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 的「聯邦宇宙」是什麼東西? 加入真的有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聯邦宇宙」是一個新興的社交網路概念,

主要功能是讓「不同社交平台」的內容可以互相交流,

希望打造一個開放、互通的社交媒體生態


聯邦宇宙的特點

內容觸及更廣:貼文可在多個兼容的社交平台上被看到

跨平台互動:兼容平台的用戶可以直接互動,不受平台限制

用戶數據可移動:用戶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容和受眾,隨時轉移到其他平台


例如在 Threads 發文,Tumblr 、Mastodon、Pleroma、PeerTube、Misskey ...

其他社交平台也能看到


優點: 內容會發到各大平台,增加曝光

缺點: 內容會散到各大平台,較難管理


Q: 加入「聯邦宇宙」有用嗎?

A: 台灣用戶使用的話,目前是沒什麼用,

因為其他有加入聯邦宇宙的平台,台灣人幾乎都沒再用,

一些重要的社群平台,例如 X、Reddit,都沒有加入聯邦宇宙。


歡迎追蹤,一起累積行銷知識

與您分享台灣行銷代理商的真實日常&行銷知識 - 「用心服務每位客戶,滿足客戶所有客製化行銷需求,我們的服務理念。」 業界17年專業數位行銷公司,有別於市面行銷公司,我們不做外包廠商,要做「專屬於您品牌」的兼職行銷團隊! 專營「品牌知名塑造、數位廣告操盤、社群內容經營、數據分析追蹤、Martech科技行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根據 Editorial Link 的研究指出, 在 Google 今年三月進行「搜尋排名」演算法更新後 大量出售反向連結的網站,全部遭到處罰 ( 出售反向連結意思,你付錢給他,他就在他的網站上, 放入你的網站連結引薦你,可增加你的 SEO 排名 ) 甚至可看到一些
(1) 第三方 Cookie 被各家瀏覽器禁用 這導致臉書無法跨網域追蹤使用者,誰在哪個網站產生了轉換,越來越追蹤不到 (2) 臉書像素遭到多個瀏覽器和 Ad Block 封鎖 如果像素被封,表示投放廣告時,無法收集完整的轉換數據,到廣告帳號, 數據流失後,會讓帳號的機器
​曾聽行銷前輩形容過 ​ 受眾 是 target ​ 銷售 是 陸戰 行銷 是 空戰 口碑 是 海戰 ​ 業務 是 坦克 客服 是 情報員 代言人 是 軍艦 行銷人 是 戰機 行銷工具 是 導彈 行銷主管 是 空軍司令部 ​ 產品 是 軍事科技水平 品牌 是 核武
(1) Meta 專員多半沒有廣告投放的實戰經驗 (2) 很多專員並非具有行銷背景 (3) 多數的專員回答問題時,只是閱讀公司內部文檔 (4) 最常給出的建議是,合併廣告組合、增加廣告預算 但這樣會變成,失去測試機會,用錢解決問題 (5) 專員要聯絡的帳戶數量太多,
幫你提升 ROAS、也幫你提升轉換數量 有質也要有量 在廣告投放中有個基本的常識 就是「質與量」是成反比的 常常當廣告的 ROAS 很高時 就會煩惱,轉換量有點少 然後就會開始「加碼」廣告預算 而當獲得很多轉換的時候, 又會煩惱,ROAS 怎麼變這
(1) 收集用戶名單,例如 Email 和手機,未來可做廣告受眾再行銷,例如 FB 廣告、GDN 廣告、Email發送。 (2) 在網站追蹤中,用 GTM 實施「增強型轉換」,讓每一個轉換數據發送時都帶有第一方數據,能讓轉換追蹤更精準,減少受 Cookie 政策的影響。 (3)
根據 Editorial Link 的研究指出, 在 Google 今年三月進行「搜尋排名」演算法更新後 大量出售反向連結的網站,全部遭到處罰 ( 出售反向連結意思,你付錢給他,他就在他的網站上, 放入你的網站連結引薦你,可增加你的 SEO 排名 ) 甚至可看到一些
(1) 第三方 Cookie 被各家瀏覽器禁用 這導致臉書無法跨網域追蹤使用者,誰在哪個網站產生了轉換,越來越追蹤不到 (2) 臉書像素遭到多個瀏覽器和 Ad Block 封鎖 如果像素被封,表示投放廣告時,無法收集完整的轉換數據,到廣告帳號, 數據流失後,會讓帳號的機器
