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素材時要避嫌的一些小細節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590369

之所以會被發現是被網友捉包說牆面的使用圖庫(二十四孝)連簡體字都沒有改,才上網查到來源疑似是中國網站的免費圖庫,但是這個案子的設計費用以及版權費都給了30萬,所以如果有用到免費圖庫的話就是不合法了。

不過網友給的這個圖片其實不是大陸的免付費網站的圖,pngtree.com是合法的訂閱付費網站,他也有個人會員以及企業會員的部份,我想如果承包商有付費的話那麼也不能說他們用的是免付費中國網站的素材。

但是這個案子不是被對岸的人發現的,而是網友自己看到這個圖庫上面的簡體字都沒有改才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我心想,這個接手對稿的政府官員也太粗心了,除了施工廠商以及設計師怎麼都沒有人發現說這案子的圖庫是用到簡字呢?不知道是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嗎?還是大家都心存僥倖呢?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警惕就是,因為網路很方便,不管你從哪個網站下載的素材,都很容易被人家用手機以圖搜圖,去查到你使用的素材的來源。

還有就算你買了合法的圖庫,你也要看你使用的圖的權限是否為商用版,但是商用版的圖都很貴,如果不是一個費用足夠的案子,基本上幾張圖的商用授權費用有時就可以抵一個設計案了。

這個設計案犯的錯,第一個就是直接原封不動的使用素材,素材完全沒有做任何的調整。基本上政府的標案都是有主題的,你必須要按照主題去做設計,素材只能是輔助而己,如果素材直接拿來用就會很容易被捉包。我想到以前有一位名設計師她設計一個車廂用的是山貓的圖庫,但素材沒做什麼修改就說是石虎後來也是被網友捉包了,更何況她還是有設計主題的。更何況石虎在台灣也是一個很敏感的議題,所以這部份也是要非常小心的。

第二個素材的簡體字沒有改成繁體字,我想這就是會被變成箭耙的主要原因了;不管你買什麼國家的圖庫,但是簡體字在目前的台灣是很敏感的問題,所以這個絕對要避免。

第三個是完全沒有牆面設計,如果以30萬元的設計費用來說是很說不過去的,因為這案子規定要做打卡牆,所以一定要有一點美感,但就算沒有美感也要有一點努力設計過的感覺,但這個牆面一點都沒有努力設計過的感覺,才會讓民眾詬病。

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政府的設計案很喜歡找插畫家做主視覺的設計,因為插畫家的畫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版權一定都是原創的,才不會跟有些圖庫的素材撞圖。

而這也是我自己要小心謹慎的地方,接的案子越大,自己的原創度都要夠高,才不會讓人家覺得這個視覺似曾相識,而提出質疑。雖然說設計師都要使用素材的,但還是要好好遵守使用的規範才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tomi
71會員
150內容數
在家工作的平面設計師,喜歡孤獨大過熱鬧,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生活節奏,很喜歡帶筆電在咖啡店寫作;有許多的心情以及故事想寫出來分享,寫下來才會覺得踏實。
Hitomi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接案線上課的同學有人在問說,跟客戶報價時,需要問客戶預算還是要直接報價呢? 因為他害怕報了價之後客戶就消失了,所以想問客戶他們的預算有多少,他報價比較好報。 對於剛接案的設計師來說,如何定價真的是比較困難。 因為設計師大多都專注在作品上,但是對於如何對自己產品定價,往往都是取決於跟設計無關的經
2025/04/26
接案線上課的同學有人在問說,跟客戶報價時,需要問客戶預算還是要直接報價呢? 因為他害怕報了價之後客戶就消失了,所以想問客戶他們的預算有多少,他報價比較好報。 對於剛接案的設計師來說,如何定價真的是比較困難。 因為設計師大多都專注在作品上,但是對於如何對自己產品定價,往往都是取決於跟設計無關的經
2025/04/14
之前上了一個線上課程,在教我們怎麼製作作品集,在作品集的首頁講師希望我們放上照片;製作作品集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度,所以講師給的範例是放上了精美的形象照片。 說到要拍形象照片,通常第一個都會想到要找一間攝影公司去拍,我之前拍證件照時也有找一些韓系的撮影公司,他們拍照片真的相當專業也知道護
Thumbnail
2025/04/14
之前上了一個線上課程,在教我們怎麼製作作品集,在作品集的首頁講師希望我們放上照片;製作作品集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度,所以講師給的範例是放上了精美的形象照片。 說到要拍形象照片,通常第一個都會想到要找一間攝影公司去拍,我之前拍證件照時也有找一些韓系的撮影公司,他們拍照片真的相當專業也知道護
Thumbnail
2025/04/07
平面設計師 前陣子看到一個報導,說是8年內會被AI取代的行業,其中第11名就是平面設計師。 但也有些報導是說到平面設計師因為是靠創意的,而需要靠創意的職業是比較不會被取代的,所以平面設計師這個工作到底會不會被AI取代,也都各說各話;但是這樣的報導出來是會讓人恐慌的。 我推論出來的結果是,低
Thumbnail
2025/04/07
平面設計師 前陣子看到一個報導,說是8年內會被AI取代的行業,其中第11名就是平面設計師。 但也有些報導是說到平面設計師因為是靠創意的,而需要靠創意的職業是比較不會被取代的,所以平面設計師這個工作到底會不會被AI取代,也都各說各話;但是這樣的報導出來是會讓人恐慌的。 我推論出來的結果是,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博物館 在描述這次的繪畫時,顯示出了一種自我反思和學習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提醒了你,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犯下錯誤。巴洛克風格的台灣博物館建築確實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那些支撐著大門的柱子,它們是整個建築的重要特徵。在畫錯了柱子的數量後,你沒有立刻選擇放棄,而是意識到這個錯誤帶來的教訓。
Thumbnail
台灣博物館 在描述這次的繪畫時,顯示出了一種自我反思和學習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提醒了你,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犯下錯誤。巴洛克風格的台灣博物館建築確實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那些支撐著大門的柱子,它們是整個建築的重要特徵。在畫錯了柱子的數量後,你沒有立刻選擇放棄,而是意識到這個錯誤帶來的教訓。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作者: 朱月華‧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19/12/07
Thumbnail
作者: 朱月華‧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19/12/07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如果你是位被劃入都市更新單元的居民,好不容易等到所有居民百分之百同意都更,並且走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取得建造執造、拆除執照、點交、搬遷等過程,而上述這些過程大約走了9年。突然,一夕之間,都更地區被提報為文化資產,短短4個月,都更單元內的某棟建築被認定為市定古蹟。原先都更的規劃設計全
Thumbnail
  如果你是位被劃入都市更新單元的居民,好不容易等到所有居民百分之百同意都更,並且走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取得建造執造、拆除執照、點交、搬遷等過程,而上述這些過程大約走了9年。突然,一夕之間,都更地區被提報為文化資產,短短4個月,都更單元內的某棟建築被認定為市定古蹟。原先都更的規劃設計全
Thumbnail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Thumbnail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