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閱讀心得】《槍炮、病菌與鋼鐵》-文明差距早已注定?探索文明的崛起與衰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位黑人政治家問歷史學家「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這個問題讓這位歷史學家思考了很久。傳統觀點會說,那是因為黑人天生不如白人聰明,導致黑人文化和科技水平低下,但這位歷史學家在黑人社會長期生活後發現,當地黑人的平均智力其實甚至高於普通的歐美白人。既然智力上沒有明顯差距,那為什麼黑人社會仍然這麼貧窮落後呢?

歡迎來到不小品書,我是不小王子。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在各大名家推薦書單上經常看到的經典之作——《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自1997年問世以來,不僅風靡全球,還獲得了無數獎項。它的作者賈德·戴蒙,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知名歷史學家。他本來的專業是生理學和生物學,後來轉行研究歷史,所以他看待歷史的角度特別獨特,擅長從氣候、環境、資源和科技等多方面來剖析人類的發展歷程。《槍炮、病菌與鋼鐵》正是他這種方法論的精華總結。

那麼,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呢?其實,它的核心在於回答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文明,有的強大,有的弱小;有的富有,有的貧窮?為什麼有些文明能夠不斷進步,創造現代文明,而有些卻仍然停留在原始社會的狀態?

開頭提到黑人政治家的疑問,就是作者戴蒙與新幾內亞著名政治人物亞力的對談,也因為這樣過了25年之後戴蒙寫出了《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

回到開頭提出來的問題,既然生物學家早已證明所有人類都有共同的祖先,先天的智力和體質差異不大,那為什麼世界各地的發展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再深入一點思考,為什麼那些先進文明和國家大多出現在歐亞大陸?而在近代之前,其他大陸上的人類社會為什麼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當歐洲人向外殖民時,為什麼他們能輕易地征服其他地區?

戴蒙德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最終得出了驚人的結論:歐亞大陸的人類社會在科技和文化方面一直領先於其他大陸,而且這種優勢還在不斷擴大。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戴蒙德認為,答案其實就在這本書的書名——《槍炮、病菌與鋼鐵》。這三種因素,使得歐亞大陸在與其他大陸的對抗中佔盡優勢。而這些優勢之所以集中在歐亞大陸,是因為這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足以支撐起文明社會的全面發展。其他大陸要麼缺這少那,無法獨自發展到能與歐亞大陸抗衡的科技和文化水平。

當時這個觀點一提出,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因為按照他的說法,各個文明的發展路徑似乎早已被地理位置所注定。這個結論令人難以接受,也正是圍繞著這種爭議,讓這本書成為經典。

那麼,戴蒙德的理論到底可不可靠呢呢?在這一期解讀中我們就跟著這本書,一步步思考、探索。如果你對關於社會的真實樣子有興趣,請按讚這部影片讓我知道,也請訂閱不小品書,讓我們一起更了解這個世界。

這一次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展開討論:首先回顧歷史,看看在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過程中,槍炮、病菌與鋼鐵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然後,我們從這個歷史節點往前回溯,梳理各大陸文明的發展脈絡,探討歐亞大陸如何積累起如此巨大的優勢;接著,我們會進一步探討,除了先天的優越條件外,為什麼許多技術創新也首先出現在歐亞大陸,背後究竟藏著哪些決定性的因素。

文明發展分水嶺

首先來聊聊文明之間強與弱的,起步優勢,也就是分水嶺是什麼。在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各大洲之間的文明很少有大規模接觸,因此彼此之間的差距不明顯。然而,隨著15、16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不同大陸的文明開始了直接的對抗,這時候的差距就一覽無遺了。

raw-image

在14到15世紀,印加帝國是南美洲最強大的帝國,他們分佈在今天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一帶,包括秘魯、厄瓜多爾和智利北部等地區,巔峰時期擁有至少300萬人口。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歐洲人開始向新大陸殖民,不久便與印加帝國產生了接觸。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探險家皮薩羅率領168名士兵抵達秘魯小鎮卡哈馬卡,遇見了印加國王阿塔花普和他的8萬大軍。在會面時,西班牙人突然翻臉動手,很快就俘虜了印加國王,要求了史上最大的贖金,在一個長6公尺、寬5公尺、高2.5公尺的房間內,要裝滿黃金。