​曾聽行銷前輩形容過 ​ 受眾 是 target ​ 銷售 是 陸戰 行銷 是 空戰 口碑 是 海戰 ​ 業務 是 坦克 客服 是 情報員 代言人 是 軍艦 行銷人 是 戰機 行銷工具 是 導彈 行銷主管 是 空軍司令部 ​ 產品 是 軍事科技水平 品牌 是 核武
(1) Meta 專員多半沒有廣告投放的實戰經驗 (2) 很多專員並非具有行銷背景 (3) 多數的專員回答問題時,只是閱讀公司內部文檔 (4) 最常給出的建議是,合併廣告組合、增加廣告預算 但這樣會變成,失去測試機會,用錢解決問題 (5) 專員要聯絡的帳戶數量太多,
幫你提升 ROAS、也幫你提升轉換數量 有質也要有量 在廣告投放中有個基本的常識 就是「質與量」是成反比的 常常當廣告的 ROAS 很高時 就會煩惱,轉換量有點少 然後就會開始「加碼」廣告預算 而當獲得很多轉換的時候, 又會煩惱,ROAS 怎麼變這
(1) 收集用戶名單,例如 Email 和手機,未來可做廣告受眾再行銷,例如 FB 廣告、GDN 廣告、Email發送。 (2) 在網站追蹤中,用 GTM 實施「增強型轉換」,讓每一個轉換數據發送時都帶有第一方數據,能讓轉換追蹤更精準,減少受 Cookie 政策的影響。 (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Threads是現今台灣最熱門的社群平台,每天都有素人文章爆紅,打破原有的社交圈,將各式各樣年齡層關注的議題、話題推薦給你,簡單來說台灣人聚集在這裡、消費者在這裡、年輕人的話題也在這裡!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關於流量這些拙見部分是發表在自己的Threads。 1.按讚自己感興趣的發文,追蹤喜歡的脆友,形成自己想要的脆生態圈。 2.發文若有很多人留言、轉發,則能進而達到推播成為瀏覽率、流量等。 我覺得Threads的演算法有點類似臉書社團,畢竟都是隸屬META,每個人都像是單人社團,當A脆友在B脆友的
Thumbnail
 【AI整理Threads的優點】還沒被文字獄跟詐騙洗禮的園地,公司還是META,以後就不知道了,現況還OK。發長文跟連結也不至於降觸及。 1. 專注性: Threads 專注於特定主題,使其更適合深入討論和互動。用戶可以創建群組來討論特定的興趣或話題,並邀請朋友和關注者加入。這使得 Thr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回頭看看,自己也陸續打下不少文字,有時只是單純想寫些生活的形狀,試著將色香味帶入至閱讀者的眼前,有時只是紀錄一些靈光乍現的感受,寫完就與它告別了、和解了。 當然我也經常想著,有些訊息該如何傳達給完全和我生活圈不同的人,不過似乎有點難。 昨日看著商周的報導短影音對現代人習慣的改變: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Threads是現今台灣最熱門的社群平台,每天都有素人文章爆紅,打破原有的社交圈,將各式各樣年齡層關注的議題、話題推薦給你,簡單來說台灣人聚集在這裡、消費者在這裡、年輕人的話題也在這裡!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關於流量這些拙見部分是發表在自己的Threads。 1.按讚自己感興趣的發文,追蹤喜歡的脆友,形成自己想要的脆生態圈。 2.發文若有很多人留言、轉發,則能進而達到推播成為瀏覽率、流量等。 我覺得Threads的演算法有點類似臉書社團,畢竟都是隸屬META,每個人都像是單人社團,當A脆友在B脆友的
Thumbnail
 【AI整理Threads的優點】還沒被文字獄跟詐騙洗禮的園地,公司還是META,以後就不知道了,現況還OK。發長文跟連結也不至於降觸及。 1. 專注性: Threads 專注於特定主題,使其更適合深入討論和互動。用戶可以創建群組來討論特定的興趣或話題,並邀請朋友和關注者加入。這使得 Thr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回頭看看,自己也陸續打下不少文字,有時只是單純想寫些生活的形狀,試著將色香味帶入至閱讀者的眼前,有時只是紀錄一些靈光乍現的感受,寫完就與它告別了、和解了。 當然我也經常想著,有些訊息該如何傳達給完全和我生活圈不同的人,不過似乎有點難。 昨日看著商周的報導短影音對現代人習慣的改變: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