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討論區】#11│任務結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終於等到了方格子官方改善原有討論區的功能,詳情請見:公告|討論區與貼文功能更新預告

感覺我有點神預言!哈!原本開這個【偽討論區】的房間,主要是解決官方設定的討論區的字體太小問題,因為,主要閱讀方格子方式是使用手機的我,字體太小又長篇幅的文章會讓我眩暈,以至於大家在討論區的文章,我幾乎都無法觀看。

終於昨日官方宣布要將"討論區"轉為一個房間,真的太開心了!所以我這個【偽討論區】即將走入歷史,即將任務結束!!

未來配合官方改變,這個【偽討論區】的內容會跟著轉到官方版本的"討論區"內喔~

下次見面就會是在官方版本的討論區內喔~

期待再相見~

avatar-img
72會員
159內容數
人生中的每個身份猶如在不同的宇宙,這些宇宙可能重疊可能平行,當每個宇宙產生變化,都將牽動著其他宇宙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玖伊氏的多重宇宙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創作者們、格友們,應該已經在昨天(2024/08/08)的方格子 vocus官方公告,知道討論區即將改版的事情。在八月下旬,沙龍的討論區就會有巨大的變化,且很可能帶動方格子生態大幅轉變。 而我個人認為,這一次的更新,對於小眾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與助益。
Thumbnail
希望方格子會越來越多人使用!。:.゚ヽ(*´∀`)ノ゚.:。
Thumbnail
近期方格子更新了「關於頁面全新升級」功能,格友們使用了嗎? 為搭配這次介面的更新,方格子推出首次的沙龍社群活動,讓你在社群上串連新格友們加入你的沙龍,完成以下簡單的步驟,就有機會獲得方格子的專屬曝光推薦,來看看怎麼參加活動吧~
因為看到格友在方格子沙龍的發文。 想到了自己這篇,三週前在Threads的發文。 並沒有要拿方格子和Threads之類的SNS相比,各個平台有其特色和優缺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和善加利用,都會是加分。 內文直接複製過來就不修改了: 『我在方格子近期的兩篇瞎聊 我知道自己的追蹤人數和沙龍
Thumbnail
文章更新頁面升格沙龍後原專題區無法新增圖片,之後更新文章會轉為同方格子的沙龍區囉 https://vocus.cc/salon/naturelake/room/naturelake0331
Thumbnail
方格子是不是怪怪的? 稍早幾乎當住無法登錄或是一直被退出,用了兩支手機都一樣。 有些頁面像是方格子沙龍顯示錯誤。 留言區空白一片,也看不到按讚格友😳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初體驗:向大家報告最近我使用方格子在以下兩方面的改變,(1)閱讀格友的文章和與格友互動,及(2)準備和發放自己的文章。這些體驗讓我反思如何分配時間並適應這新的互動模式。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方格子的創作者們、格友們,應該已經在昨天(2024/08/08)的方格子 vocus官方公告,知道討論區即將改版的事情。在八月下旬,沙龍的討論區就會有巨大的變化,且很可能帶動方格子生態大幅轉變。 而我個人認為,這一次的更新,對於小眾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與助益。
Thumbnail
希望方格子會越來越多人使用!。:.゚ヽ(*´∀`)ノ゚.:。
Thumbnail
近期方格子更新了「關於頁面全新升級」功能,格友們使用了嗎? 為搭配這次介面的更新,方格子推出首次的沙龍社群活動,讓你在社群上串連新格友們加入你的沙龍,完成以下簡單的步驟,就有機會獲得方格子的專屬曝光推薦,來看看怎麼參加活動吧~
因為看到格友在方格子沙龍的發文。 想到了自己這篇,三週前在Threads的發文。 並沒有要拿方格子和Threads之類的SNS相比,各個平台有其特色和優缺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和善加利用,都會是加分。 內文直接複製過來就不修改了: 『我在方格子近期的兩篇瞎聊 我知道自己的追蹤人數和沙龍
Thumbnail
文章更新頁面升格沙龍後原專題區無法新增圖片,之後更新文章會轉為同方格子的沙龍區囉 https://vocus.cc/salon/naturelake/room/naturelake0331
Thumbnail
方格子是不是怪怪的? 稍早幾乎當住無法登錄或是一直被退出,用了兩支手機都一樣。 有些頁面像是方格子沙龍顯示錯誤。 留言區空白一片,也看不到按讚格友😳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初體驗:向大家報告最近我使用方格子在以下兩方面的改變,(1)閱讀格友的文章和與格友互動,及(2)準備和發放自己的文章。這些體驗讓我反思如何分配時間並適應這新的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