卡哈馬卡的衝突是影響歷史的巨大轉折,但這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種模式,幾乎每次歐洲人與美洲土著的遭遇都會上演同樣的劇情。隨後,西班牙人以類似的方式抓捕了印加帝國的總司令,並多次用幾百人的兵力擊敗數萬名印加士兵,最終征服了整個印加帝國。

這裡有一個問題很值得思考:為什麼是西班牙人皮薩羅來到卡哈馬卡俘虜了阿塔花普,而不是數量更多的印加人跨洋到西班牙俘虜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

這是因為在卡哈馬卡的衝突中,皮薩羅的武力優勢在於西班牙人的槍炮、刀劍和馬匹。而阿塔花普的軍隊作戰時沒有騎乘任何動物,武器也只有石頭、銅器、木棒、狼牙棒、斧頭,加上彈弓和其他拼湊起來的武器。這個巨大的差別,決定了美洲土著與歐洲人打仗時的命運,而印加軍隊對西班牙人的少數幾次勝利,大多是利用狹窄的山路,用大石塊砸出來的。印加人和其他美洲土著更為畏懼的是西班牙的戰馬,在空曠的戰場上,面對西班牙重騎兵的衝鋒,他們往往手足無措。

在實戰中,20名西班牙騎兵的集體衝鋒足以擊潰1萬名印加士兵。

raw-image

儘管西班牙人在軍事技術上有著巨大的優勢,但如果印加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仍有可能通過學習來翻盤。然而,西班牙人所到之處,天花肆虐。早在與皮薩羅相遇之前,阿塔花普的父親和兄長就因天花相繼去世,因此他在內戰中倉促登基,根本來不及仔細考慮如何應對西班牙人的威脅。

在哥倫布登陸美洲後的一百多年裡,95%的印第安人死於天花、傷寒和流感等來自歐洲的傳染病。北美的一些印第安部落設法獲得了戰馬和火槍,組織了比印加人更加頑強的抵抗,甚至在19世紀中期,還有擊敗美國名將的經典戰役。但由於天花等歐洲流行病不斷減少了他們的人口,最終他們還是不得不向歐洲入侵者屈服。

raw-image

所以為什麼印加帝國會敗給西班人區區幾百人?這些原因綜合了槍炮、武器和馬匹的軍事科技,還有來自歐亞大陸的傳染病、歐洲的海事技術、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和文字。就是這些因素,使得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的征服中所向披靡。

如何打造領先文明

上一章談了印加帝國會敗給西班人區區幾百人,那為什麼為什麼這些優勢,都出現在歐亞大陸的社會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得追溯到更久遠的歷史,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初開始說起。要創造文明,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有足夠的糧食,越多的卡路里才能養活越多的人,社會才能變得更複雜。相較於採集社會的人人平等,農業社會出現了國王、官僚,有了更大的社會組織力量。

農業社會出所以出現,是因為「馴化植物」的出現,人類開始掌握野生作物的生長週期,並且培育它們,讓它們按人的需求來生長。通過馴化植物,人類發展出了農業。這樣,我們從在自然界中「收集」食物,轉變為自主「生產」糧食,食物來源穩定了,文明的發展也因此成為可能。

大約在一萬年前,世界上有五個主要區域做為主要馴化地區,像是西南亞的肥沃月灣、中國、中美洲、安地斯山和亞馬遜以及美東地區。隨著多種作物和牲畜的組合,食物來源得到了保障,營養也更加豐富。因此,人口增加,技術和社會組織形式進一步發展,最早的文明逐漸誕生。

