須是自家下手,始得。
若捨得性命,方肯自下手;若捨性命不得,且只管在疑不破處、捱將去,驀然,自肯捨命一下,便了;那時,方信:『靜時便是鬧時底、鬧時便是靜時底,語時便是默時底、默時便是語時底』,不著問人,亦自然不受邪師胡說亂道也。
至禱!至禱!」
卷第二十八:
答呂舍人 (居仁):
「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話頭不破,則且就上面、與之廝崖。
若棄了話頭,却別去文字上起疑、經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
第一不得、向舉起處承當,又不得思量卜度;但著意、就不可思量處思量,心無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見倒斷也。
又,方寸若鬧,但只舉『狗子無佛性』話。
佛語、祖語、諸方老宿語,千差萬別,若透得箇『無』字,一時透過,不著問人;若一向問人:佛語又如何?祖語又如何?諸方老宿語又如何,永劫無有悟時也。」
答呂郎中 (隆禮):
「若不早著忙,臘月三十日、如何打疊得辦?聞左右、邇來亦忙,只這著忙底,便是臘月三十日消息也。
『如何是佛?』『乾屎橛。』
這裏不透,與臘月三十日何異?
肯回頭轉腦、向自己脚跟下、推窮:『我這取富貴底,從何處來?即今受富貴底,異日、却向何處去?』
既不知來處、又不知去處,便覺心頭迷悶;正迷悶時,亦非他物,只就這裏、看箇話頭:
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
但舉此話,忽然,伎倆盡時,便悟也。
切忌尋文字引證,胡亂摶量註解;縱然註解得分明、說得有下落,盡是鬼家活計。
疑情不破,生死交加;疑情若破,則生死心絕矣。
生死心絕,則佛見法見、亡矣;佛見法見尚亡,況復更起眾生煩惱見耶?
但將迷悶底心,移來『乾屎橛』上,一抵、抵住,怖生死底心、迷悶底心、思量分別底心、作聰明底心、自然不行也。
覺得不行時,莫怕落空,忽然,向抵住處、絕消息,不勝慶快平生。
得消息絕了,起佛見、法見、眾生見,思量分別、作聰明、說道理,都不相妨。
日用、四威儀中,但常放教蕩蕩地,靜處、鬧處,常以『乾屎橛』提撕,日往月來,水牯牛自純熟矣。
第一不得、向外面別起疑也,『乾屎橛』上疑破,則恒河沙數疑、一時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