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著大家都極力推薦來自藤本樹同名漫畫改編動畫電影——《驀然回首》(日:ルックバック ,英:Look Back),此電影上映期間好評不斷,甚至出現幾乎零負評的現象,這個只有短短58分鐘講述兩位愛畫畫少女的故事,到底在闡述些什麼呢?大家看完電影後共同分享的心得都是滿滿的感動,或是在電影當中哭了多少次,這也不禁讓我好奇這部電影的神秘之處。
趁著假日,也跟著久違出門的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自然選了佳評如潮的《驀然回首》來看。電影開門見山的說明藤野是一位喜歡畫畫且創作故事(四格漫畫)的四年級小學生,每一陣子在學校發放的期刊裡都一定會出現藤野的四格漫畫,藤野的漫畫總會逗得班上同學哈哈大笑,身旁的老師、同學都覺得藤野的才華一定會讓她在未來成為很厲害的的漫畫家,藤野自己也沾沾自喜的說,自己在漫畫創作上沒有花太多時間,四格漫畫三兩下就可以解決了。
有一天老師問藤野能不能空出一點空間讓足不出戶的京本也可以投稿漫畫,藤野對讓出一些空間給他人投稿漫畫也有些不情願的說,她不相信一個門外漢能畫出什麼驚人的東西。在京本出現以前,藤野可以享受周圍所有人的讚美,但直到京本出現以後,藤野的世界出現了變化,大家收到最新期刊不再是稱讚藤野畫的有多棒,而是將讚許轉向了京本。這讓藤野大受打擊,讓她下定決心要好好練習畫角色,買了很多繪圖教學的書,也畫完了很多的素描簿,當練到小六快畢業的時候,好不容易練了一個成果,結果大家的反應還是一樣,都還是覺得京本畫的比較好看,於是藤野冒出了一句話:「我放棄畫畫了。」
✍️
看到這裡,電影體感明明才剛開始幾分鐘而已,我卻忍不住落下了淚水。我自己也是從小愛畫畫的小孩,為了讓繪畫技巧更精進,進了全台首屈一指的美術學校,在進來這所美術學校以前我也是像藤野一樣,享受著周圍同學、親人、老師的讚美,但是進來美術學校之後,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家都比自己厲害許多倍,當時我堅信自己靠後天努力勤奮練習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現實的一部份是,即使投入再多努力也不一定會如願以償。在校期間後兩年過得不是很快樂,然後我在社群網站上發佈自己的作品,tag了一堆hashtag,觸及率也沒什麼起色,人際關係也出了點狀況,當這些事聚在一起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有點撐不下去了,甚至有在考慮要不要放棄畫畫這件事。
之前看別人的心得分享,藤野乍看之下好像是為了別人的讚美而畫畫,後面大家把讚美對象轉移到京本身上時,藤野感受到大家的目光已不在她身上,便索性說了:「我要放棄畫畫」這件事,但之後又因京本的極度崇拜(甚至京本請藤野在自己的衣服上簽名),重新燃起了希望,最後成了一起畫漫畫的最佳拍檔,其實藤野畫漫畫並不是為了他人的一句句讚賞而畫,或許藤野只想要跟一位與她一起分享畫漫畫樂趣的知音。
電影後面發生了劇情轉折,悲劇發生,在感到充滿遺憾、悔恨以及悲傷的時候,以為故事好像來到了終點,但是故事後卻又再透過四格漫畫、一張長條的空白紙張,劃出了令一種結局,另一種平行時空裡的可能性。有時候回頭看看,就像驀然回首那樣,藤野在結尾找到她繼續畫漫畫的那個原點。
✍️
看完電影的時候,我忽然覺得自己跟藤野很像,剛開始矇矇懂懂不太懂自己是為什麼而畫,或許一開始總是認為別人的讚美才是我們繼續創作的動力,但是到後來大家轉移注意力之後,自己有一種不再被關注的失落感,想要再更加精進讓自己變得更好,自然大家就會再次注意到我,但是現在想想,這樣反覆的狀況只會讓自己的狀況越來越糟糕,反而沒辦法專注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
不過,長大後逐漸地不會在乎他人的讚美,反倒是我喜歡聽他們私底下跟我說,我哪一天的貼文讓他們今天行情好許多,或是哪一天的貼文逗的他們捧腹大笑,如這般與我分享心得,令人感到開心。同時也覺得與其要每個人都同意我的作品,我更喜歡他們與我分享他們的想法和回饋,以及他們有可能在我的創作中獲得什麼欣慰感、讓人會心一笑的故事,這樣不為誰特別而做的創作,也會帶來一些他們的回饋,我覺得這才是我創作真正的目的。
《驀然回首》這一部電影對我來說共鳴度很高,在電影當中彷彿看到自己的模樣,也為了裡面的畫面而感動,再搭配好聽到不行的音樂,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感到徬徨的時候,驀然回首,或許你要的答案在那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