世界上五個主要主要馴化地區

世界上五個主要主要馴化地區

其中,美洲原住民在馴化植物方面也有相當成就,他們馴化了玉米、馬鈴薯、紅薯、辣椒和向日葵等多種作物,這些作物今天幾乎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然而,美洲原產的作物種類有限,主要是玉米、南瓜和一些豆類,選擇範圍狹窄,這使得美洲的農業發展進展緩慢。

以美國東部為例,直到公元1100年前後,美洲才從墨西哥引進豆類,並發展出玉米、南瓜和豆類的組合農業,形成了集約化農業和人口密集的部落。而此時,距離歐洲人的到來僅剩三百多年,留給美洲文明發展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而歐亞大陸,特別是肥沃月灣,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物產種類,讓這片土地早早地出現了農業生產,從而解決了糧食問題,為文明的萌發奠定了基礎。因此,歐亞大陸的文明起步早,發展迅速,並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積累了對其他大陸文明的優勢。

講完了農作物,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動物。

馴化動物帶來的好處更多。牛馬可以用來耕種,提高農業產能;馬可以發展出騎兵,增強戰鬥力,還能提升交通能力。此外,所有家畜都可以食用,提供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而且,養殖牲畜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力。

raw-image

以病菌為例,同為黃種人,印第安人對天花幾乎毫無抵抗力,一旦感染幾乎必死無疑。然而,東亞人對天花卻有一定的抵抗力,比如康熙皇帝就曾感染天花,但依然活了下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那是因為這些疾病的產生與養殖業密切相關:麻疹、肺結核、天花來自牛;流感來自豬和鴨。總之,一個民族養殖的畜禽種類越多,規模越大,就越容易感染流行病,但時間久了,這些民族也會逐漸產生相應的抗體。

狗、羊、豬、牛、馬、駱駝、雞和鴨等畜禽,都是首先在歐亞大陸被馴化的。非洲人首先馴化了驢、貓和珍珠雞,美洲人則馴化了羊駝、火雞和豚鼠。結果是,歐亞大陸的居民體內抗體最多,免疫力最強;非洲人次之;而美洲人的抗體最少,免疫力最差。所以如果印第安人的祖先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會養牛,那麼他們很可能像歐亞大陸的人一樣,對天花產生抗體,那麼他們在面對西班牙侵略者時,也更有可能擊退他們。

raw-image

印第安人缺乏牲畜,導致他們在運輸和軍事上也缺乏競爭力。美洲的文化中都沒有發展出車輛,所以經濟生產水平一直較低。考古發現顯示,古代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確實會製造輪子,但他們沒有用來製造車輛,原因是印第安人缺乏能夠拉車的牲畜。他們馴養的羊駝只能提供毛皮和肉,不能幹農活;豚鼠只能用來食用,狗也沒有拉車的力量。結果,古代印第安各國既沒有戰車,也沒有騎兵,而所有歐亞大陸的民族都曾經擁有過戰車和騎兵。

14種大型馴化動物(節錄)

14種大型馴化動物(節錄)

那麼,既然馴養牲畜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印第安人不馴養更多的動物呢?戴蒙列舉了14種有經濟價值的大型馴化動物,這些動物都是食草哺乳動物,除了北非原產的驢和美洲原產的羊駝以外,其餘的都原產於歐亞大陸。這14種大型馴化動物都符合一些嚴格的條件:

一、食草,養殖成本低;
二、體型大,有力量、產肉多;
三、習慣群體生活,便於飼養管理;
四、脾氣溫順,不易傷人或受驚;
五、能夠在圈養狀態下交配繁殖;
六、生長速度快,飼養起來有利可圖。

因此,能夠被馴化的動物其實並不多。最後一種被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是阿拉伯單峰駱駝,時間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而從那時到今天的近4500年間,人類再也沒有成功馴化過任何一種新的大型野生動物。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被馴化。要是那樣的話,非洲人早就可以騎著犀牛征服羅馬帝國了,但這種事並沒有發生。地球上能被馴化的動物本就有限,我們的祖先早已經過了無數次嘗試,剩下的野生動物都不適合馴化了。

