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上架【CouchSomething】EP3: Danny -「為女友去北韓的澳洲人」

新片上架【CouchSomething】EP3: Danny -「為女友去北韓的澳洲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片上架!

歡迎來到【CouchSomething】第三集!

【CouchSomething】EP3: Danny -「為女友去北韓的澳洲人 Aussie Went North Korea for Ex」

歡迎來到【CouchSomething】第三集!本集邀請到Danny,跟Darcy一樣我們在台南相遇。儘管因為他的「澳性」,這是最悠哉的一集,但他漫遊亞洲和前往俄國最東的超長里程,完全改變了他。

除此之外,本集更加入兩國人互相推薦景點的特別段落,跳入沙發加入我們吧!

Welcome to CouchSomething Ep.3! We're joined by Danny, a true Aussie cruising in Tainan. His "Aussiness" made this episode the cruisiest one, but that's what made him go through Asia and Russia, which changed him completely.

這個節目蒐集各種旅行故事,有各種旅行基因的人,在「一張沙發」上,談談東西、談東談西、彼此啟發,也希望啟發你從沙發上站跳起來,用雙腳和旅途更認識自己的衝動!

CouchSomething invites travelers to chat a "Couch"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on the go. This series invites you to jump in the Couch with us and get motivated by the travelers' Something!


關於【CouchSomething 沙發聊天室】

我是Homeless Cosmopolitan,歡迎來到【CouchSomething】-- 「在一張couch上,聊聊something」

I'm Homeless Cosmopolitan, and welcome to CouchSomething -- "That's Something, on a Couch."

也歡迎來Homeless Cosmopolitan在Vocus方格子上的部落格和我的工作室Studio WKL,看看我在澳洲打工度假三年多的冒險和收穫,或者其他的精彩作品: https://vocus.cc/salon/HomelessCosmop...

Do visit my Studio to read more about my own exciting and unforgettable travel stories: https://vocus.cc/salon/HomelessCosmop...

以及我的實驗podcast(播客),包含CouchSomething的聲音訪談系列: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

And my podcast on Spotify where you can find the audio versions of CouchSomething: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


#couchsurfer #Couchsomething #旅行 #Studiowkl #走吻學工作室 #沙發客 #沙發聊天 #旅行人格 #travel #couchsurfing #為愛出發 #沙發 #出走 #流浪 #旅人 #台灣 #台南 #Taiwan #traveler #world #worldtravel #backpacking #Canada #StepInn #kualalumpur #digitalnomad

內容總結
澳洲
4
/5
avatar-img
Homeless Cosmopolitans' 實驗沙龍
4會員
78內容數
這是實驗室,歡迎各位Homeless Cosmopolitans,意指「無家可歸的國際客」。在文字裡無家可歸是很正常的,就如同我自己從不喜歡有家可歸。這是一種人生狀態、這是一種生活模式、這裡只在乎:【不做選擇跟做出選擇有著同等的高尚】。 這裡是我個人創作工作室Studio WKL--走吻學工作室--的一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人有時候無法鎖定自己的目標,會覺得耳邊很多聲音,親朋好友、社會同儕、社群媒體的聲芸芸、……,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哪些好像又跟某些矛盾衝突,好煩。 事實是,你聽從的建議通常是建議背後的情緒記憶和情感因素,而不是建議本身與你需求的貼合度。 譬如說你會說你媽媽反對你去國外發展,但你媽媽「從來沒
Garyvee 是我近期 reel 中最常出現的 feed -- 對不知道的人講一下:英文是我平日、吸收資訊、工作、溝通用的語言,所以看不順眼英文的可以自行迴避或者閉嘴,相對的如果你對生活英文化、視野國際化有興趣讀我的文章這很好的機會 -- 今天一早看到一則feed,一開始就很聳動:"if you
別再問天生是冒險者的人:你是不是還在找方向?「無方向就是我的方向。你有聽過有方向的「冒險」嗎?沒有吧?就算有,【多無聊】?看著我風霜擂雨的眼珠--看更深點--你真的認為,無聊--會是我的【方向】嗎?」我理解像我這樣的人確實不多,而對方只是不敢承認:你嚇到我了。繼續閱讀。
很多人有時候無法鎖定自己的目標,會覺得耳邊很多聲音,親朋好友、社會同儕、社群媒體的聲芸芸、……,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哪些好像又跟某些矛盾衝突,好煩。 事實是,你聽從的建議通常是建議背後的情緒記憶和情感因素,而不是建議本身與你需求的貼合度。 譬如說你會說你媽媽反對你去國外發展,但你媽媽「從來沒
Garyvee 是我近期 reel 中最常出現的 feed -- 對不知道的人講一下:英文是我平日、吸收資訊、工作、溝通用的語言,所以看不順眼英文的可以自行迴避或者閉嘴,相對的如果你對生活英文化、視野國際化有興趣讀我的文章這很好的機會 -- 今天一早看到一則feed,一開始就很聳動:"if you
別再問天生是冒險者的人:你是不是還在找方向?「無方向就是我的方向。你有聽過有方向的「冒險」嗎?沒有吧?就算有,【多無聊】?看著我風霜擂雨的眼珠--看更深點--你真的認為,無聊--會是我的【方向】嗎?」我理解像我這樣的人確實不多,而對方只是不敢承認:你嚇到我了。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