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隱藏在城市的『在地』藝術:人孔蓋設計的魅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是否曾偶然停下腳步時留意到路面上的人孔蓋?它們不僅僅是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還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等待著被發現和欣賞。

人孔蓋設計的魅力在於它們的多樣性和地方特色。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故事,而這些都可以在那些不起眼的圓形金屬蓋子上找到。從傳統的東亞建築元素到現代的抽象藝術,每一個人孔蓋都是一個小小的藝術品,反映了當地有名的景觀、文化或歷史。動畫大國日本就有許多像多啦A夢、寶可夢、原子小金剛,吉卜力等的人孔蓋。臉書也有人孔蓋的社團讓同好們分享自己的珍藏。

第一次發現人孔蓋上的設計是大學時代去日本旅行的時候,從此每次拜訪新的地點,除了當地的市場之外,人孔蓋的設計是另一個我認識城市的視角。拍攝和收集人孔蓋設計的過程就像是一場城市探險。你可以漫步在街頭巷尾,尋找或不經意發現那些隱藏在角落裡的寶藏。即使是在同一個城市,每當你發現一個新的圖案,總會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這不僅僅是對藝術的欣賞,更是一種對城市的探索和了解。

最近,再熟悉不過的馬路上,我發現了一個以前未曾注意的人孔蓋圖案,隨手拍下,也引起我的好奇,北投與獅子有何關聯?回家一查才發現這個設計是2022年“台北蓋水”系列作品之一:『百年浴場,北投獅吼』。原來北投曾譽為『獅穴』,北投獅全盛時期有20個獅團呢!

這是個不麻煩的興趣,非常輕鬆且隨意。完全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技巧,只需要一部手機(古早以前則是從一台傻瓜相機開始拍起)和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與朋友一起,你都可以隨時隨地開始這場探險。更棒的是,這些照片可以成為你旅行記憶的一部分,讓你在回顧時重溫那些美好的瞬間。

對於我來說,這個興趣還有一層特別的意義。每當我發現一個新的設計,我都會拍下來,作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小亮點。這些照片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我與在地或旅遊城市的一種連結。它們提醒我,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裡,也能找到美麗和驚喜。

人孔蓋是幾乎所有國家都具備的基礎設施,從亞洲、美洲到歐州; 城市到鄉村,我曾為許多有趣的人孔蓋設計拍照留念(加上我的腳丫子)。每個地方的人孔蓋都帶有獨特的文化印記,讓人不禁想要探索更多。

所以,下次當你走在街上時,不妨低頭看看那些人孔蓋。也許你會發現一個獨特的設計,讓你對身處的環境有另一種認識。誰知道呢?也許你會像我一樣,愛上這個探索隱藏在城市的在『地』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y的生命多重宇宙
12會員
9內容數
從社工、法律到金工,再回歸為法律事務的旅程。然而,旅程中從未改變的角色是一位母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華山文創園區 華山文創園區位於台北市,是一個融合藝術、文化、創意和歷史的空間。當我們漫步在這片草原上,立刻被各種創意十足的裝置藝術所吸引。 金屬結構 我選擇一處稍微安靜的角落,展開了我的速寫本。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金屬結構,像是一個抽象的動物形象。這個裝置藝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光影交錯,讓人目不轉
Thumbnail
華山文創園區 華山文創園區位於台北市,是一個融合藝術、文化、創意和歷史的空間。當我們漫步在這片草原上,立刻被各種創意十足的裝置藝術所吸引。 金屬結構 我選擇一處稍微安靜的角落,展開了我的速寫本。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金屬結構,像是一個抽象的動物形象。這個裝置藝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光影交錯,讓人目不轉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Thumbnail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Thumbnail
集結22位藝術家近百件作品,藉由傳統園林學中的「透景線」佈局概念,以生機萬物與崇偉自然的「遠景」,平視歷史進程、地景變遷、族群認同之「中景」,最後回到內在衝突、夢靨、妄念與慾望等「近景」,意識形態濃厚的策展,雖然概念我並不十分理解,但有好幾件藝術作品都讓我覺得十分驚豔,從頭到尾仔細的觀看了兩次。
Thumbnail
集結22位藝術家近百件作品,藉由傳統園林學中的「透景線」佈局概念,以生機萬物與崇偉自然的「遠景」,平視歷史進程、地景變遷、族群認同之「中景」,最後回到內在衝突、夢靨、妄念與慾望等「近景」,意識形態濃厚的策展,雖然概念我並不十分理解,但有好幾件藝術作品都讓我覺得十分驚豔,從頭到尾仔細的觀看了兩次。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