當印第安人的祖先在一萬多年前從東北亞進入美洲時,他們攜帶的唯一一種被馴化的動物是狗。美洲大陸上曾有野馬、野牛和野羊,但美洲野馬早已滅絕,美洲野牛和美洲野羊則不適合馴化。印第安人在這片大陸上生活了上萬年,除了從亞洲帶來的狗之外,他們只馴化了羊駝、火雞和豚鼠這幾種無法從事農業勞動的動物。

因此,可以說只有歐亞大陸具備全面發展農牧業文明所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組合,其他大陸的居民缺乏這樣的條件,這注定了他們的社會發展速度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至此,我們終於解釋了為什麼病菌成為了歐洲人征服美洲的幫手。因為歐亞大陸的居民對病菌有更強的抵抗力,而這種抵抗力來自於豐富的馴養動植物經驗。而我們之所以能馴養這些動植物,也是由於歐亞大陸的氣候和物產條件決定的。

發展技術的關鍵

如果說糧食和牲畜這些物產優勢更多是由先天條件決定的,那麼另外兩個要素——槍炮和鋼鐵——則是技術成果,更依賴於後天的研究和創新。那麼,為什麼這些技術創新往往首先出現在歐亞大陸?

現存的文字與科技中心主要有兩個發源地:一個是地中海東部,包括肥沃月灣、埃及,以及後來吸收了這些文明成果並發展起來的希臘和羅馬;另一個是東亞,主要是中國。世界上其他地區或是做出了次要貢獻,或是在這兩個發源地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如果打開地圖,會發現這兩個發源地正好位於歐亞大陸的兩端,經緯度相近,都屬於溫帶和亞熱帶氣候。

這裡的氣候和自然資源有利於人類繁衍生息,人口一直非常多,交通也相對便利,這使得各種創意和點子層出不窮,而且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交流也相當方便。通過對原始部落的大量統計研究指出,一個只有幾百人的群體,如果長期與世隔絕,是無法永續發展的;而即便是一個有4000人的群體,也會迅速失去大部分的科技和文化成果,最終退回到石器時代。因此,人口越多,社會流動性越強,各個社會之間的交往越頻繁,技術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raw-image

在歷史上,地中海東部和東亞這兩個創造中心之間的交流,不斷進行,這推動了整個歐亞大陸的科技、經濟和文化發展。以槍炮為例,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和早期的火器,這些技術經過阿拉伯人的改進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各國的戰爭中被不斷改良,最後以「佛郎機炮」的形式重新傳回中國。整個過程只花了五百年的時間。

這就是交流的好處,而這種好處並不是只有歐亞大陸的人意識到了。其背後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歐亞大陸的地形。

歐亞大陸的形狀呈東西狹長,南北較窄,氣候相似,這使得物產和技術的互通更加容易。在肥沃月灣馴化的小麥可以往東傳到中國種植,也可以往西傳到歐洲,兩地的氣候條件都支持這種作物的生長。同樣,歐洲的蘋果傳到中國後經過嫁接改良,再傳回歐洲,比原來的野生蘋果更美味。這樣,歐亞大陸的物產和技術可以在整個大陸上互相傳播,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智慧往往也能惠及其他國家和民族。

因此,歐亞大陸上各民族相互提攜、相互啟發,共同發展,自然速度比其他大陸要快,而這背後正是由地理和氣候條件所決定的。

相比之下,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地形呈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各地氣候差異大,人類交流少。例如,非洲的班圖人比南非的科伊桑人強大得多,但他們始終無法擴張到南非。這是因為南非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而班圖人來自熱帶地區,適應夏季多雨的氣候,他們的農作物在南非無法生長。而南非的科伊桑人以游牧和狩獵為主,對農業的依賴較小,因此不受氣候影響。

再比如非洲中部的赤道地區,有一種叫采采蠅的昆蟲,會傳播致命的錐虫病,這對牛馬極為致命。因此,西非歷史上雖然出現過一些強大的帝國,擁有強大的騎兵,但他們無法穿越采采蠅出沒的地帶向南發展。美洲的情況也類似。中美洲的印第安人馴化了玉米,但這項技術對居住在加拿大的人來說毫無幫助,因為墨西哥的玉米在三月發芽,而加拿大的三月還是冰天雪地,玉米根本無法生長。

因此歐亞大陸文明成果的傳播速度快,而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傳播速度慢,甚至根本無法傳播,這背後的原因在於這幾塊大陸的形狀不同。

歐亞大陸的技術優勢,是不斷交流的結果,是因為歐亞大陸的地形和氣候適合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無論從物產還是文明成果的共享來看,歐亞大陸都是得天獨厚,最終也使得歐亞大陸的居民征服了地球上其他大陸的人類社會。

raw-image

地理決定一切?

好的,以上就是《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我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了。還記得一開頭作者戴蒙與新幾內亞黑人政治家亞力的對談嗎?為什麼現在世界上是白人佔盡了優勢?這本書的答案是:各大洲上的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大歷史,原因不在人,而在環境。

環境的差異,影響了可以馴化的動物、植物資源;歐亞大陸的地形相較於美洲更適合遷徙,而遷徙又加速了文化、科技、農牧業的進步速度。不過雖然戴蒙多次強調,造成不同民族發展路徑和程度差異的,是環境原因,而不是生物學上的差異。但是,戴蒙本人卻否定了「地理決定論」。

他強調,雖然地理因素導致了世界上各民族的差異,但並不能說地理因素決定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歷史的發展遠比這複雜,不能簡單歸因於某一單一因素。地理決定論是一種從已知事實出發的後見之明,可以說是馬後砲,從地理和環境的角度尋找一個必然性的解釋,地理和環境的因素對人類社會來說,並沒有指導意義,我們沒辦法通過這些研究,來告訴我們怎麼做才是對的,還有未來可以怎麼做。

戴蒙在訪談中也提到,有些國家成功地超越了其地理環境的限制。像是荷蘭,雖然大部分國土在海平面以下,卻依然發展出強大的經濟;資源匱乏的冰島,以及地處安第斯山脈的印加帝國,他們利用梯田耕作,解決了耕地問題,養活了大量人口。這些例子說明,雖然地理因素重要,但並非是決定性因素。

不過,這本書之所以到現在仍是經典,不僅僅因為它提煉出了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關鍵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對世界各大洲的發展有了全新的理解。

傳統上,我們閱讀到的史料通常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這些文獻往往因果分明,其中的「因果」多數基於主觀性較強的理由。然而,《槍炮、病菌與鋼鐵》為我們開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比如承認有些歷史因素可能是由「運氣」決定的。比如,1870年普法戰爭時暴發的瘟疫,當時德國士兵因大規模接種牛痘,僅有約五百名士兵死於天花,而未接種的法國士兵則有23000人死於天花,這無疑對戰爭結果產生了重大影響。

raw-image

我們常說歷史沒有「如果」,但當我們換了另一個角度來讀歷史,像是白人跟黑人互換生活的地方,我們會發現歷史好像還是有「如果」的,而這些「如果」就會啟發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好奇。

raw-image

好的,關於《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的介紹就到這裡,關於這本書的想法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以上就是今天的不小品書,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啟發新的觀點。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讚、訂閱、分享,我們下次見。

內容總結
槍炮、病菌與鋼鐵
5
/5
71會員
173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小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1945年3月9日至10日夜間,美國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燃燒彈攻擊。這次行動動用了334架B-29轟炸機,投下了超過1,500噸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燃燒彈在東京的木結構建築間迅速引發了大火,造成了超過10萬人喪生,數十萬人受傷,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
4/5失控的轟炸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4/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2012年2月24日,《每日新聞晚報》的專欄「憂樂帳」刊登了一篇引發廣泛討論的文章,標題是〈以關鍵字「老公」進行搜尋〉。文章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當你在網路搜尋引擎中輸入「老公」這個關鍵字時,最先出現的預測查詢字串竟然是「去死」。而相對地,輸入「老婆」時,出現的卻是「禮物」等正面溫馨的詞彙...
4/5老公怎麼還不去死:家事育兒全放棄還要人服侍?!來自絕望妻子們的深層怒吼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4/5飢餓信號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4/5圖書館生滅史
這篇文章想說一下24年準備的計畫,再簡單聊聊23年的回顧。要說目標算是跟各位不小書友訂下承諾吧,說說追蹤這個帳號,可以從裡面看到的內容與發展。更是告訴自己要為了達成,要再更努力...
1945年3月9日至10日夜間,美國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燃燒彈攻擊。這次行動動用了334架B-29轟炸機,投下了超過1,500噸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燃燒彈在東京的木結構建築間迅速引發了大火,造成了超過10萬人喪生,數十萬人受傷,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
4/5失控的轟炸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4/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2012年2月24日,《每日新聞晚報》的專欄「憂樂帳」刊登了一篇引發廣泛討論的文章,標題是〈以關鍵字「老公」進行搜尋〉。文章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當你在網路搜尋引擎中輸入「老公」這個關鍵字時,最先出現的預測查詢字串竟然是「去死」。而相對地,輸入「老婆」時,出現的卻是「禮物」等正面溫馨的詞彙...
4/5老公怎麼還不去死:家事育兒全放棄還要人服侍?!來自絕望妻子們的深層怒吼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4/5飢餓信號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4/5圖書館生滅史
這篇文章想說一下24年準備的計畫,再簡單聊聊23年的回顧。要說目標算是跟各位不小書友訂下承諾吧,說說追蹤這個帳號,可以從裡面看到的內容與發展。更是告訴自己要為了達成,要再更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你知道嗎?美國有個叫托馬斯·索維爾的教授在他寫的書裏說,“皮膚顏色在我們這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人種都沒能逃出歧視的魔爪”。雖然現在大家都流行說反歧視,但其實這種現象在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到今天也還是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得說說這個問題的起源:那就是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早在殖民地時期,美國就開始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同一顆行星上,關鍵是我們要認清雖然我們屬於不同的宗教,國家,膚色,但所有人類都生活有同一個小星球。 - Benjamain Ferenze (American Lawyer)*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我的家族史四處可見男性的屍體。未亡女人的至痛召喚他們跨過冥界,化現為鬼魂。死亡讓他們超脫我既愛又恨的此際,變成超自然。——潔思敏‧沃德 「傷慟文學的新經典」,書介上的這句話完全精準,作者潔思敏‧沃德所哀悼的不僅是不幸的親友們,而是一整個美國南方的貧窮黑人社群,被龐大的黑影所壟罩黑而傷逝的歷史,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內容簡介 《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歷史學作品。這本書探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因和動力,試圖解釋為何不同地區的人類社會在技術和政治上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差異。 Diamond 通過對地理環境、生物資源和技術發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你知道嗎?美國有個叫托馬斯·索維爾的教授在他寫的書裏說,“皮膚顏色在我們這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人種都沒能逃出歧視的魔爪”。雖然現在大家都流行說反歧視,但其實這種現象在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到今天也還是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得說說這個問題的起源:那就是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早在殖民地時期,美國就開始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同一顆行星上,關鍵是我們要認清雖然我們屬於不同的宗教,國家,膚色,但所有人類都生活有同一個小星球。 - Benjamain Ferenze (American Lawyer)*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我的家族史四處可見男性的屍體。未亡女人的至痛召喚他們跨過冥界,化現為鬼魂。死亡讓他們超脫我既愛又恨的此際,變成超自然。——潔思敏‧沃德 「傷慟文學的新經典」,書介上的這句話完全精準,作者潔思敏‧沃德所哀悼的不僅是不幸的親友們,而是一整個美國南方的貧窮黑人社群,被龐大的黑影所壟罩黑而傷逝的歷史,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內容簡介 《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歷史學作品。這本書探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因和動力,試圖解釋為何不同地區的人類社會在技術和政治上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差異。 Diamond 通過對地理環境、生物資源和技術發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